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已经迈进整整30年了。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从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逐步繁荣昌盛的工业化国家,人民生活也从一穷二白迈入了小康水平。我是上世纪60年代参加银行工作的,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逐步成长。在这  相似文献   

2.
一、列宁会计思想的时代背景 列宁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广大劳动人民,于1917年成功地进行了震撼世界的伟大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国家政权建立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机构,消灭了反革命势力企图推翻苏维埃政权的最初几次尝试。在这些伟大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中,列宁作为无产阶级的伟大战略家,作为党和国家的领袖,及时地向苏维埃人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战斗纲领,成功地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领导苏维埃国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欠发达归咎于金融抑制,极力倡导和推行金融自由化和国际金融一体化。20世纪70~8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拉丁美洲国家都在尝试金融全球化,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于是,金融全球化的有效性开始受到广泛质疑,许多人认为全球化尤其是国际金融一体化会给贫困国家带来潜在威胁。《下一轮伟大的全球化》一书有力地驳斥了这些观点。作者美联储理事米什金教授深入浅出地论证了这一思想:全球化对于穷国来说意味着机遇而绝非威胁,全球化的下一轮浪潮意味着新兴国家的金融体系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将这些国家人民的劳动力转变为财富,从而为整个世界创造更大的繁荣与稳定。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改变我国工业极不合理的空间布局,中共中央做出了"三线建设"的伟大决策,其核心是在"三线地区"建立军工和国防为中心的重工业生产基地,以应对帝国主义国家可能带来的侵略威胁。作为西部建设的铺垫者,三线建设对现今的西部大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社会正在掀起追梦热潮。什么是“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1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此后,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中国梦”。今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6.
生命因责任而美丽,人生因梦想而精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梦想都一定是绚烂的、美丽的、丰富的、美好的。人生如梦,梦想是帆。我们同属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同属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共同从事崇高的职业——财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有国家好,大家才能好。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树立远大的理想,付之以踏实的行动,继承先辈们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和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世界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保险制度在全球的传播发展越来越快。20世纪60年代有9个国家创建了存款保险制度;70年代增加了7个国家;80年代,频繁爆发的银行危机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存款保险之列,10年间有1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90年代,由于银行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银行问题继续恶化,约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在该时期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家》2006,(10):88-89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他不但受到全国人民的敬仰和拥戴,而且在世界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和他对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卓越历史贡献,我国和几内亚、利比里亚、索马里等国分别发行了纪念币或铸有毛泽东肖像的铸币。  相似文献   

9.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后,在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总书记再一次深刻阐述了"中国梦",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的本质涵义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  相似文献   

10.
陈雨露 《金融博览》2012,(11):38-38
近年来金砖国家的金融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金砖国家的金融体系发展(尤其是制度基础)还不够成熟,目前仍处于各种各样的改革进程中。对于五个金砖国家而言,巴西、俄罗斯和南非都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而印度和中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银行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以金融力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是金融业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2.
社会各类主体形成既非过度乐观、又非过度悲观,而是相对客观的预期,对于增长阶段转换的型态至关重要我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按可比的购买力平价口径衡量,我国目前人均GDP水平大约相当于日本上世纪60年代后期、韩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韩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根据这些国家的经验,我国经济增速在今后五年左右很可能明显下个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中国工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紧紧围绕大湾区居民金融便利化服务,以“工银湾区通”为专属产品服务品牌,推出“跨境账户通”“跨境理财通”和“湾区服务通”业务,实现了香港、  相似文献   

14.
新公共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新公共管理”自七八十年代起源于英国、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后,迅速扩展到加拿大、荷兰、瑞典、法国等欧洲国家,进入90年代之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韩国、菲律宾等国也加  相似文献   

15.
言论     
《黑龙江金融》2012,(12):10-1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6.
杨恒均 《金融博览》2012,(15):20-21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想要崛起于世界之林的国家,必须拥有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历史潮流的价值理念。这样的价值理念往往比武器和财富更具生命力,能够帮助一个国家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带领这个民族走向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一、资产评估行业评选十佳和优秀青年评估师的意义88年前,伟大的“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新纪元,热血青年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谱写了救国救民的青春篇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现在我国正处在逐步建立健全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9.
自1933年美国首次使用存款保险制度以来,该制度很快风靡全世界。20世纪60年代有8个国家创建了存款保险制度,70年代增加了9个,80年代频繁爆发的银行危机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存款保险的行列中来,10年间就有19个经济体建立了该制度。90年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银行问题继续恶化,共有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该制度,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截至2011年底,全球已有ll1个国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见,存款保险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和支持,而我国目前仍然徘徊在隐性保险制度上。在隐性保险制度下,我国商业银行就像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朵,一切由政府兜底,呈现出“银行亏损、政府买单”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对中国而言,20世纪是一个“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转折年代,其中最伟大的事件,莫过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如果放在1840年以来的历史大纬度中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的60年,在中华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的历程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60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图强,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拥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成功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