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辽宁经济》2005,(12):128-128
谢天赐1980年开始版画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省级美展。他从1990年开始专题研究中国水墨荷花艺术。学养智慧、笔墨精神仍然是当代水墨画家构建的属于自己的语占所需的要素。他从八大山人、百涛、齐白石、张大千和吴冠中等名家的艺术手法中吸取创意,导入自己的笔墨艺术之中,善能从物象描绘与内心情感抒发结合,通过重组构图、平面构成、水韵、墨色、色彩和运笔而产生的肌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水墨艺术语言。作品布局饱满,  相似文献   

2.
刘晓丹 《魅力中国》2009,(12):142-143
从古至今,中国画都离不开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表现形式,是中国画的精髓。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精辟论述,说明中国传统笔墨已成为表现个性和民族性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在中国山水画中,笔墨又是山水画的灵魂之所在,画家的审美理念,所感所观,传情达意都在其笔墨中有具体的体现,并使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笔墨”观念,在近代以来的中国画实践与理论活动中地位尤其关键,对它的思考反省,是推进中国画论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必要工作.笔墨不仅是艺术创造的工具材料,还是一套具有文化符号性质的技艺制度,更是精神性的审美观念集合.笔墨的丰富性、多义性、复杂性,正与其历史积淀下的厚重底蕴和其之于中国画的重要意义相匹配.  相似文献   

4.
刘庆祥 《走向世界》2022,(14):82-83
张家会主攻花鸟画,前期持守传统笔墨精神,孜孜以求数十年,近年注重汲取现代艺术营养,更加注重写生创作,在知天命之年,艺术生命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山水画独具面目,故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最具典范的艺术形式之一,其承载丰饶的中国文化内质.面临瞬息万变的当代信息社会、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及现代人迅疾、焦躁的生活,创新乃为当代中国山水绘画所面临且急需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既需继承中国画传统优秀笔墨形式,又需画家博古通今,以增学养,更需怡情悦性,滋养画家人品.再次,若使画面不落恒溪,写生亦于创作其功尤伟,写生可积累、丰富创作素材,使创作灵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巫文化的渊源、内涵以及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巫文化是上古时期人类在繁衍生息、推进社会发展中创造的一种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原始文化.巫文化从"人的自然化"、无羁想象与浪漫精神,以"和"为美等多种形式中体现出了许多华夏的美学特征.为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音乐与舞蹈艺术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国画中,工笔画和写意画最受历史上的书画大家青睐。从战国帛画到唐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宋代李公麟的白描,一直到明末的陈洪绶质朴简洁的金石味白描人物,塑造了我国绘画艺术的经典,传承着严谨、规整、富丽的工笔画传统。与之并行发展的写意画,讲究"似与不似之间"、"笔墨的传情达意",尤其是蒙始于元明清的文人画,青藤、八大以及白石一路走来,立意高远,笔墨酣畅,笔周意内,  相似文献   

8.
刘宇 《魅力中国》2014,(26):87-87
我国的国画艺术历史悠久,是彰显民族魅力的宝贵财富。在不同的时期,由于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人们对国画人物造型也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意境。在早期,国画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多采用以形写意的表达手法;在近代,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国画的人物造型偏向写实主义,开辟了中国人物画的崭新发展面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人们对传统的笔墨描绘又重新报以重视,使得笔墨与国画的人物造型关系有了传统的回归,在追求笔墨意蕴的同时,力图将富有民族特色的主体精神充分体现出来。本文就我国国画人物造型审美的历史变迁展开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9.
方晓 《中国报道》2007,(3):112-115
2006年12月25日,“吴冠中2006年新作展”在北京百雅轩画廊开展,吴冠中先生在2006年间创作的60多幅艺术精品,给大众带来了艺术创新的享受。由于身体原因,吴冠中曾一度停止绘画,去年,又重操画笔,再添精品。这次展览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的一些汉字作品。吴冠中长期关注中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画家傅抱石寓居重庆的金刚坡,那是一块群山环绕的谷地,气势沉雄的山川草木给他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他欣喜感叹:画山水的在四川若没有感动,实在辜负了四川的山水. 那也是一段血火弥漫的岁月,迫于战事,当时不少国内著名的书画家内迁来到重庆,痛感国殇家破,有家归不得,让他们恍然有了把他乡当故乡的感慨.深受巴渝山水气韵的熏陶,饱览山城独特的人情风貌,丰子恺、宗其香、吴冠中、傅抱石、江友樵、王闲影、李际科……这些处于创作盛年的书画家们纷纷选择用笔墨抒发胸中块垒,鼓荡士气,为今天的重庆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战时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11.
目前部分大学生出现传统文化缺失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弱化问题,在传统文化缺失问题上表现为传统文化传承功能失调,西方文化甚嚣尘上;漠视传统文化与道德,功利主义思想抬头.在部分大学生道德素质弱化问题上表现为对传统文化中"立志"与"志向"认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较普遍的精神空虚与颓废现象;对传统文化中"谦让"和"宽恕"知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较普遍的"以自我为中心"和人际紧张现象.治理传统文化缺失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弱化的基本对策,政府及其主流媒体要重视与引导,发挥其主导作用;媒介组织应将社会利益始终置于首位,强化使命担当;将中华传统文化有益营养融入校园文化,构建认知平台.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画家,不知道"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的人大慨极少,但在其中下气力认真弄清此语本质意义的人却为数不多,而真正有能力随着生命过程,不断发现、不断实现笔墨时代性之变的艺术大家则属罕见。"笔墨"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形式。"笔墨之变"的现代内涵甚至超过了笔墨本体,它表达着中国画随时代变革而变化着风貌的必然规律。从这种意义看,"笔墨"  相似文献   

13.
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王店大装"是极具民间特色的一项中华传统技艺,它具有历史传承悠久、人文及社会价值深厚、观众认同感强等发展优势,但也存在人才短缺、资金不足、宣传不到位、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保护与传承措施不合理等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通过完善民俗文化传承的法律法规、多渠道培养技艺传承人、挖掘新内涵开发新题材、利用新技术新平台传播"老艺术",为传统民间技艺构建了良好的发展生态,让"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芒,助力美好乡村家园建设.  相似文献   

14.
郑晓芳  王中明  庞晶晶 《魅力中国》2013,(8):336-336,338
道家“无”的思想表现并与中国画的画面留白的关系。中国画的留白,是中国画艺术形象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有形与无形的对比,运用充满感情和韵律的线条,组成了明朗概括的视觉形象。留白并非空洞无物,而是艺术家所追求的更高的审美境界,即“无笔墨处之妙境”。中国画的留白,是其独有的表现手法之一。留白是通过欣赏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而获得的一种意象空间。它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传统的审美意识、观察记忆方式和艺术表现方法相一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留白是中国画中的独特现象,虽没有笔墨的语言,但它与笔墨相互生发并产生独特的“蕴境”。留白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无中生有,进行意象造型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5.
从古至今,中国画都离不开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表现形式,是中国画的精髓。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精辟论述,说明中国传统笔墨已成为表现个性和民族性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在中国山水画中,笔墨又是山水画的灵魂之所在,画家的审美理念,所感所观,传情达意都在其笔墨中有具体的体现,并使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尹晓灵 《今日重庆》2007,(11):94-97
没有变异的新奇感,也没有时髦的艺术形式和晦涩的艺术语言.坚持尊重传统,外师造化,淘尽一切矫饰华丽.毛锡雄几十年孜孜不倦地在"金石书画"这块沃土上耕耘,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广西要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发展和繁荣民间文化艺术是关键,走产业化之路是必然选择。当下,由于时代的变迁,经济大潮的冲击,民间文化艺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一些民间文化艺术后继无人,  相似文献   

18.
现代舞是与生命最直接、最多元化、最自由、最基本又最高级的语言.对现代舞而言,没有'禁果',也没有'蓦地',更没有'终结'.它的"灵魂"-最本真的就是在于探索、求新、尝试.现代舞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巨大变化,它属于舞蹈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运动.中国的现代舞热潮已经来临,而当代的现代舞编导家们正努力的探索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现代舞"之路.中国的现代舞应该跳动着中国人的心,应该遵从着自身文化发展的需要,遵循着中国百姓审美需要前行,为建立中国现代舞蹈文化体系而努力.从传统到现代,中国现代舞应该寻求文化发展的新的可能性,而从现代又回归传统,中国现代舞又在进行文化本土化的探索.从传统-现代-传统,中国现代舞在螺旋型的发展中不断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19.
本文深入探讨了传统写意人物画中的造型和笔墨运用问题,认为传统写意人物画在其慢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画家的艺术实践和探索,逐渐日趋成熟和完善,并且总结出了一系列对于人物画的创作实践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造型、笔墨上的宝贵经验,值得后来者学习、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眼前这本<画虾新探>是刁学起的新作.这本书从深入学习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入手,细致地研究了各种虾的结构、特征和习性,在认真探讨齐白石老人画虾的艺术造型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对虾的艺术造型进行大胆革新,并开拓了多种画虾技法,较好地阐释了继承传统与发扬传统的关系,为喜爱画虾的朋友提供了一本很好的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