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东 《重庆经济》1994,(3):53-54
我市在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和农村种植业上台阶之后,乡镇企业也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1992年以来三大主要经济指标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但与沿海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相比,差距还在继续拉大,我市农村经济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全,已成为科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到了不得不寻找突破口的时候,加速小城镇建设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我国广大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创立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具有与我国现存企业制度相衔接,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特点;起步于农村乡镇企业,并快步走向了各个生产经营领域;可以说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形式。深入研究,促其发展,对于加速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将有着重要的意义。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最初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出现在农村的乡镇企业之中,即农民股份合作企业.1990年农业部制定的《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暂行规定》中对农民股份合…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二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已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笔者多年参与农村小城镇建设,对小城镇建设的有关问题有较深认识,现根据本人在这方面的体会谈几点看法。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发展小城镇,是缩小城乡差别,拉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改革以后,农民种粮的自给有余和经济作物的大幅度增加,农民为了支出自己的产品,购回自己生产所需的物资和技术,必然要依赖于市场。然而我国的大中城币过于集中,离乡村…  相似文献   

4.
三次“农村包围城市”均是以基本民生问题为核心。土地革命以解决农民土地为中心内容;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从小岗村开始联产承包,解决了温饱问题;第三次“农村包围城市”则是从小康到富裕的转变。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为藏富于民提供了可能性: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有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有出口萎缩投资过剩的危机倒逼,藏富于民的星星之火必将燃烧起来。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思想是指引我国新世纪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指南。党中央确定的新时期的城镇化发展方针,把发展小城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代表我国城乡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的阶段性标志,要求在指导城镇发展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我国先进的化方向,提高城镇居民的明素质,并从代表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农村人口逐步地向城镇集中,解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这是深入理解和领会“三个代表”精神实质的重要现实体现。  相似文献   

6.
“温州模式”在其初创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以“家庭工业 专业市场 小城镇”为主要特征,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而1992年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发表至今,温州模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以“私营企业 产业集群 中小城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群众生活水平由温饱到小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农地制度进行了三次改革,特别是第三次改革,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三次改革距今已经三十多年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多地少的矛盾愈加突出,同时有些农民也不愿意被限制在仅有的耕地上.因此,农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改变农村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规模经营,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这是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常青 《山东经济》2000,(3):19-22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 ,工业化已进入中级阶段 ,但农村城镇化还处于初级阶段。 1 997年我国城镇化率与世界相比落后 1 2 .1个百分点 ,农村、农业、农民的现代化问题已成为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大问题。结合现实国情 ,大力发展小城镇 ,走农村城镇化的道路 ,是带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一、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第一 ,有利于乡镇企业适当集中。我国的乡镇企业一般是在乡镇政府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 ,具有浓重的社区特征。在经济发展初期 ,这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型阶段是难免的。据统计 ,全国乡镇…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功能城市化、规模小型化,与农村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特点。小城镇所处的地域和空间决定了它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突破口,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能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而且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小城镇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山东小城镇呈现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2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表明,发展小城镇对于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二是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三是有利于经济增长,四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发明:农民吃不饱肚子,发明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进不了工厂,发明了乡镇企业;农民向往着城市生活,发明了建设小城镇。每一大发明,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小城镇建设事关中国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基本问题。正如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那样:“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这一…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是广大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化中心,是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基础和载体。我国小城镇按行政属性可划分为三大类:一是城关镇即县(市)政府所在镇;二是建制镇;三是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目前我省共有小城镇1800多个,这些小城镇星罗棋布,各具特色,在政治、经济、化生活等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小城镇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蜿蜒的路 ,对小城镇的认识也是逐步进入人们认识视野的。小城镇作为农村商品贸易中心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兴盛 ;作为乡镇企业大发展的载体而兴盛 ;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随后1998、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了落实小城镇大战略的具体方针 ,小城镇由“大问题”而至于“大战略”、“大前途”。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条独特之路。“十五”期间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 ,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合理规划城镇发展的格局、规模速度和城镇功能、水准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打破农业领域中的“大锅饭”,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农村经济有着明显的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联产承包制也日益暴露出了其弊端。我们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创新,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15.
关斌 《发展》2000,(11):39-41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甘肃省作为内陆干旱、半干旱省份,无论是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农村,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来考虑,还是从培植地方财源,促进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都迫切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帮助农民“下山入川”,“下旱塬入集镇”,异地集中连片兴办乡镇企业,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一、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之间的关系   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小城镇建设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小城镇的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着互为依托、互相促…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年来,温州市农村发生了一系列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其中主要的变化之一就是伴随着农民的日渐富裕和乡镇企业的成长壮大,全市小城镇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涌现出一批经济发展特别快,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农民人均收入较高,人民生活接近或达到小康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一、小城镇发展现状和发展动因据温州市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全市乡镇305个(不含9个城关镇),农村小城镇从1978年的18个已经增加到了1997年的133个(不含9个城关镇),增长了7倍多;全市133个建制镇土地面…  相似文献   

17.
上高县采取三结合办法搞好扶贫规划:即一是“十一五”扶贫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乡风明、村容整洁”,抓好农村“三清三改”工作;二是“十一五”扶贫规划与农村经济实力相结合。我县编制扶贫规划,注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三是“十一五”扶贫规则与农民积极参与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王永宁  万颖 《乡镇经济》1999,(6):11-11,17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它表明,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分析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由这种结构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如:城乡割裂性、城乡不平等性、社会分工机械等,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以至出现城市工业品卖难和农民无力购买的难堪局面。它同我国小城镇建设以及农村市场发育滞后有着直接关系。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民…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三农"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凯雄 《南方经济》2004,3(6):33-35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对我国的“三农”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动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是毛泽东“三农”思想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务;提高广大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科技水平是毛泽东“三农”思想的重要内容;为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毛泽东“三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作为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愈来愈显示出它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聚合效应,一方面,同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小城镇介于大中城市和乡村之间,在城乡的技术,信息,人才及其他生产要素流动方面,可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二是由于地缘关系紧密,农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所付出的心理物质成本要低,可以说对小城镇农民更容易“进”;三是小城镇建设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从事二,三产业,使善于从事农业生产者承包更多的土地,水面和山林,施展出才能而成为专业大户,出现了专业化大农业的雏形,四是小城镇建设为落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创造了条件,那些远距城市经济薄弱的山区贫困村,可过至小城镇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创造了条件,那些远城市经济薄弱的山区贫困村,可迁至小城镇附近,有利于易地脱贫,另一方面,从我们目前的现实情况看,一是绝大多数人口分散在农村,我们在今后短期的发展中,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口集中到大中城市,如奉化49万多人口中,农业人口有近41万,占总人口的83.7%,大桥建成区人口仅8.64万人,占总人口的17.6%,二是受财力的影响,大中城市建设要在短时间内在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上迅速上几个台阶,也不切合实际,三是在当前大力鼓励支持个私经济发展的新一轮浪潮中,一部分农民感到扩琐奔头,搞工业没把握,他们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发展工业,亦工亦农,更喜欢在小城镇办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