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证券导刊》2011,(20):32-33
经济增长放缓增强 通胀回落预期 在政府调控下,经济出现大幅波动的概率不大(南方)。经济增速在持续放缓,未来是继续紧缩还是开始放松仍不明朗,紧缩政策很难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仍将延续(博时)。在货币持续紧缩和总需求放缓的背景下,通胀这个慢性病的阶段性缓解还是大概率事件;  相似文献   

2.
大势     
《新理财》2010,(9)
宏观夏斌:经济增长将放缓宏调方向不会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日前在上海表示,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放缓,但调控方向不会变。中国今年在三项政策上发生了政策变量,分别是房地产新政、产能过剩和耗能的限制政策、地方融资平台的整  相似文献   

3.
李燕飞 《证券导刊》2011,(37):18-18
9月宏观经济数据是决策者对经济增速下滑容忍值“增”,”减”的重要依据。总体而言.我们认为9NCPI通胀率将与8月持平.增长仍会在紧缩政策调控下继续温和放缓。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受需求减弱、产能过剩和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继续放缓。第一季度GDP增长7.7%,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也低于市场预期。从4、5月份数据来看,估计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依然较低,GDP增长在7.6%左右。近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亚太股市大幅下挫、新  相似文献   

5.
受出口和居民消费带动,2010年前三个季度日本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然而,由于外需增长放缓和刺激消费政策结束,日本经济复苏势头正在不断减弱。为了解决通货紧缩以及经济复苏陷入停滞,日本政府不断强化扩张性经济政策,不仅连续出台  相似文献   

6.
受政策调控和外部环境冲击的双重影响,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放缓,预计第二季度经济继续探底,增速将比第一季度明显回落。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效应的日渐显现,预计第三季度我国经济将企稳回升,GDP增长8.2%左右,CPI继续回落,涨幅预计在2%左右。需要强调的是,经济的短期反弹或许是政策刺激的结果,并不意味着经济已经走上自主增长轨道。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或将面临需求不足的常态化特征,经济增速将从前些年的平均两位数转为一位数。不论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还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角度出发,加快经济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经济运行分析二季度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特征是,经济增长出现温和减速,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货币信贷紧缩效应明显,宏观经济正朝着政策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一)经济增长温和减速,总需求小幅放缓进入二季度以来,我国多项宏  相似文献   

8.
微言大义     
李稻葵清华大学教授7%是经济增长的底线经济增长放缓为转型和结构调整提供了空间,但是,仍然需要预防经济放缓得太快。防止经济过快下滑和推动一系列微改革将是今年决策层的两大政策议题。考虑到新增就业,经济增长放缓至7%是一个底线。对房地产市场"下猛药"是一件危险的事,政府应该更加合理、谨慎对待房地产市场,让泡沫不至于很快破灭。(来源:5月13日在里昂  相似文献   

9.
唐建伟 《新金融》2008,(8):16-21
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一方面是国内外不利因素影响的结果,同时也是我国年初提出的“两防”调控政策开始发挥作用的表现。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基本面仍然良好,而且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动力仍然不减,所以2008年全年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后奥运衰退,初步预测2008年我国GDP增速仍将保持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证券导刊》2012,(15):9-9
国际投行对全球经济形势更加乐观,整体仍认为今年将较2011年放缓,但全球经济形势已经较为稳固,美国经济增长势头较强,欧元区衰退幅度缩小,中国经济放缓但可被政策放松拉升。 本月,多数投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进行了上调,高盛、德银、  相似文献   

11.
白冰洁 《时代金融》2012,(33):85-86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令人自豪,但是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发展需要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目前的经济形势是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因此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经济结构,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适度放缓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记者:今年第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6%,是12个季度以来经济增长首次“破8”。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放缓,请问您对此如何看待?左小蕾:评判经济是不是放缓,我们需要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要分析放缓是否正常、合理、符合经济规律,而不能不经过对称信息的过程,单边说“放缓”。  相似文献   

13.
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财税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税政策是一国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我国于1998~2003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熨平经济波动和稳定就业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现今,我国再次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挑战,外向型经济受到极大的冲击,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日益严重.在此形势下,中央果断采取"保增长、促发展"的积极政策,扩大国内需求以缓解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可以建立包含财政各项支出的增长模型,同时由于税收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消费行为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应将税收纳入到模型中.通过考察1978~2006年经济增长与各项财政支出及税收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制定短期需求导向型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证券导刊》2010,(29):71-71
二季度,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非常复杂,从国内来看,经济刺激政策逐步退出,政府对房地产等行业强有力的调控政策出台,使得市场对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持续增强;从国外来看,欧洲主权债务危  相似文献   

15.
路勇 《新疆金融》2010,(3):26-38
<正>一、一季度我国经济金融主要特点2010年1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开局。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工业生产进一步加速;国内外需求持续复苏,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平衡;货币信贷增速放缓,调控政策效应显现;通胀水平和压力总体仍然保持温和。  相似文献   

16.
王蕾 《国际金融》2011,(7):23-27
6月,全球经济继续增长,但数据继续显示减速迹象,通胀压力居高不下。这是金融危机中各国力度空前的刺激政策结束后的必然后果。其未来走向有赖于经济放缓对通胀的平抑程度。"全球经济必须放缓",以实现经济的再平衡。这个月,更有  相似文献   

17.
罗泽汀 《证券导刊》2010,(27):23-24
尽管经济增长放缓将影响煤价上涨,但未来政策对行业影响并不悲观。随着投资产业链下游调控政策逐渐明朗,大盘遭遇阶段性底部时,煤炭股由于其良好基本面支撑,将有望成为大盘超跌反弹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8.
实现稳增长、控通胀与调结构的动态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稳增长、控通胀与调结构三者相互纠结、较难取舍,但仍应该有一个顺序。笔者认为控通胀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调结构,最后是稳增长上半年经济增长基本符合政策调控预期经济增长方面:今年上半年总体增长平稳,基本符合政策调控预期。其中,第一季度经济增速9.7%,第二季度9.5%,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趋于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风险增大。估计一季度GDP增长7.4%,较去年同期和上季度均有放缓。展望二季度,发达经济体复苏动力有所减弱,PMI新订单指数回落,对外出口不确定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彭波 《证券导刊》2012,(33):26-31
在经济增速放缓和调控政策的影响下,除了传统的“涉矿”主力军房地产公司外,建筑建材、化工,机械等传统性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开始加入“涉矿”转型和多元经营的行列,凸显当前经济转型、增速放缓的环境下传统行业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