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建辉 《经济》2007,(1):24-28
2006年12月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往年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在"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中,"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被放在2007年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会议着重指出,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经济》2007,(2):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必须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在“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中,“国际收支平衡“第一次被置于经济工作的首要地位,表明我们对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特定发展阶段的认识水平已提升至新的层次,更加重视驾驭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结构变动趋向.……  相似文献   

3.
《经济》2007,(1):8-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必须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在"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中,"国际收支平衡"第一次被置于经济工作的首要地位,表明我们对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特定发展阶段的认识水平已提升至新的层次,更加重视驾驭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结构变动趋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国际收支入手,探讨境外旅游经济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顾国达  李丹玉 《技术经济》2007,26(11):17-22,6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这种结构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和谐。本文通过拓展的国际收支约束下经济增长模型(BPCG),实证分析了1982-2005年间我国长期理论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并明确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策着力点。要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必要积极扩大内需、并优化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6.
毛红燕 《经济论坛》2006,(16):32-34
2006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居世界第一位。根据国际经济学理论,国际收支出现长期、持续地顺差或逆差,会给国内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即可认为一国出现外部经济失衡。我国连续15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了巨额外汇储备,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凸显。从根本上说,外部经济失衡是由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引起的,反过来这种外部经济失衡又会加剧国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不平衡问题。一、外部经济失衡的内在原因1.产业部门发展的失调。上世纪80年代的一轮经济增长表现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轻工业品的迅速增加,90年代的提速主要表现为通…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国际收支入手,探讨境外旅游经济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和探讨国际收支对于制定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对外贸易和外交政策、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促进国家间经济交流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中国国际收支的现状、中国国际收支存在的问题、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改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对策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国际收支。  相似文献   

9.
从当前经济形势看经济增长的几个重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06年以后,经济增长水平较高,而且有加速迹象;国内需求旺盛,投资增速加快,消费更加活跃;外贸顺差持续扩大,外部净需求增加。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约束。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是稳定投资的增长。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是稳定投资增长的重要条件。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继续发展,成为我国宏观经济中的突出问题。需要考虑构建国际收支不平衡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0.
金三林 《经济纵横》2007,(12):19-24
2007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也存在着投资和消费增长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失衡等深层次问题.资源和要素价格低估是经济增长失衡的直接原因,但根源还在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转变滞后.2008年,我国政府将遵循"控制总量、稳定物价、调整结构、促进平衡"的思路,继续深化改革,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1.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8):F0003-F0003
今年的货币政策会有何变化?3月13日下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二届全圈人大一次会议的主题为“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的记者会上多次暗示收紧货币政策。他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是为保持低通胀、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这四个目标服务的,  相似文献   

12.
《经济视角》2009,(3):7-13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百姓关注,世界瞩目。 在3月5日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较大篇幅对今年政府工作做出部署。经济增长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物价涨幅、国际收支这四大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以及财政和货币两大宏观调控政策,是折射经济走势最重要的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也出现了外部国际收支失衡的现象.文章根据1980-2008年间中国与他国相关数据,采用瑟尔沃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国际收支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总体上并没有受到国际收支的约束.据此,文章提出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黎开颜  陈飞翔  刘佳 《经济问题》2007,339(11):10-14
在构建一个双顺差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的效应,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积极影响取决于条件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双顺差之间已经形成高度的相关性,双顺差的结构反映出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的潜在问题,同时,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顺差之间已经开始出现相互强化的关系,降低国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消极作用日趋明显,将会严重地增加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  相似文献   

15.
宏观调控是指为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而由国家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所实施的总体管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对于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收支状况是国内经济运行在对外经济上的反映。FDI除了能够从资本形成、技术扩散和促进竞争等角度刺激一国经济增长外,还对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影响。本文综合分析了FDI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与金融项目、经常项目和国际收支的整体平衡的影响,并采用矢量误差校正模型(VEC模型),研究了它们之间长期动态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般而言,各国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有4个,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中前三个是对内部的经济目标,国际收支均衡是对外部的目标。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会对本国的宏观和微观经济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国际经济学家非常关注国际收支平衡机制,并且提出了种种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理论和学说。本文对国际收支平衡及其调节的代表性理论进行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8.
<正>1、有利于增加出口,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并轨下调,国家放弃原来高估的人民币官方汇率,以自发形成的市场汇率作为依据,实行汇率单一化,相对贬值50%左右.一方面使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下降,增强了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后,以人民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相对提高,进口成本上升,从而抑制旺盛的进口需求,减少国际贸易逆差,缓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上探讨国际收支失衡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3SLS和系统GMM方法,结合中国1982-2011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通过宏观经济稳定性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国际收支失衡与经济增长质量负相关,其中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加剧了经济增长波动性,资本项目收支失衡是形成通货膨胀波动的重要因素,而且经济增长波动性也加剧了通货膨胀波动,因此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有利于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原因及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乾  孙诚 《经济与管理》2012,(2):16-18,23
近年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内外失衡的问题。内部失衡以高储蓄、高投资和低消费为主要特征,储蓄和投资出现失衡,投资和消费关系不协调,外部失衡表现为国际收支"双顺差"。中国内外失衡既有财税分配体制与汇率政策等制度原因,又有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等经济结构原因。为此,必须加强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公共支出政策,增强汇率弹性和本外币政策的相互协调,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