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的迫切需要,是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必由之路,电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继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增的广阔道路。我国农民承包地确权难、属性明确难、功能转换难、市场化运作难、激发动力难、收益分配难、中介服务组织构建难和依法流转难。积极推进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合理高效流转,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制定方针,明确原则,方式多样,推广租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2.
逃离土地和土地抛荒 农村问题说到底是土地问题,是土地问题造就了农村问题。尽管中国的农村问题千头万绪,可在所有的问题当中,土地问题是病根儿。 在谈土地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农民逃离土地和土地抛荒问题的现状: 这是关于安徽省六安市土地抛荒情况的调查报告: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全市现有666.4万亩耕地中,去年非季节性抛荒面积达26.7万亩,抛荒率4%。部分县、区及乡镇、村的具体调查显示,实际存在的抛荒问题更为突出。有的乡镇抛荒率高达10%。 视土地为生命的农民为什么会抛荒土地?原因很简单:土地不仅不能不能给农民带来财富,反而成了农民的负担。南方某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过,江西省某些地区将中央政府下拨的本应用于供水工程的国债资金挪作他用。看后我想,若这些资金没被挪用,而是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那么就没有问题了吗?就可以顺利地启动内需了吗?从我下乡调查的情况看,并不是这样。前些时候,我到沿海的一个省,看了一下国债资金中由中央部门安排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投资近2亿元,是搞动物疫苗,为农村的养殖业服务的。据项目业主单位的负责人讲,现在全国许多科研、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情国力》2000,(1)
我在湖南湘西与贵州铜仁交界的山区搞调查,看见一个乡里的农业技术推广干部胸前挂着一付绿色的军用望远镜。我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这是在中俄边境买的,用来观察山上的农民种田情况。若农民不能规范化栽培,也就是说,插秧若不符合乡里的要求,他就叫村里干部去纠正。我到附近村里一打听,农民对此很反感,说村里有个刚解放时退役的老红军战上,没儿没女,前年请人来家帮助插秧,乡里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干部认为稻秧插得不直,下田要把秧踩了。老红军到田里跪下,抱着他的腿苦苦哀求,但他不听,飞起脚一踹,年已古稀的老红军滚下山坡,当时就摔断两根肋骨。周围的群众实在看不下去,围住那个人要打,吓得他脸都白了,连连说: 相似文献
5.
农村承包地的调整变动困扰着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和三权分置的完善,调整的根据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基于生存保障公平地获得承包地的观念和机制、成员享有要求集体分配土地的民事权利即包地权的理论,以及农民集体应当拥有调地权能的主张。本文认为,均分土地保障生存的观念和机制等已不能适应当下的治理格局和法治背景;包地权不是民法上的权利,而应当是宪法性权利;承包经营权应当立足农业市场化、规模化、现代化来进行定位和保护,农民集体不应调整已发包给农户的土地,农户的土地经营权不应被扰动。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一张全国著名的报纸上登了这样一幅漫画:一所学校的门口,开了很多歌舞厅、娱乐城、按摩院、夜总会,学校门口进出的学生还不如浓妆艳抹的小姐多。这使我联想到前些时候去过的县城也有这种现象,我还特地为此事找过当地负责教育的领导。他说:现在学 相似文献
7.
上海农民土地使用权流转意向的调查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明显加快,尤其是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大城市郊区和沿海发达地区,流转面越来越大.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农民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意愿也不尽相同.为及时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对土地承包及使用权流转意向,探索和创新这类地区土地流转机制,以期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最近,上海市农调队在嘉定、青浦、奉贤、南汇四个区(县)的25个镇,就农民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意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8.
我对湘西民居的向往,起源于大作家沈从文在名著《边城》中对自己家乡的白描: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少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帖的,且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后来我又看到电影《芙蓉镇》、《边城》,还有许多美术作品中刻画的湘西民居,特别是湘西的凤凰县古城、永顺县王村古镇的民居:在青山绿水之间,错落有致地排列的吊脚楼,还有那溪水旁民居之间的富于生气的狭长小街,都让人觉得这里的人 相似文献
9.
一位省领导到下面调查农村扶贫情况。他在听完地方同志汇报后,不无得意地说:为了能够调查到扶贫工作的真实情况,我来时还带了几个由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调研小组,没和你们打招呼,直接深入到一些重点贫困村。从他们‘偷袭’的情况看,你们的汇报真实全面,对省里指导面上的工作很有帮助。听到这里,我身旁一位熟人悄声对我说:其实他来的消息这里早知道了,提前就把工作队派到那些重点村去准备接待,没想 相似文献
10.
11.
12.
参加一个关于启动农村市场的座谈会,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从大政方针到学术理论,讲了不少,反响平平;唯独一位姓鲍的农民企业家的讲话,引来热烈的掌声。我把他讲的话整理如下:我是农民,从小在农村生活。这些年我围绕着农村中农民的要求,做了些事,赚了些钱。现在我把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讲。我的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段是准备。我1977年参军,搞高射 相似文献
13.
一个山区县开会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当年轻的农业局长汇报说今年粮食又增产时,老资格的畜牧局长忍不住问了一句:今年灾荒这么大,农民投入也没增,怎么会增产呢?农业局长马上反唇相讥:我们粮食增产的数据和统计局对过。要说不准,咱们县的山羊的数也有问题。说是已发展到30多万只,可咱们县的人口也才30多万,怎么走到哪里,都只见人,不见羊啊!在满屋的笑声中,畜牧局长的脸红了。 相似文献
14.
15.
问:我是一个山区村民,我们这里在1994年出台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当时经群众讨论决定:水田按中央政策30年后进行调整,因村地处山区地较广,山地永不调整,这些年我们把大量资金都投入到了林果园的基础建设上,刚有一点效益,可才过了10多年,新上任的村民小组长就在群众中宣传要调整所有田地。 相似文献
16.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变化时期。这其中,最为伟大的创举就是大胆地探索了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首创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双层经营体制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和城里人相比,土地之于农民,有种特别的意义,它替代了城市的各种社会保障而对农民的生活起到一种保障作用。很难想象,在当今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一旦农民失去土地那将意味着什么?更何况有些地方的农民失去的不仅是耕地,有时连居住的宅基地也被有关部门以极低的代价征去,食无口粮,居无定所,这样的农民如何能够做到安分守已?这样的农村又如何能够稳定发展呢? 相似文献
18.
我以一个研究农业产业化政策的"专家"身份,陪我的中学同学——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去考察一个县的"龙头"企业。他想在农业产业化方面投资,寻找合作伙伴。到了县里,仔细看了一圈儿企业情况,县政府负责农业产业化的官员开始热情地介绍其中某个加工企业。我提醒一句:"多讲讲这个企业的市场,农业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县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农业经济大国,尤其在土地广袤的西部地区,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抓好农业这个基础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一个重头戏。而且农业和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可以说,国民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农业这个“根基”。最近一段时间,针对农业和农村问题,特别是规模农业、土地承包政策、农村经营体制等方面的讨论比较多。为此,本刊记者特别就此有关的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同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