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汪晖 《开放时代》2009,(5):24-32
本文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所存《蒋介石日记》、美国外交档案和中华民国档案等三种档案资料,详细分析了开罗会议前后中国与美国(以及英国)在琉球及相关问题上的立场。作者以琉球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关系为中心,透视中、美、英三国的不同的世界秩序观,为理解战后世界秩序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杨 《开放时代》2008,(6):39-51
本文对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问题作重新探讨。通过该书的起草者陶希圣档案文本、蒋介石日记以及相关的中共党史文献等,本着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的态度,尽可能客观地解读这段历史,并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一、蒋介石推出这本书的动机是什么?二、《中国之命运》被视为“反共宣战书”是如何提出的?为何说它是“反共宣战书”?三、围绕着《中国之命运》一书争论背后,国共两党领袖交锋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徐霖潇 《时代经贸》2014,(4):360-361
受益所有人是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的国际征税配问题中最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跨国纳税人能否享受国际税收协定优惠以及缔约国在税收权益分配上的抉择,也是缓解国际双重征税、防止滥用国际税收协定优惠的重要手段。VIE作为近年的新型投资模式,基于对多种法律制度的规避而产生,虽然其的结构满足目前以OECD税收协定为代表的受益所有人认定要件,但不一定能享受到相应的税收协定优惠。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2007—2019年DESTA的双边贸易协定数据库和ADB-MRIO投入产出表数据库,构建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的中心度和结构洞指标,实证检验自由贸易协定网络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国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均显著提升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在经过替换估计模型和核心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签署第二代贸易协定有助于从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效应中获得较多收益,发展中国家、服务业从其中获得较少收益。自由贸易协定网络通过技术扩散和制度改善促进了一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本文研究结论为助推中国参与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探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路径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喻文迪  关涛 《经济师》2014,(9):100-102
中国瑞士自贸协定是我国同欧洲大陆国家缔结的首个自贸协定,该协定涵盖内容广泛,将为两国经贸合作开启更广阔的空间,涉及中医药领域的合作是其中亮点之一。文章在概述了中瑞自贸区构建背景以及瑞士中医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贸易效应、福利效应、产业效应、示范效应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自贸区将会在中医药行业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大陆桥视野》2009,(1):49-49
自1992年1月3日,中哈建交以来,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发展顺利。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经贸、交通、能源、矿产、电信等领域合作全面展开,成果显著。目前,双方政府签订了《经贸合作协定》、《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成立经贸科技混委会协定》、《商检协定》、《银行合作协定》、《汽车运输协定》、《过境运输协定》、《利用连云港港口协定》和《石油领域合作协定》等文件,为中哈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协定与双边贸易协定的政策依据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严格考证,支持双边贸易协定的论点。本文突出强调每一论点的优点与缺陷,最后得出结论:今后,应当制定国际标准与规则来引导双边贸易协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国际交往与合作,经济国际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与之相适应,国际税收活动亦发展迅速。国际税收协定作为国际税收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经历了由单项协定到综合协定,由随机协定到规范性协定,由双边协定到多边协定的转变。同时协定在解决重复征税、防止税收歧视和国际逃避税方面都发挥出重要作用,为全世界贸易和投资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尤其是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现行国际税收协定在有关概念的确定和所得征税权划分等方面与国际税收实践要求不相适应,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同时21世纪的国际税收协定还应承担起一些新的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祁文佳  栾洁 《经贸实践》2016,(11):18-19
2016年10月4日,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基本达成.TPP协定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即原产地原则以及商品进口贸易关税减免这两大方面.本文结合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点,首先从中国制造业经济的角度分析了TPP协定对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将造成的影响,其次根据协定中涉及关税减免等角度分析了TPP对中国的贸易经济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就对冲TPP协定带来的负面影响应采取的战略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尽管中国的税收协定是以联合国的UN范本为基础制定的,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签订税收协定的OECD国家的协调性考虑,借用OECD范本以及相关的注释,对中国国际税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常设机构代表着营业利润在居民国与来源国之间分配的规则,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有关各国,常设机构的界定一直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林绪武 《开放时代》2010,(12):89-104
王世杰是新政学系的重要人物,思想属自由主义范畴。抗战时期国民党内对中共问题形成两派意见,王世杰认为不能使用武力对付共产党,应寻求政治途径,国民政府必须改良政治,实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政治制度。为此,他不断游说蒋介石和国民党党内人士,提出政治解决办法,调和国共矛盾,缓和两党关系。正是由于他的坚持和努力,国共之间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谈判,国民党中央全会通过了政治解决中共问题的决议。尽管此主张并未取得具体的、实质性结果,内战未能避免,但为赢得一定的国内和局、争取抗战胜利发挥了实际作用,这是应该承认的。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是活跃于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的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同时他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宣传者。莎士比亚在欧洲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他被称之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莎士比亚作品的研究成果如浩海烟云,多不胜数,尤其是在悲剧方面,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性广受评论家们的注视。在喜剧方面莎士比亚的成就也极具伟大性,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思想肯定是具有统一性的,不论是悲剧还是喜剧,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必然是因为其精湛的深刻的思想与创作艺术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莎士比亚的喜剧都是以乐观主义做为基调,蕴含着人文主义者的美好理想,对人类光明的前途充满了期望。  相似文献   

13.
海青 《开放时代》2009,(9):30-62
朱谦之的自述文字渗透着历史现场中个人的身体感受和人生选择,对进化、革命等现代议题作出了独特的阐释。本文以他的自述文字为主线,分析他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自我的阐释角度与策略之差异,从中透视现代知识分子安顿自我的独特方式以及历史与个体生命交互作用的种种形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对企业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是企业实现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信息化项目的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实施存在较大的风险,对信息化项目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价是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构建了企业信息化项目风险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一个应用算例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能为企业管理者在信息化项目管理中度量风险和制定防范措施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休谟的人性科学的第一原则是:我们的一切简单观念或是间接地或是直接地从它们相应的印象得来。即,我们的印象是我们的观念的原因。他认为,他的这个原则可以清除关于先天观念的争论。休谟为他自己的哲学设定了边界,他讨论问题是基于自己的前提的。一切不在此范围的问题都是伪问题。因此,我们说休谟的哲学是活动在他所限定的界限之内的。  相似文献   

16.
赛珍珠在《大地》这部小说中,描绘了众多传统中国女性的形象,主要有阿兰、荷花、梨花和杜鹃,每个人又各有自己的境遇,其中梨花的境遇最引人注目,他喜欢上了一个年龄相当于她父亲的男性,这是恋父情结在她身上最直观的体现,即典型的“老夫少妻”型的婚恋模式,所以她往往是通过另外的一次异性的结合,来完成自己恋父情结的终结。  相似文献   

17.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通过叙述者尼克卡络威,向读者呈献了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尼克既是一个特殊的叙述者,即对叙述的完整性与主题的突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又是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的故事也是关于尼克成长的故事。尼克的东部之行使他完成了人生路上的成长礼,获得了认识论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18.
Can environmental economists influence policy? If so, how?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se two questions using the late David Pearce’s career as a case study. Influence can be exercised, but Pearce’s career shows that certain conditions must be met. The first is desire: he wanted to influence policy, and directed a high proportion of his efforts to doing so. He focused particular attention on the power centres of his time — the OECD, World Bank, European Commission, UN, UK government; his influence was aided by his status and location as a professor in a prestige university (UCL) in a major global city (London). His messages were consistent and clear: theory is important, and can be used to frame most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as regards both explanation and solution; externalities can be valued; assessing benefits and costs of options is important; market signals (taxes etc) and incentives generally are powerful shapers of behaviour; stock of capital (human, built, natural) is a key measure of sustainability. He communicated simply and clearly, in words and phrases that Ministers for Finance and journalists could understand. All of the broadsheet newspapers in England (Financial Times, Guardian, Independent, Telegraph, Times) were grist to Pearce’s mill of advocacy for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He provided the Blueprint books that could be read on a commute and summaries to the media that they could fit into a 1,000 word piece. He didn’t seek out, but neither did he shirk controversy. He worked with various interest groups and politicians, but never to the point were he was co-opted. He initiated and directed the MSc in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that created an ever-widening and influential pool of advocates for his ideas. Finally, he achieved a prodigious academic output that ensures a sort of immortality, and provided the intellectual ballast the enabled his policy influence.  相似文献   

19.
公民形象是公民品德、操守的外在反映,是公民全部言行构成的公众评价,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综合国力的重要窗口。公共精神对公民公共主体意识形成的要约,公民在公共活动中体现的教养,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以及在公共活动中践行的礼仪规范都将成为公民形象塑造的要素。  相似文献   

20.
制造传统——关于傣族泼水节及其相关新年话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建芳 《开放时代》2010,(2):101-114
有关泼水节即傣历新年的说法在当代学术界已成定论。然而,为什么这一节日庆典的日期不在傣历的一月一日?对此,既有研究并未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作者本人田野研究所得发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泼水节并非傣历新年,而是佛教新年和傣族远古泼水习俗两个来源的结合体。继而,作者指出,被视为傣历新年的泼水节实际上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