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编者按]美国参议员Charles Schumer近日提出一项提案,建议美国国会以立法形式规定,如中国不在6个月内调整人民币汇率,将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额外征收27.5%的惩罚性关税.对此,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Pieter Bottelier教授2月8日在美国<财经时报>发表文章,对该措施将给美经济利益和就业形势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随后进一步援引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的客观数据和事实,从经济学角度论证了中国并非是导致美国贸易赤字的原因.文章最后认为,美国参议员关于对中国出口产品额外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提案将只能使美国利益受损.文章全文如下: 美国参议员Charles Schumer近日提出一项议案,建议国会以立法形式规定,如果中国不在6个月内调整人民币汇率,将针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额外征收27.5%惩罚性关税.这一建议不但不明智,同时甚至是自虐性的.这个向中国发出的信号毫无价值,也只会损害美国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贸易增长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和外资来源国之一,研究美国FDI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有助于中国合理制定对美国的贸易和投资政策.文章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情况入手,重点分析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的相关性及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加的原因和中国从美国进口增加的原因.并从投资角度研究了中美贸易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美国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而中国制造业吸收的美国直接投资增长更快.与中国不同,俄罗斯的制造业吸收的美国直接投资与美国对俄罗斯的总投资金额增长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这一结论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以致整个经济的发展对制造业的依赖在增加.俄罗斯的制造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并未随接受外资的金额同步增长,外资流入投向了其他产业.外资在产业间分布的不同,反映了中俄两国改革路径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加快了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步伐.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同时美国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的范围之广、金额之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产品向美国的出口.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通过信用体系的连锁反应演变为一场金融危机,严重损害了美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稳定性.本文重点从金融市场和出口贸易方面分析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中国所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白絮 《大经贸》2007,(8):60-60
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家庭宠物食品中毒事件终于在日前落下了帷幕,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调查结果并处罚了相关企业.尽管中国并没有向美国、加拿大出口过小麦、麦麸等宠物食品原料,但由于中国是美国宠物食品原料的重要来源地之一,且中国食品"不太安全"早已名声在外,一些美国媒体把矛头指向中国,称中国向美国出口有污染的食品.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向人民币汇率频繁施加压力,旨在减少中国出口、促进美国出口和增加美国就业.本文就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具体行业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美国自2006年对中国铜版纸发起第一起反补贴调查后,一改以往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开展反补贴调查的惯例,开始对中国产品密集发起多起反补贴调查.截至2011年12月,美国共对中国产品发起了28起反补贴调查,其中,2006年1起,2007年7起,2008年5起,2009年10起,2010年2起,2011年3起①.本文选取2010年美国发起的铝型材反补贴案为研究对象,探讨美国反补贴调查中的具体做法,并对其认定补贴项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 A企业与美国 B公司签订了一笔以 FOB条件进口美国水果的贸易合同.该企业委托美国 B公司租用美国某船公司的船舶,采用集装箱运输方式将该批水果运往中国天津港口.  相似文献   

10.
美国压人民币升值已成为其既定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前,美国就曾经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此后尽管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被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但美国针对人民币升值施压并没有放松,而是一直想在中国头上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如果说开始对人民币升值吵吵嚷嚷还只是少数美国政客的愿望,现在可以说已经变成了美国整体战略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对美国这一既定战略有新的认识和应付.  相似文献   

11.
袁哲  马晓明 《商业时代》2012,(21):47-48
本文运用生命周期法对2009年中国出口美国商品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分析与核算.通过对中国出口美国的贸易商品碳排放的定量分析,揭示了中国出口美国商品贸易对中国国内碳排放的影响,以说明区别对待两国碳排放责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外溢效应及其传导渠道,实证结果表明:美国利率政策对中国利率水平有溢出效应,中国利率政策对美国利率水平有一定的影响;美国货币政策与中国房地产泡沫存在长期的因果关系;美国的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通胀程度和外贸出口均存在短期不利影响;美国参议院施压人民币升值,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根据实证结论,文章提出三点政策建议:一是保持警惕,防范美国向中国转嫁危机风险;二是加强政策协调,共同应对国际危机;三是增强政策的灵活性,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尤琳  陈世伟 《商场现代化》2005,27(22):78-79
随着中国对美国贸易的增长,美国关税法"337"条款正成为美国企业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知识产权诉讼的主要武器.然而,对于这一新式贸易壁垒,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对其认识较为陌生.由此,笔者在分析美国337条款对我国企业的冲击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财经界(学术)》2002,(4):12-13
对近期世界及中国经济的3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就是中国不能依靠美国的经济复苏来拉动经济,美国曾经在1997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次不能再指望她发挥同样的作用了.实际上,我认为美国从去年开始的经济衰退还没有结束,它还会有第二轮,也就是说还会紧接着有下一次衰退,这点不会令大多数美国经济学家惊讶.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经济泡沫中,美国生产了相当数量的过剩产品.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迅速波及全球,不仅造成了美国经济新-轮衰退,也造成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中国的外向型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中国企业如何变"危"为"机",关键在于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美国和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建立了一个借贷关系分析框架,并利用这一框架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在这一框架下分析了中国所处的地位,并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美国和中国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大量数据分别考察了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结构特征与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结构特征,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计量方法进一步论证了美国在华直接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带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及低、中、高技术产品对美国出口的不同出口效果,据此说明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特朗普政府倡导"美国优先"政策,这使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使之成为一种"新常态".出于对中国高精尖技术发展的焦虑,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多轮制裁,意图拖慢或拖垮中国科技发展,尽管目前是拜登政府当政,但研究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仍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本文梳理了近年来美国对华...  相似文献   

19.
中美国     
Chimerica=China(中国)+America(美国)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对2009年的流行语进行了整理,在12月20日予以公布.其中,由中国(China)与美国(America)合成的词Chimerica(中美国),榜上有名. Chimerica(中美国)是指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成为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强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调查数量和调查频率逐年提高,而且涉案金额、涉及行业与企业逐年增多,给中国对美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直接打击了一些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在梳理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提出了中国企业应对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