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张家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良好的交通网络等优势,存在核心景区过度开发等劣势,面临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机遇和张家界旅游产业开发无有效的整体规划、外来文化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冲击等挑战.提出恢复景区建筑物的原始风貌,增加民俗风情,使游客获得更生动民俗文化体验式旅游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民俗文化旅游就是根据本地域民族的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而设置的旨在引导旅游者对民族文化进行审美观光的旅游市场和旅游活动。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17个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奇风异俗古朴自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交通不便使得贵州民俗文化保持了多样性,原生性,稀缺性等特点,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本文将通过对贵州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的优势和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家界旅游开发的特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主要来自自身旅游资源的特色,而这种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张家界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秀,人文景观独特,是块旅游宝地.但在民俗风情旅游开发上存在问题:一是民俗文化生存语境受到强势文化的侵蚀,失去特色;二是民俗文化成为单纯的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要大力开发张家界特色旅游业,须健全法制,保护民俗文化环境;建立特色景点,确保文化原生性,促使其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广西民族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传承的关系,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措施.指出,原生态民俗文化是一笔巨大的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同时,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抢救、挖掘、整理、传承的制度,保证其持久延续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民俗文化是与民族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是民族特征和个性内涵的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体现.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更应关注边疆少数民族民俗保护状况,了解它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6.
民族旅游的兴起,加速了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变迁。本文以云南泸沽湖的摩梭文化为例,对民族旅游的介入引起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背景分析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侗、苗、瑶、壮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域,各种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是浓郁的民俗文化与风情积淀宝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通过多种有效载体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侗乡民俗风情,侗族歌舞文  相似文献   

8.
李南南 《魅力中国》2013,(20):96-96
摘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的原因,探讨了在尽可能少地破坏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旅游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并提出了政府、媒体应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辽宁一直是北方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今已成为辽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辽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必要性、开发优势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开发辽宁民俗文化资源的思路策略,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穿青人属于我国尚未识别的少数民族之一,但有着十分久远的文化历史,五显文化就是穿青人最能体现其民族特征的思想文化,他们供奉着的五显神是联系整个族群的纽带,是民族思想和民族情感的精神内核。它体现在穿青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民族风貌。穿青人的五显文化作为我国民俗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应挖掘五显文化,尤其是穿青傩戏的艺术价值,并开发其旅游价值,将其转化为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传播特色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云南少数民族由于其原始崇拜、风俗习惯、禁忌和宗教信仰等原因,客观上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看,云南少数民族遵循了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因而其生态行为是道德的.同时,这些行为又为今天云南省的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玉平  王文艺 《特区经济》2008,228(1):190-191
"民俗村"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景观,它将异地民俗文化集中于一地进行展示或表演。"深圳民俗文化村"是民俗村的典型。民俗村的建筑和歌舞从全国各地迁移至此,这种文化的空间位移,对文化的移出地和移入地无疑产生了很大影响,民俗文化本身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异。它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民俗的输出民族来说,文化村中的民俗脱离了其原生的文化背景,变成了一种被截取的文化元素,同时也变成了该民族的象征符号。这种由民俗村所带来的文化变异和文化迁移及其所引起的一系文化现象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兰州城市民俗旅游走向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可从黄河民俗文化旅游、金城关"丝绸之路"民俗文化旅游、浓郁地方风情的民俗旅游、城市时尚风情旅游,民俗博物馆旅游等方面入手,创新兰州城市民俗旅游品牌,发展兰州特色民俗旅游,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为兰州民俗旅游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龙胜侗族民间歌舞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起了变化,他们受到的一个是现代化的影响,另一个是旅游造成的影响。我们不仅要看到侗族歌舞的闪光处,还要提升其闪光处,促进侗族文化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文芬 《改革与开放》2011,(12):190+192
我国壮族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壮族民间舞蹈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在长期的民族民俗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它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生活的反映。通过对壮族舞蹈的研究,可以认识它的社会形态、民族特点,加强民族文化的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俗旅游审美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以参观了解或参与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民俗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其特征具有民间性、地域性、民族性和融合性,中国民俗旅游产生与发展是其具备社会审美功能、艺术审美功能、饮食审美功能和区域审美功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与开发——以三峡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亚章 《改革与战略》2009,25(5):150-152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现象,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在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峡地区饮食文化资源类型齐全、知名度和文化品味高、富有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深入开发三峡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史剑侠  苍瑶 《科技和产业》2023,23(10):126-130
民俗旅游是实现贵州旅游产业化的重要途径。贵州民俗旅游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为内卷化、同质化、合规化、乡村振兴与防返贫衔接机制不健全等。民俗旅游发展的瓶颈破解,需在贵州民俗旅游的特定场域内,对民俗旅游场域关系进行分析与结构论证,同时以实体路径、规范路径和归责路径作为瓶颈破解的实现路径,以此来促进贵州民俗旅游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文化内涵的深度发掘、景观环境的创造设计、家园梦幻的情境设置、娱乐项目的产品研发、动漫影视的创新创意、旅游商品的基地建设、网络宣传的策划推动,可快速形成集聚化、规模化、衍生发展和扩散力强大的民族旅游文化创意经济产业体系,推动产生千亿元的社会、文化、经济综合产业效应,最终实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及其优秀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和创新保护目标,并获得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提升转换和民族文化旅游创新繁荣的永续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