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生态工业园区工业共生微观支持体系微观生态工业园区工业共生支持体系主要包括:核心企业、园区中介组织、核心生态共生企业、竞争对手和公众五个方面。(一)工业共生核心企业在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体系中,核心企业的确定是整个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它决  相似文献   

2.
协同创新已成为实施“2011计划”和科技创新的核心概念,反映了国内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结合现实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运用共生理论探讨高校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企业、政府之间的共生关系、共生特征以及作用方式;通过对高效协同创新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的具体分析,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对美国斯坦福大学高校协同创新进行案例分析,具体阐述其共生一体化系统的演化过程,为完善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建设提供借鉴,进一步推动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每个共生体系主要由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方面构成。增值业务是我国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电信新业务领域。本文从共生体系的角度,对增值业务的共生体系做一个分析,并对增值业务共生体系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之间的共生成长条件和共生困境,提出以增加共生单位,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体系;加强共生环境建设,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完善法律法规,构建正向激励的和谐共生环境等措施,以减少产业化组织内的交易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目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工业产业共生体系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卡伦堡产业共生体系实例着手,从农业和工业两个核心角度分析产业共生体系中的产业结构,其中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分为物质型共生、能源型共生和混合型共生3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共生产业之间生产规模的内在联系。并运用上述理论对KALUNDBORG产业共生体系进行反思,认为该共生体系具有较大的刚性,由此带来共生体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对原材料数量和种类的过分依赖,会导致共生体系内部经济机制运行不合理。最后得出一个产业共生体系应该遵循的4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城镇群的共生发展研究--以浙中金华城镇群为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马永俊  胡希军 《经济地理》2006,26(2):237-240
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城镇群体间的竞争和共生作用也越来越激烈。文章运用共生理论分析了金华城镇群之间共生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要加强金华城镇群的一体化建设,建立对称性互惠共生机制,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是实现金华城镇群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共生演化理论和方法探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阶段、路径和机制。首先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的单利共生阶段、差异互利共生阶段和均衡互利共生阶段的特点和形成机理;其次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路径,论证了其由单利共生阶段向差异互利共生阶段再向均衡互利共生阶段演化的机制;最后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的银行与保险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金融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银行保险、保险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是银保共生发展的优化方向。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制约了银保关系的深化发展。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健全完善法律法规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占永志 《新经济》2023,(3):103-114
基于知识生态视角,将产学研联盟各知识种群分为知识生产者、知识消费者与知识服务者三类,引入Logistic增长模型,构建三者共生演化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三类种群共生演化的均衡状态与稳定性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揭示不同共生模式下三类知识种群共生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产学研联盟知识生态系统种群共生演化稳定态,取决于各知识种群之间共生作用系数的正负和大小;三类种群共生系数的不同取值组合,决定了种群间的不同共生模式。本研究为推动产学研联盟知识生态系统向一体化互惠共生演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共生是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客观要求,产业转移路径选择的本质是寻找与之具有更强共生适配性的地域产业承载系统。文章基于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背景,运用共生理论构建了“产业扩散—产业承接”新的国际产业转移分析框架,从“共生三要素”即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共生环境3个维度建立了共生适配性指数模型,评估了2010、2014、2018、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60个主要国家的共生适配性。结果表明:六大经济走廊的共生适配性指数显示出明显的区域空间分异特征,其中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共生适配性指数最高,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共生适配性指数最低。文章最后以共生适配性指数和特征要素禀赋为甄别条件,为中国不同类型制造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提出了路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离不开农村金融业的支持;而在我国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下,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发展滞后,农民贷款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已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通盘考虑,增加金融供给,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满足新农村建设多层次、全方位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资金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健全完善多元化的农村投融资体系,对支持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财政支农重点投向、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调动农民自主投资、引导社会资本、证券直接融资与吸引外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健全农村投融资体系的路径选择,以期为河北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3.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的释放,究其原因在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碎片化,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发育的不完善,具体表现在农村金融供需的不平衡,农村金融的市场分割,政府管理的失灵。为此,必须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寻找突破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困境的路径: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外围支撑体系,在两个"统筹"理念下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缺口分析——基于制度因素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冰玉 《经济地理》2008,28(1):136-141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巨大的结构性缺口,主要形成原因是金融制度的供给偏差,政府对满足小规模经济需求的民间金融制度供给不足。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增加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的有效供给,营造农村金融制度的市场供给机制,进一步加强非正规金融的风险防控,通过提高制度的效率来改善农村金融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海水 《经济经纬》2006,(3):111-1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做好以下基础工作:统筹兼顾, 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调整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加强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提高组织化程度,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和范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规划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农村社会等。  相似文献   

16.
刘励敏 《经济地理》2012,32(3):126-131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自2003年启动专项改革以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几十年来农信社官办化严重、历史包袱重和缺乏群众参与基础等问题,现有农信社机制不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从我们所调查的湖南浏阳市农村合作银行体制改革的实践来看,农村信用合作社机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创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日趋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河北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制度缺失的认真分析,课题组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通过干部选拔考核机制、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管体制、财政税收政策、科技支持保障机制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构建起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 《生产力研究》2008,(24):32-34
农村公共物品能否充分而有效的提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是使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存在总量不足、分配不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是由于长期发展战略的忽视,供给主体权责失衡,决策机制偏离,行政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文章建议通过创新供给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制度保障等多种措施,来改善和提高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9.
农村金融生态是农村经济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系统,民间借贷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文章在实证分析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从疏导和扶持农村民间借贷的视角完善新疆农村金融生态,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构建适应新疆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农村和谐发展,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需要建立政府与乡村社会的新型关系。通过分析当前“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下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多中心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