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工程》1995,(2):21-21
效益在于管理过硬在于质量薄一波同志在一次专业会议上指出:我国工业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仍然没有大的改观。多年来产品经济思想的影响,在有些企业,有些地方几乎成了一种顽症,给我们事业的发展带来许多严重的后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当说是到了彻底醒悟的...  相似文献   

2.
企业界掀起"企业文化热",说明企业文化得到了充分重视,是好事.但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一知半解,跟风赶时髦,使企业文化建设走样、变形,成为重看不中用的"花瓶",甚至适得其反,形成流弊,应加以警惕.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位高层人士指出,中国企业在国际经贸中的后发优势明显,但也面临着日益突出的"后发劣势".这是指在今后一个战略时期内,我国企业在国际经营中正在出现和将要发生的发展难题与条件制约.专家认为,中国经济与企业国际经贸"后发劣势"愈来愈从生存与环境恶化、国际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耗用瓶颈等多方面制约上表现出来,迫切需要我们转化劣势为优势,保持对外贸易与国际经营增长势头,加快企业融人全球化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荷兰看到300年前设计建造的风车后,有了一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联想,即我们在享用廉价劳动力的同时,忘记了创新。  相似文献   

5.
6.
本刊讯世界银行发布《对中国23个城市投资环境报告》指出:“中国整体投资环境不错,最大的劣势就是融资渠道。”该报告认为,中国的投资环境在过去的20年中飞速发展,总体水平领先于巴西、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沿海城市的投资环境十分优越。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银行融资差距也十分明显。报告指出,在中国投资最大的劣势就是融资渠道。其衡量基于两个标准:获得贷款的比率以及企业为贷款所付出的现金或支出。调查表明,目前中国有90%的商业投资是用现金方式完成的,商业信用投入的比例不到10%。企业通过商业银行系统获得贷款的比重,在中…  相似文献   

7.
走出困境企业亟需长期战略的引领2012年,我国共产钢7.17亿吨,比上年增长了3.1%。80家重点大中型钢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5441亿元,同比下降4.3%;实现利润15.81亿元,同比下降98.22%;销售利润率0.04%,平均吨钢利  相似文献   

8.
赵杰 《河北企业》2009,(6):20-20
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多年来,我国电力工业从无到有,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厂网分离后,发电企业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受电价价格管制、煤炭价格市场化及国家实施严格的环保节能政策影响,发电企业在良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普遍出现成本大幅飙升、资金短缺、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下降等经营困难。  相似文献   

9.
企业无论大与小,优势与劣势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优与劣变化无定,相互转换。棋书上有“变作”之说,就是指当两军对垒相持不下之时,一方不能重走老路,必须变化战术,改变阵势,这样才能使“棋战”继续,否则将鸣金收棋。搞企业如斯。优与劣并非企业之专利,运筹得当,优势花落其冠,反之则如脱毛之凤,最后被优胜劣汰。劣势之苦果谁也不愿意品偿,败者之厄运哪个愿意接受?但病者能忌医吗?反思劣势企业,就是要找出病源、挖出劣根,凿开一条重振之路,唯有这样,劣势就有可能变为优势,弱势就有可能上升为强势。透析劣势企业,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  相似文献   

10.
11.
12.
管理的本质在于使人“向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使人"向善"是企业管理的方向 使人"向善"不仅是人类道德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在于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大程度上.管理的科学性就在于用人的科学性,管理的艺术性就在于用人的艺术性。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同样,人才是企业之本,这道理知易而行难。企业最根本的财富不在于有多少资产。有了人才、善用人才.企业就会有一切:没有人才、不善用人才,企业就会失去一切。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经营与管理处在"突发点"上,体制改革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还没有完成建立起来.是坚持原有的管理方式,还是超前地建立未来发达市场经济的管理方式,企业无法进行有效把握,总是处于新旧体制的夹缝之中,从而导致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包头第四化工厂是自治区唯一生产聚氯乙烯树脂、包头市生产烧碱的一个中型化工企业,固定资产原值3200多万元,现有职工1400名。自1980年投产以来,大多数年份亏损,成为包头市亏损大户。  相似文献   

16.
从小时候以来,一直喜欢看经济信息联播,看里面的各种商业经济信息。稍微有一点大之后,喜欢看一些企业家传记,看一些企业发展的简史。当看到一些企业从无到有的崛起之后,心里是非常的激动。但是也有一些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有些企业做不好甚至死去。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经济已是奄奄一息,几近崩溃状态,一千万失业大军嗷嗷待哺。战后第一个进入日本的美国商人发现除竹耙以外,已别无可买。 然而,曾几何时。日本经济奇迹般地崛起,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松下、日立,丰田的商品广告传遍了五大洲,誉满全球的日货潮水般地涌入世界市场。 日本经济的成功引起世人的注目,于是出现了一股研究日本经济成功奥秘的热潮。美国人从大洋彼岸邀请日本人赴美“传经送宝”,甚至到日本把有关禅宗武士的晦涩难懂的著述,也搜购一空,以期从中探索出日本人的秘密。经过一番研究探讨,人们惊奇地发现:日本经济崛起,有赖于旺盛的企业  相似文献   

18.
从小时候以来,一直喜欢看经济信息联播,看里面的各种商业经济信息。稍微有一点大之后,喜欢看一些企业家传记,看一些企业发展的简史。当看到一些企业从无到有的崛起之后,心里是非常的激动。但是也有一些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有些企业做不好甚至死去。直到自己创业之后,在历经了几个年头的跌跌撞撞之后,就有了一些领悟。而且随着时间往后推移,阅历越来越多,哪些曾经犯过的错和看不透看不懂的过程越来越清晰。后来,在一些机缘巧合下看到过或者亲自操作过一些大大小小的项目,  相似文献   

19.
“福日”的“三零”管理见效益我国电视机行业的第一家中日台资在业—一福建日三电视机自限o司,实施“卖缺陷、霍库存、攀投诉”的音理使式获得成功。企业已从10$前的360万元资本发回到会天拥有资产总额5.6亿元的努元化经营型走业。福日在生产经营中探索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用人之道在于“用”,国外不少企业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在“用”字上下了功夫。这里试举几例,从中可见一斑。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他的公司更愿意雇佣有潜质的人,因为从长远来看,潜质更有价值。现在微软公司有244名专职招工人员,他们每年要访问130多所大学,阅读12万多份简历,进行7400多次面谈,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招聘2000名新雇员。因为他们招的是能派上用场的人,而不是摆设。有“硅谷常青树”美称的普惠公司对于应聘人员的态度是,只问他能为公司做什么,而不是强调他从哪里来。为了让员工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英特尔公司经常让员工在公司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