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7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有力地表明,主要依靠担保融资市场开展业务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全球银行业公司治理尚有诸多缺陷。虽然整体上来看,我国银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但鉴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和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业需转变盈利模式,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2.
经过将近两年的加速下滑期,欧美银行业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从最近金融市场的表现看,货币市场已趋平稳,美国银行业也经受住监管压力测试的考验,开始归还政府注资,银行股价格出现触底反弹。欧美银行业在调整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进而影响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集中暴露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周期性和结构性方面的缺陷。相应地,这两个方面的调整将成为后危机时代银行业发展的主旋律。本文就美国银行业在这次危机以及既往实践中暴露出来的业务发展模式在周期性和结构性方面的问题,就未来银行业发展模式的主要方面作初步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银行盈利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风险会受何影响呢?基于全球银行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中间业务发展与银行风险的关系因银行规模而异。从世界范围来看,大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会增加银行风险,小银行则有一定的风险降低效应;从中国来看,大银行实证结果与全球范围银行样本一致,但小型银行中间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却不显著。上述结论为商业银行管理者和监管者制定风险控制和多元化发展战略提供了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资》2007,(1):18-18
政府官员 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副主任邓智毅: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和中资银行有竞争也有合作。鼓励中资银行引入合格的境外投资者,是我国金融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措施。这有利于完善中资银行公司治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这一举措对中外资银行来说是双赢的。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原有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诸多缺陷。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加快了银行业风险管理标准的修订步伐。《巴塞尔协议Ⅲ》于2010年11月12日在G20首尔峰会上通过。国际社会旨在通过对银行业监管标准的修订与完善,构建起长期稳定的银行体系,最大限度避免危机的再度发生。对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的变化分析研究,可以把握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并为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提供思路。银行业监管标准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8.
丁德圣 《银行家》2012,(9):64-65
在后危机时代,针对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本文从探析国际监管改革和"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并从如何改进我国金融监管手段,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方面提出相应地可行性建议。次贷危机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面临挑战。在通胀环境中,社会的信用风险将会持续增加。一方面,企业在产出与投入调整上的不同步,出现一部分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的下游企业在经营上出现困难。另一方面,随着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增  相似文献   

9.
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发达国家因全球金融海啸后所实行的各种金融改革计划和未来促进金融安定和成长与金融监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述。本文认为,金融监管新趋势,将从顺景气循环转为缓和景气循环;从银行信息高度保密转为全球联合反制租税不合作国家年代;从限制监管范畴转为金融体系重要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等均需受到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10.
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影子银行天生具有的表外性、高杠杆性和证券化运行机理,一旦疏于监管就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和法律风险。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和美英欧等各大经济体纷纷出台强化影子银行监管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我国应结合自身情况,探索和构建适合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的影子银行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1.
印度银行业改革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在银行业方面上的“入世”承诺,中国将于2006年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银行业务。届时内资银行将面临自资金充足,技术完善和服务理念选进的外资银行巨大竞争压力。那么,国内银行业做好应对冲击的准备吗?中国政府一直很重视银行业的改革,早在1993年就启动了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相似文献   

12.
13.
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银行业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金融工作的要求,深化新一轮银行改革,推动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经济金融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视银行业战略引资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金融》2005,(10):1-1
近一年来,国内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当前银行业改革的一个最大亮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引入战略投资者。如中国建设银行于2005年6月17日向美国银行出售了9%的股份,价值30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向高盛集团旗下的投资子公司和德国安联保险公司出售35亿美元,约9.9%的股份;中国银行先是向苏格兰皇家银行出售31亿美元约10%的股权,随后又向淡马锡出售31亿美元中国银行10%股权等。引入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5.
次贷危机后的保险业风险管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级贷危机再次将风险与风险管理的问题摆在了全球金融业面前,而以风险为主营业务的保险业更需要系统思考风险管理对于本行业健康运营的内在意义。本文从风险管理行为动机、非系统性风险的分散、系统性风险的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了保险业影响危机发生及受到危机冲击的原因,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保险业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并提出通过建立合理目标、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和治理结构等为风险管理提供有效内部支持。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银行体系与中国银行业发展呈现截然相反的发展态势。西方的信贷收缩与中国的中长期贷款猛增对比鲜明。本文从宏观经济运行、政策背景和信贷扩张角度出发,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第一、危机爆发兢后中外银行体系处于不同的发展起点,相同的宏观政策导致了信贷收缩和信贷扩张两种不同局面;第二,全球宏观经济呈现冷热两大不同循环系统——发达经济体处于冷循环,新兴市场进入过热状态;第三,中国出现了伪过热局面——信贷能力不足形成经济下行压力,而此前的中长期贷款推动资产价格持续攀升;第四,中国2005年以来的银行体系改革积累了丰裕的资本金和可贷资金,但这一银行体制性红利正在消失;第五,中长期信贷过度投放的结果是银行体系将在2015年面临较为严峻的信用风险转化为损失的挑战;第六,通过一揽子改革,纠正过度依赖反周期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并依托银行执行反周期政策的传统思维。  相似文献   

17.
胡晓 《上海金融》2008,(1):68-71
本文在简要回顾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泰国政府和银行业为加强银行公司治理而采取的措施基础上,分析了泰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现状与不足,并应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泰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的改革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回暖趋势的基本确立和我国经济率先实现总体回升向好,我们已步入后危机时代。后危机时代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也是银行业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积极寻求业务发展新增长点的时代。本文结合无锡当地的实际,就后危机时代银行业发展的策略作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银行业改革发展既面临多重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江西银行业监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银行业机构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快改革转型进程,守牢风险防控底线,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贡献新动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和外资银行进入后的竞争压力,本文通过分析几种不同改革思路后认为,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和公司治理,两者紧密相连.产权改革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公司治理,私有化和引入外资都是可供选择的产权改革方式之一,理论上不存在何者更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国有独资所有权结构为多元投资结构,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不改变所有权性质的多个国有投资主体的单一所有制和引进包括国有、民营、外资参股的多元所有制。鉴于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特点,外资参股并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引进外资银行的正确策略是:独资优于合作,合作优于合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