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于农产品价格过低、身份认同感差等原因,许多新生代农民选择弃农从工,宁肯被城市边缘化,决不被农村中心化。劳动力缺乏大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本文在简要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农业拓展形式的问题,为农村留住劳动力、留住人才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力量     
《商务周刊》2010,(3):10-10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刘易斯拐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后再也没有富余劳动力了。近几年,由于“民工荒”的出现,该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所谓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这些给人希望的话却尚未产生实际效果。现在,由于“新农业力量”的存在,中国终于迎来了农业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托达罗的两部门理论主要用来说明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和间接性,尽管发展城市传统部门会对城市环境和市容造成某些不利影响,但其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对我国存在许多有益的启示。文章指出,我国应坚持走多元化、浅层次、渐进性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道路;发展城市非正规就业,增大农业劳动力转移空间;发展小城镇,发挥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功能,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发展城镇弹性就业,尽可能地增加农业劳动力及其家属的就业机会,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4.
周利 《商业时代》2012,(32):4-5
本文从重视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分析,考察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经济制度、新的生产方式条件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带来了农村迅速蓬勃的发展。但目前由于政府对农业投入绝对额有限,农业基础脆弱,分散的小农户经营规模不经济,这些因素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业发展,也是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转移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虽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但是大量事实却表明,不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影响农村、农民、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处理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才能促进河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着困难和误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它有利于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遇到的困难;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城市统筹以及农业一体化建设。对于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托达罗模型引发的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立新 《商业研究》2006,(18):145-148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加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托达罗人口流迁模型,剖析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相关问题,认为经济因素仍然是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浅层次、多渠道、多样化、渐进性是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突出特点;农民工进城对城市工人就业并不产生多大消极影响,相反还会增加城市就业机会;为了促进农业劳动力的持续、健康转移,必须重视农业发展,有效改善农民教育模式,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到了一个很多东亚经济体以前都曾经历过的转折点。 转折点的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一个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是由传统的农业经济的过剩劳动力推动的。过剩的农业劳动力转往城市.农村人均生产力就会不断提高,收入也随之提高。这样,要使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并使现代产业持续扩大,工资必须上涨。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工资的增长速度都会比经济增长速度快。近段时期以来,尽管实际工资水平增长的势头非常强劲,但是仍有进一步增长的较大空间。在农村和城市地区,劳动力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一、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学诱因   1.随着社会生产发展,我国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迈进,城市化建设、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有大的需求.   考察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工业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转向工业和其他非农业部门,由农村转向城市的过程.英法德等国家在开始进行工业革命时,农业的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了60%.中国工业同世界相比,既落后又弱小,要想在开放的世界市场中站住脚,所能依靠的就是充足、廉价又勤劳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迁移达到了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1.
赵向军 《现代商业》2011,(6):282-28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日益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涌入城市,形成了强大的农业生产力集群,大大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而且将随着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的速度加快,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保护的影响,研究抽样调查了湖南省四个县市的农村劳动力结构及转移情况和耕地现状,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保护的影响的结论。研究发现,耕地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减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对耕地劳动力的投入也明显减少,且农村劳动力高龄化和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劳动力转移虽然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却对耕地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根据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的特点,以农业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运用邓式灰色关联度方法,对黑龙江省十三个城市的农业增长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四个因素与农业增长的关系最为紧密,而役畜头数、第一产业劳动力和受灾面积三个指标与农业增长的关系稍弱。而且存在地域差异。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政府应结合不同城市的特点,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上。增加农业机械的投入和使用力度。平衡化肥施用情况,改善土地质量,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同时要提升农业劳动力人员的受教育情况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德宏州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发展中的农业州。为了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德宏州多管齐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形成了农业、劳动、扶贫部门集中精力抓培训管理和跟踪服务,财政等部门抓好保障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我国内地的总人口近十三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其中。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8%。由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过,而且近年来农村生育水平又大大高于城市。因此。我国新增的庞大人口主要聚集在农村,农村劳动力未来供给的潜力很大。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财富,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利有。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资金、人均资源却相对贫乏。所以,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剧增对有限的耕地、脆弱的农业、稀缺的资源和资金都是一个极其沉重、难以承受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回流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继“民工潮”之后,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又一引人注目的现象。规模较大的回流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更有上升趋势。产生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动、体制政策的障碍以及外出劳动力的自身因素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扩大城镇就业机会,发展农业产业化,减少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有关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南通全县占地7435平方公里,人口1312851。而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因此劳动力市场主要是指从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转向城市工业生产的工人和农业中受雇的雇农。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大业,60多年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中国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则无法跟上人口膨胀的速度。另一方面,耕地的快速流失也加剧了农村生活环境的恶化,更少的可用地,更少的劳动力,却要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本文回顾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探究了农村现有诸多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离散已成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农村农业收益低、城市生活成本高以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是造成留守妇女家庭离散的直接原因,而旧的工业化发展思路、较低的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是造成留守妇女家庭离散的深层次原因。解决这一问题既要着眼当下,采取临时性措施缓解农村留守妇女当下面临的困难,改善她们的生存条件;又要立足长远,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城镇化为引擎、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信息化为纽带,加快推进"新四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离散问题。  相似文献   

20.
老龄化、农业接班人不足,是日本眼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阻碍.对此,日本农林水产省正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致力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样在过去20多年中,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也引发了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致命性问题.本文旨在研究日本农村劳动力现状及政府的最新应对措施,试图为我国在处理同类问题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