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睛 《中关村》2004,(11):61-61
2004年10月15日,以“创新与超越”为主题的2004中国石油高层管理论坛在北京召开。适值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建院20周年,石油企业的经理人与国资委所属企业的领导一起探讨企业特色,共同追求管理创新与超越。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院长李玉平在致辞中说:“目前欧美跨国公司经营战线的收缩体现出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追求。而经济大国日本的企业仍在多元化经营中展现着辉煌。今天,我们将在众多演讲中感受到特色经营的独特魅力。”确实,作为国有企业比例最大的石油行业,有特色的企业思想、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模式的探讨与交流十分重要,尽管各个企业…  相似文献   

2.
梁小民 《中关村》2004,(10):63-63
每年《财富》杂志公布500强,我们的媒体都会把它当回大事。今年中国内地企业上榜数量达到14家,媒体又是一番热闹。中国的许多企业把进入500强作为自己的目标,中国也是惟一把进入500强作为政府方针的国家。原国家经贸委就把海尔、长虹、北大方正、宝钢、华北制药、江南造船等6家企业作为冲刺500强的“种子选手”。所以,当今年有14家企业进入500强时又是上下一片欢呼。500强的含金量真的那么高吗?进入500强的一定是世界最好的企业吗?500强是《财富》杂志从自己的资料库中按营业收入确定110家候选公司,要求它们提供资料,然后核对评出的。由于企…  相似文献   

3.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信息化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这个"化"的过程中,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新旧管理模式的磨合,必然会激发出不少的矛盾,也就必然会形成一些不可避免和不容忽视的误区和问题.这些问题让习惯了传统管理模式和思维定式下的企业管理者们一下子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的确并非易事.如何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语言透彻地表述出来,我们的古人早已深谙此道.古人阐明道理很善于运用寓言故事,着墨不多,却令人茅塞顿开.所谓寓言就是寓深刻的道理于浅显的语言中,它多从反面角度揭示矛盾,既形象生动而又深入浅出.本文试图通过几则大家非常熟悉的寓言编撰成故事新编,或许会达到一些靠说教式的理论文章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建设 《中关村》2004,(10):72-73
据中国企业研究机构统计,中国成功创业的家族企业中,只有33%的家族企业传到第二代,这其中又只有2/3走完了第二代,而顺利过渡到第三代的只有13%。这现象正应验了中国的民谚:“富不过三代”。同样的现象并非只有在中国,欧洲也有“三代人木屐传木屐”的传说,南美也有“做生意的老子,花花公子的儿子,要饭的孙子”的讽喻。的确,一部轰轰烈烈的创业史,不乏豪言壮语,不乏灿烂辉煌,但是最终呢,又有多少只是昙花一现,成了过眼云烟?三株、爱多、秦池、孔府宴等企业曾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到如今,它们又如何呢?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回顾中…  相似文献   

5.
徐井宏 《中关村》2008,(6):26-27
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心存感激、脚踏实地、眼望未来。心存感激,指的是情感:我们如何看待昨天所经历的一切。脚踏实地,指的是行动:我们怎样用行动过好今天。眼望未来,指的是理想:我们怎样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6.
据信息产业部赛迪顾问咨询公司预测,未来5年我国企业管理软件行业将保持年平均增长率为19.32%快速增长态势,2005年时市场容量将达到142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早在几年前,信息化这个名词就被炒的火热,但说起来轻松的事情一旦开始实施就变的困难起来,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困惑:信息化究竟能带来怎样的利益,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信息化?更有一些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反问:“信息化真的那么有效吗?为什么我看不见?”利润是企业的第一生命力,要获得利润自然避免不了残酷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企业之间的各种竞争也都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信息产业报道》2005,(12):24-25
导读:IT企业动物化生存 曾几何时,用一种动物的特征形象地表达企业文化,成为中国企业通行的做法,我们不妨将其称为“企业文化的仿生学情结”。除了“狼”之外.经常被用来比喻企业文化的动物还有牛,虎、狮、大象等。既然能成为一种时尚而盛极一时,必有其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9.
时间过的好快,转眼又一年。作为企业信息版的责编,每当拿到一条信息时,都在想要怎样做才能不辜负它,因为这里包含着企业对我们的期盼与信任。回望2006年,这个小小的栏目每月只占杂志的三四个版,但这里却是离企业最近的地方。哪个企业迁址、获奖、出新品、中标新工程……都可以在这里第一时间向读者通报。每当读到  相似文献   

10.
e化的时机     
Internet 越来越普及,无论大人小孩,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知道有个东西叫 Internet。精明的 IT 商人绝对不会放过这样一个赚钱的机会,所以它们利用各种媒体对企业进行立体式的狂轰乱炸,“e 化”这个神秘的字眼一次次在媒体上露面。这时我们想问:企业 e 化了就一定生存吗?e 化是不是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1.
胡星斗 《中关村》2005,(5):60-61
现代企业制度及其缺陷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组织和运作形式,它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前提,以有限责任的财产组织制度为核心,以科学的治理结构以及专家经营为表征。现代企业制度有不少的优点,如产权关系明晰,所有权属于股东,企业拥有各个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财产的法人财产权;企业以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股东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股东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受益权、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等;企业按市场要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  相似文献   

12.
11月14日,当亚信 CEO 丁键与 Cisco 中国区总裁杜家滨共同宣布亚信 OSS 解决方案实验室开放的消息时,丁健对亚信私下里正在进行的巨资购并几乎只字未提。事有凑巧,在此前一个星期,这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刚刚入选《福布斯》杂志“全球最优秀两百家小型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3.
枣庄市检验检役局原名为枣庄市商检局,原业务主要是负责进出口商品的检验。后来随着业务的调整,扩大为商品检验、动植物检验与出国人员卫生检验。于1999年改为枣庄市检验检役局,负责枣庄地区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以及进出口商品的检验、鉴定、认证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4.
马文良 《中关村》2006,(11):68-69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企业间的全球化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应该说,这是中国企业成长壮大的表现。但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道路似乎并不好走。以10年前即已走出国门的海尔为例,时至今日也未能建立预期的国际市场地位和企业形象,其主体市场依然是在国内。其他采用“蛇吞象”模式的几起大型跨国并购案也基本上都是乏善可陈。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全球化合作是否有其他路可走?国际化与全球化总体来看,除华为之外,中国企业能称得上国际化成功的几乎没有。大多数走出去的企业,不仅未能实现社会期待的赢…  相似文献   

15.
16.
上海电科集团智能交通事业部正努力将业务领域从原来狭义的交通机电工程的范畴,扩展到广义的智能交通系统(ITS)的范畴。目前,智能交通事业部的业务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作为主营的高速公路三大系统和特长型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二是以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为主,包括城市道路信息采集和发布系统以及公安、交警综合指挥系统平台的战略业务部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广角     
《中关村》2005,(5):88-89
软件企业落户中关村免征所得税两年近日,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宣布,新创办、注册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软件企业头两年将免征所得税。同时,在北京其他地区注册的软件企业也将可以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据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工介绍,北京软件产业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北京将给予软件业一些政策优惠:软件企业缴纳增值税的税率为3%,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为15%,以及对软件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实行专项奖励等。以色列风险投资进入中关村以色列风险投资机构INFINITY公司4月1日与海淀园管委会下属北京“中海创业投资有…  相似文献   

18.
张永利 《中关村》2004,(8):44-44
对于公司是什么,资本方和创业者的认识是明显不同的。资本方看重的是在资本市场中企业的价值。企业是“商品”,可以买卖,一旦这个“商品”失去价值,就可以放眼其它的“商品”了。而对创业者来说,企业就是事业,是未来,他们看重的是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渴望企业做大,做成功。企业的成功就是他们人生的成功。资本,对于创业者来说,即爱又恨。  相似文献   

19.
企业要能够从自身价值链的角度来思考CSR工作,在企业创造价值的每一个环节考虑是否符合CSR要求,以最终减少企业运营的风险与企业危机  相似文献   

20.
段震文  曾颖 《中关村》2004,(3):18-19
《财富》杂志(中文版)第59期(2003年11月)将北大维信评为“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即所谓的“卓越雇主”。据《财富》中文版执行总编所蜕,“卓越雇主”排行榜一经推出就成为全球企业争相追逐的“雇主品牌”,所以,其“含金量”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我为北大维信能率先进入10大“卓越雇主”排名而由衷高兴。首先是为公司的全体同仁高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