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汶川地震,损失巨大,而我国的保险行业并未承担起足够的帮助国家和人民分先灾害损失的责任,这主要是由我国巨灾风险损失的保险补偿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建立我国的巨灾保险机制已经刻不容缓。首先介绍巨灾损失的多维补偿机制,然后归纳总结发达国家巨灾风险损失的保险补偿机制,最后构建我国巨灾风险损失的保险补偿机制,完善我国保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谢盈 《中国外资》2014,(4):231-232
本文从巨灾风险情况介绍、以及从中国实际应对巨灾风险的情况着手,认为开展政府参与的巨灾风险商业保险势在必行。在中国推广巨灾风险保险,将对促进社会稳定、减少财政支出、提高救灾能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必须吸取巨灾保险开展较早国家的先进经验,同时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运作模式,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博采众家之长。本文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灾害管理的实际情况,将我国分三类区域,分别采用政府主导、政府再保险以及商业保险的巨灾保险模式,并提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背景介绍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其灾害损失补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14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全国24353.7万人次受灾,从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来看,地震分布范围广泛、破坏力强的特点成为人类的第一大威胁。我国地震风险应对体系仍以政府救灾为主,而保险在地震风险管理中的职能缺位已经制约了地震受灾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都给我国财政与保险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全面发挥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的作用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对我国自然灾害对于种植业的经济损失情况进行总体描述;其次,对中国目前的巨灾补偿体系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其中的缺点与不足,随后,详细分析了我国巨灾风险的分散途径;最后,得出了我国巨灾损失补偿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多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每次重大自然灾害都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农业保险通过建立对农业损失的补偿机制,在分散农业风险、减少农业灾害损失、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首先用文献的方法析出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然后运用计量工具对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政府的财政补偿性支出是决定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6.
种植业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业自然灾害风险模型是自然灾害风险定量评估服务于保险精算的重要桥梁,是种植业自然灾害保险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种植业自然灾害保险精算对风险评估模型的具体需求,回顾并评述了近年来在种植业自然灾害风险模型中的主要进展,总结了四类主要建模方法。对模型发展趋向的研究表明,整合各类建模方法的优势,构建多灾种框架下、灾害事件建模为基础、作物生长模拟为手段的综合模型,准确定量评估各种(次)自然灾害造成的产量损失,有效区分保险责任覆盖的损失与其它损失,实现不同空间尺度的总损失风险估计与转换,是种植业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研究的主要方向。进一步开展种植业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研究,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种植业自然灾害风险模型,以科技促进种植业自然灾害保险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环境污染保险的需求来自于排污企业转嫁损失风险的需要,而“保险业务”的实质判定标准是一个我国保险理论上几无研究,保险实务中经常遇到,对我国保险基础理论自然灾害风险分散体系在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和对比不同风险分散工具的效率与效益,对实现工具组合与体系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保险、彩票和捐赠三种可以实现公众灾害风险分摊的金融工具,分别基于社会最优风险分散理论和中国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对三者的效率与效益进行初步对比。研究表明,理想条件下保险与捐赠均可实现最优的风险分散;现实市场中,三者均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当前中国的自然灾害风险分散体系仍然不发达,三者在中国历史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分散与损失补偿中的贡献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捐赠、彩票和保险。在中国,由于灾害风险分散所依赖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仍然较低,对三者的深入对比分析需要依托理论市场和消费者选择模型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频频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侵害,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我国的保险业并未承担起足够的转嫁风险责任,这是由我国的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不完善造成的,因此建立适合我国现状的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聂峰 《时代金融》2009,(8X):21-23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与国际上大灾风险主要通过保险机制来分担化解的做法不同,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救助工作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援助和生产自救进行,有关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保险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必需改革目前的保险体制,探索建立巨灾保险救助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分散农业巨灾风险的新途径,有效地提升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钰涵 《时代金融》2013,(27):147+149
近些年,我国诸如地震、海啸、特大洪水等自然大灾害频繁发生,给国民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以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配合的国家财政救济为主和社会捐助为辅的补偿模式。根据目前国内现状,人们纷纷对应对巨灾方式进行了研究,详细阐明了应对巨灾风险的保险政策,巨灾再保险、巨灾证券化、巨灾保险基金都是巨灾保险的有效运作形式。大力发展巨灾保险、努力提高自然灾害损失的保险补偿率,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郑波 《时代金融》2013,(18):146+150
我国遭受自然灾害频繁且严重,每年造成的损失给我国的财政和保险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更好地选择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并发挥补偿机制的作用是我国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比较了几种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并从政府和农业保险经营者的角度探讨了风险分散制度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然灾害风险分散体系在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和对比不同风险分散工具的效率与效益,对实现工具组合与体系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保险、彩票和捐赠三种可以实现公众灾害风险分摊的金融工具,分别基于社会最优风险分散理论和中国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对三者的效率与效益进行初步对比。研究表明,理想条件下保险与捐赠均可实现最优的风险分散;现实市场中,三者均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当前中国的自然灾害风险分散体系仍然不发达,三者在中国历史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分散与损失补偿中的贡献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捐赠、彩票和保险。在中国,由于灾害风险分散所依赖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仍然较低,对三者的深入对比分析需要依托理论市场和消费者选择模型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保险的功能论,在经历了历史上的经济补偿“一元论”和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二元论”之后,已进入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与社会管理“三元论”时代。社会管理功能作为保险的三大基本功能之一,是指从保险的社会属性来看,商业保险机制对于社会具有灾害风险预警、减少社会损失;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分担政府社会保障职能、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统计资料表明,20世纪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世界54个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事件中,有8个发生在中国.据统计,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但由于我国没有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仅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灾害管理和救助,难以弥补巨灾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调动商业保险、社会团体及国家财力等多种因素分散巨灾风险,以分担政府财政的支出压力,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5.
刘蔚 《中国保险》2014,(7):58-63
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分散地震风险、补偿风险损失的功能,但单纯的商业保险机制在应对地震巨灾方面也存在不足。因此,政府介入地震保险市场,通过政府与市场的责任分担,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筹资的地震保险基金,已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6.
洪水灾害是世界历史上自然灾害中极为严重的灾害之一,然而作为转嫁风险、损失补偿重要手段的洪水保险却没有大范围普及。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洪水保险缺乏需求,而是由于保险经营自身的一些原因引起的。本文首先对风险的可保性原则、洪水的风险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洪水风险具有弱可保性,然而通过增加参与主体、扩大损失分担面、加强承保洪水风险的技术条件等措施,使得洪水风险得到有效分散,并最终得到在实行强制性洪水保险、构建多层次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和发展单一风险洪水保单等条件下洪水风险是可保风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洪水风险的可保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灾害是世界历史上自然灾害中极为严重的灾害之一,然而作为转嫁风险、损失补偿重要手段的洪水保险却没有大范围普及。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洪水保险缺乏需求,而是由于保险经营自身的一些原因引起的。本文首先对风险的可保性原则、洪水的风险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洪水风险具有弱可保性,然而通过增加参与主体、扩大损失分担面、加强承保洪水风险的技术条件等措施,使得洪水风险得到有效分散,并最终得到在实行强制性洪水保险、构建多层次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和发展单一风险洪水保单等条件下洪水风险是可保风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构建我国巨灾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默涵 《中国外资》2008,(11):190-191
巨灾风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08年汶川地震已经再一次说明我国商业保险亟需进一步发展,建立中国的巨灾保障体系已经刻不容缓,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需要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积极合作。借鉴发达国家建立的巨灾保障机制,对我国巨灾保障体系的建立及相关政策提出建议,即建立巨灾风险保障基金;建立风险评估与风险分散体系;建立多层分担机制;设立巨灾委员会;重视利用再保险机制;发展巨灾风险债券化。  相似文献   

19.
吴双 《上海保险》2017,(6):22-27
自然灾害民生保险起始于地方实践,立足于保障民生,借助于市场力量将商业保险引入社会管理机制,是我国灾害救助方式的一大创新。本文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民生险的产生背景、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实践中面临的内外部困境,如保费厘定、责任范围划分、信息难题、制度可持续性等,并基于政策目标导向性、险种经营与管理、灾害风险分散机制三个维度,对自然灾害民生保险的发展路径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0.
郭倩  王飞 《金融纵横》2011,(9):37-41
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给人民生活和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地震发生后我国采用财政补贴救助和社会捐赠款项的援助方式救灾,相比之下,保险真正作为风险分散、灾害补偿的职能在我国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研究如何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地震保险体系,让保险行业成为分担风险的一个有力支柱,这不仅可以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加快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