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现阶段仍存在十大问题,亟需解决:(一)、粮食储备调节的局限性(二)粮食储备的吞吐机制不灵活,宏观调控效率低(三)粮食储备的基本目标不够明确或出现目标错位(四)粮食储备主体多元化,调节决策分散(五)粮食储备制度与收购制度存在政策性矛盾(六)粮食储备布局不尽合理,难以实现规模储存效益(七)轮换经营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储备粮的安全储存(八)粮食内外贸体制分离,制约了储备粮调控效率和经营效益(九)粮食储备吞吐时机不当,价格不合理(十)国家粮食储备规模过大随着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粮食储备作为粮食流通最…  相似文献   

2.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粮食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几年我国粮食生产虽然连年增产,但粮食问题并没有真正过关。在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搞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关键。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抓住宏观经济环境趋好、全国粮食市场比较稳定的有利时机,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一个"统一购价(即粮食收购计划内外价格并轨)、放开收购,农商结合、竞价销售,风险保护、定向补贴,适度竞争、有序流通"的新型的粮食流通体制正在上海形成。上海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思路突出一个"活"  相似文献   

3.
农商结合搞活现行的粮食流通朱铭在我国目前的粮食流通体制下,市场对粮食的流通并未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其结果是政府不满意,农民不满意,经营者不满意,消费者也不满意。虽然近年来,粮食定购价格已接近或等于市场价格格,但与市场供求状况相适应的价格机制并未形成,...  相似文献   

4.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今年部署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直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今年中央确定的经济工作目标的实现。我们要按照中央部署,结合江苏实际,全面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一、粮食流通体制非改不可。不改不行,刻不容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粮食流通体制暴露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粮食市场体系不健全,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国有粮食企业仍然没有摆脱"大锅饭"的传统模式,政企不分,冗员过多,挂帐扩大。到去年年底,我省粮食企业政策性亏损挂帐近28亿元,而且今年1-5月份仍大幅度增  相似文献   

5.
一、1994年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1994年粮食购销政策出台的出发点 1994年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针对1993年粮食经营和价格放开后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稳定粮食市场和安定大局。1993年,按照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粮食流通实行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价格、经营全部放开。到1993年上半年,全国已有95%的地区粮价放开、经营放开,这项改革不到一年就到位。由于放开的步子太快,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购销体制研究不够,思想准备不足,认识上有误差,忽视了粮食价格放开所需要的条件,因而改革措施不配套,政策不落实,造成1993年底  相似文献   

6.
建立中国新型粮食流通体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向 根据国情,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因为中国推行的是调控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对粮食经济采取间接指导的方针,即实行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一方面主要利用经济手段——国家储备粮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调节供求和价格),使市场价格接近国家制定的目标价格;另一方面让市场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形成价格,以指导粮食的生产者、加工者和经营者(包括贸易商和进出口商)的经营活动。当市场粮食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国家统制、低价强购、自给自足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征。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粮食体制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改革的目标取向。不解决这一问题,改革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取...  相似文献   

8.
对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粮食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传统的粮食流通形式形成的散、乱、差局面及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粮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日渐凸现,特别是形成的粮食生产流通产销失调、衔接不畅等问题,给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国家粮食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只有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建立起现代的粮食物流体系,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需要,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国家粮食储备局研究员丁声俊撰文指出,少数同志认为当前正在进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向计划经济体制倒退,这一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以防止市场可能出现“失灵”。粮食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国家必须控制一级粮食市场,掌握足够的粮源。这次粮食流通的宏观调控,还着意促进粮食流通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如在国家控制粮食直接收购市场的同时,放开搞活粮食零售市场;在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支持粮食零售多渠道经营;在完善政府调控的同时,又以市场为主形成粮食价格…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市场供应相对充裕,储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粮食企业的经营仍然受计划的制约,特别是国家定购粮仍属于指令性计划,一定要按国家定价确保完成。去年以来,因购销价格倒挂,销量的减少,定购粮食经营亏损急剧增加。全国粮食自1990~1996年平均每年有170亿的亏损发生,政策性粮食的经营已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面对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呈现出来的先天不足和越来越不适应,改革成为当务之急。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针、目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粮食体系要转到市场体系上来,粮食…  相似文献   

11.
理顺粮食流通体制的关键肖俊彦目前粮食流通体制的弊端较多,其基本问题是生产者价格相对偏低,消费者价格偏高,政府所耗费的人财物力日益增高不下,而市场波动频率加快。这一问题涉及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要彻底解决,不仅粮食流通体制内部矛盾的理顺需要创造条件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虽然国家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但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多年来形成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确实到了势在必行、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3.
价格因素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价格因素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蒋乃华一、我国粮食生产中价格作用的简单回顾探讨我国粮食生产的价格反应特征必须从中国粮食流通的体制环境入手分析,因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与政策为我国粮食生产、加工、储备、流通和消费这一整个运行过程规定...  相似文献   

14.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协调难度大,要想通过改革一下子解决粮食流通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选准改革的突破口,抓关键环节,才能推动整个改革的深入进行。从国家启动粮改的目的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扭转国有粮食企业大量亏损的局面,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正如朱基总理指出:“现在的问题是粮食企业的亏损在银行挂账严重,国家付出的代价太大,不堪重负。粮食流通体制非改不可,不改不行,刻不容缓。”客观上讲,造成国有粮食企业大量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但是,粮食购销体制…  相似文献   

15.
一、市场化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不断改革和探索。先后推出了粮食风险基金和粮食保护价制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两线运行”机制,“四分开一并轨”、“四分开一完善”以及“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等措施,目前又实施“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政策。不难看出,粮食流通由政府控制逐渐向市场化过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渐接近总目标: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购销和价格形成的作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国家粮…  相似文献   

16.
一、旧的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弊病和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形成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是行政性的自上而下的分配调拨体制,存在着以下几点主要弊病:(1) 旧的农产品流通体制适应产品经济的需要,不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2) 因为农产品实行的是统派购和计划供应政策,没有也不可能形成农产品商品市场体系。(3) 国家对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主要或完全是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性的计划指令来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和财务体制改革的深入,基层粮食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基层粮食企业亏损骤增,经济效益滑坡,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衡阳市的实际情况,谈些个人肤浅的看法。一、影响基层粮食企业经营效益的诸因素据调查分析,影响当前基层粮食企业经营效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粮食的市场流通性。随着1992年粮食市场的开放,粮食作为商品的本来面目逐步得到恢复。既然粮食以商品的形态出现在市场上,那么,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粮食必然会呈"波浪"状在市场流通,即粮食丰收年份,市场粮食多时,价格下跌;因灾减产年份,市场粮食少时,价格就会上涨。2、工农产品比价、农产品内部比价不合理。近几年来,国家为稳定粮食市场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尤其是去年国务  相似文献   

18.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长期以来,我国对棉花实行由政府统一定价,供销社垄断经营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棉花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现行棉花购销体制及价格管理机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建立新的信贷管理体制势在必行。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必将对农发行的经营和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如何建立农发行棉花信贷管理体制,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目前棉花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一)目前棉花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一是棉花购销价格机制不活,不能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从生产环节来看,价格不反映生产成本,不利于调节棉花生产,造成产需脱节,供过于求;从销售环节来看,购销价格倒挂,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棉花价格弹性小,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脱轨,造成进口棉的大量涌入,对国内市场形成很大冲击。二是棉花收购资金的敞口供应方式不利于农发行监管,造成收购资金大量流失,不能正常周转使用,给收购资金供应造成了很大困难。加大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压力,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三是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调节过渡的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粮食流通体制所面临的现状是: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主体不健全、市场法规不配套、政府功能不适应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理性地分析和对待。要解决这些问题单纯依靠市场竞争与价格的作用很难完成,应既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自身发展规律,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又强化政府功能,规范政府行为,控制、调节经济体制转换秩序来实现。以尽可能降低体制转换成本,顺利完成从计划分配向市场化的转换。随着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和加入WTO,我国的粮食流通将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0.
流通市场化的粮食运输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运输是粮食流通的重要环节,是粮食流通市场化的重要保证。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条件下,粮食运输凸显出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如何提高粮食运输水平,提高运输效益,对促进粮食流通市场化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趋向(一)定购制度弱化,保护价的品种和范围缩小80年代以前,我国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国家通过定购粮食保证基本粮源。80年代以后随着粮食定购价格的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提高,粮食市场由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粮食定购属于低价收购制度,造成国有粮食企业巨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