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晋 《当代经济》2003,(4):52-53
MBO英文ManaSementBuy—outs的缩写,意思为管理者收购或管理层收购,是20世纪70—8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主要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或资产,从而改变其公司股东结构、资产结构和控制权结构,完成由单纯的企业管理者到股东的转变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管理层收购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s,MBO)实际上是杠杆收购的一种。杠杆收购作为一种通用的公司重组形式,通常由一个小集团的投资者用借款或其它融资方式,收购一家公众持股公司的全部股票或资产。如果买方集团的主要成员是被收购公司的主要管理者且在收购的实施过程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就是所谓的"管理层收购"。美国是实施管理层收购较早的国家,有许多成熟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本文将做适当对比。  相似文献   

3.
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管理层收购(MBO)出现了诸多问题:收购主体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管理层的非市场化障碍;融资渠道狭窄;MBO收购过程中定价不公正、操作过程不透明;MBO的股票来源和股票变现渠道不畅通;实施MBO涉及产权变革难题;MBO也产生内部人控制的新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MBO,还必须修订相关法规政策、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完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4.
管理层收购的法律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波 《经济论坛》2004,(13):39-40
MBO(Management Buy-out)即管理层收购,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融资来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和控制权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实施管理层收购(MBO)的公司越来越多。但目前,在我国实施MBO还有一些难题没有解决,而最敏感的是该如何确定收购价格。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首先,通过与欧美国家的定价实践作比较,归纳分析了我国MBO定价存在的不足;然后,借鉴欧美国家的定价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建立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建议:采用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和引入市场竞价机制,保证收购价格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6.
中国管理层收购的公平与效率:一个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中国MBO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MBO是一种收益与风险严重不对称的股权或资产交易行为,公司管理层在MBO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获得了巨大的现实利益和潜在收益,而其承担的责任虚化,没有落到实处,债务有转移的风险;另外,MBO使公司的业绩不断恶化。总之,现阶段中国的MBO未能带来效率,带来的只是更大的社会不公平。  相似文献   

7.
系统分析了阻碍我国MBO正常进行的法律障碍问题和法律监管缺失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MBO相关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系统分析了阻碍我国MBO正常进行的法律障碍问题和法律监管缺失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MBO相关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制度的风险与完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是人们交换活动和发生联系的行为准则,它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选择和决定的,反过来又规定着人们的行为,决定了人们行为的特殊方式和社会特征.政府对管理层收购行为的规制,对维护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规制本身的内在缺陷和规制方式的内在矛盾,使得政府也存在着"规制失灵"的情况.因此,对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制度风险进行分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后的治理及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层收购被一些人认为能够改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并能提高其绩效。理论分析表明,管理层收购不仅不能够改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而且在外部市场监控没有真正形成的情况下,将会使公司治理退步。实证分析发现,管理层收购并没有带来公司绩效的提高,相反,大多数管理层收购后的公司出现了资金短缺现象,公司持续发展的能力下降。总的来看,管理层收购不能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上非流通股转让的火爆,管理层收购作为上市公司资产收购的一种新形式,开始走向前台.但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与西方的管理层收购在运作方式和形成背景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而且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法律障碍.为了保障管理层收购的健康发展,有必要从法律上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管理层收购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全面归纳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然后深入剖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意义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详细提出了规范发展管理层收购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陈建新  张玲南 《经济师》2003,(11):56-57
文章就如何完善现行法律制度 ,以规范和指导管理层收购的实施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前 ,关于国企的改革方向问题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本文探讨了管理层收购的实质和特点 ,阐述了管理层收购的意义 ,详细分析了我国国企实施管理层收购面临的问题和障碍 ,提出在目前相应的健全的市场和配套的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国企实施管理层收购应慎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对管理层收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铮  傅旻 《经济纵横》2002,(12):49-51
管理层收购是西方常见的一种并购模式 ,本文在分析管理层收购的优势基础上 ,就我国管理层收购操作上的局限性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苑文燕 《经济论坛》2003,(24):17-17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企业收购的一种模式,在西方国家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MBO在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和资本运营中也得到一定的应用和发展,于是,不少人认为MBO是医治我国国有企业痼疾的良药,应该全面推行。但是笔者认为MBO的实施需要很多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就目前来看,这些相关因素还没有完全形成,或者说还不完善,具体讲还存在着如下问题。1.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尽管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及《上市公司持股变动披露管理办法》对MBO的方法、信息披露以及监管都制定了一些措施,但这仅仅是一些初步的法律依…  相似文献   

17.
管理层收购的中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梅 《经济论坛》2003,(24):16-16,19
一、中外上市公司MBO的特点从目前已实施的MBO案例来看,我国上市公司MBO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其运作模式大部分都是由管理层在外部设立一个收购主体,这个主体都是所谓投资公司、创业投资公司或是科技发展公司,即壳公司。二是收购性质都是协议收购,还没有出现美国MBO通行的要约收购方式。出让方有法人股也有国家股。三是控股权。虽然各公司MBO的规模不等,但MBO后原来的管理层大都取得了对公司的控股权,比如粤美的MBO后由管理层持股的美托投资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2.19%。四是从股权转让的价格来看,80%以上低于公司最近的每股净资产值,折…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收购的融资行为亟待规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收购资金来源很不正常。由此引致财务杠杆风险过大;使得公司管理层的行为进一步扭曲,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采取利用上市公司资产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办法侵害公司、债权人和其他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本认为应尽快采取措施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融资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9.
论上市公司协议收购法律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兆宏 《财经研究》1996,(10):30-34,6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