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而新知识掌握者———人力资本是这个时代的主角。我国有 12亿多人口 ,9亿在农村。开发农村人力资本 ,对于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 ,进而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探究深层原因 ,为开发利用好农村人力资本 ,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一、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是通过花费一定资源而投资于人自身的、最终体现为凝结于人自身的一定技能、体能、知识和认识水平的总和 ,它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劳动者由于先天因素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
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富田 《农村经济》2002,(11):10-11
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 ,但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异常薄弱 ,这不仅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而且也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所以 ,从战略上讲 ,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农民素质 ,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舒尔茨 (T W Schuhz)认为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 ,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乾的知识、技能和体力 (健康状况 )所构成的资本 ,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如果仅从数量上来看 ,中国农村的人力资本似乎是很丰富的 ,因为我国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3.
东中西部地区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行为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区分广义人力资本投资与狭义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上,根据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具有的双重性,证明了可以采用消费函数来分析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分析表明,农户在狭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理性。东部与西部地区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一致性高于东部与中部地区。本文分析的政策含义是,为保证对农户收入有决定性意义的狭义人力资本投资,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管理体制和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减少农民非生产性支出负担,降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黛 《南方农村》2004,(5):53-55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主要通过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和人口迁移而获得,对教育的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以西奥多·舒尔茨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表明,二战以来,人力资本投资既是发达国家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又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对我国农村的发展也是适用的。本文将从教育培训这一角度来探讨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应该说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的来看,农村人力资…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和就业迁移等形式的投资所形成的凝结在人体之中的知识、能力和健康等价值,这些价值能够给社会群体带来经济价值,同时也能够给个人带来未来收益。人力资本的概念说明了人们在教育和培训等方面进行自我投资的事实,通过提高终生收入而增  相似文献   

6.
王勇 《农村经济》2005,(12):120-123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力资本存量低,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人们健康状况和平均寿命是各种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载体,人们平均寿命的高低对决定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对这些人力资本存量的价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卫生保健的投资,能使个人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与寿命的提高,使劳动者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人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充沛的精力、体力从事各种劳动,减少了由于生病而造成的工时损失,增加社会财富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智力是指人的脑力或智慧力,即人获得知识和运用这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劳动力的人,必需具备能够进行这种劳动的智能,即具备相应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因此,只有进行智力开发,进行智力投资,才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所谓智力开发,就是指培养和发展人的智能的社会经济活动和过程;所谓智力投资,就是指用于培养和发展人的智能的费用。四川省合川县1986年用于教育的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1985年的40.2%,提高到46.4%。此外,还在县农业事业费中,安排有专款培训经费。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区、乡干部和农业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以及各种生产能手和广大的农民群众达15万人次。这些都是智力投资的有效措施,对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发  相似文献   

8.
现代发展经济学日益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国内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其未来趋势也表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状况存在十分紧密的关联。我国目前主要由于教育投资不足,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状况难以支撑农村经济现代化进程,因此既要调动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方面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也要加强以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的农村教育结构体系改革,并为增强劳动者扩大人力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创设适宜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其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的劳动能力,就是人力资本。大量的经济学研究表明,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仅仅是其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0.
政府职能的“缺位”和“越位”、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是造成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收益不对称和投资供给非均衡的主要原因。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取向应是转变思想观念;重塑政府职能;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农业经济问题研究中发现 ,农业产量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不仅仅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物质资本存量的增加 ,而是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从现代经济角度来说 ,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物质资本是体现于物质产品上的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采取多种措施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 ,就是通过培育农村人力资本 ,发挥这一潜在优势。事实也证明 ,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村现代化是以人力资本为支撑的。没有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 ,没有农业剩余劳动…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是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经济问题,为此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倾向和人力资本水平,对促进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重要作用。在影响机制上,财政支农支出可以通过提高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化水平,进而影响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家庭农业收入增长和非农化水平提高是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机制。过去各年度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均存在正向影响,并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产生长期影响。在异质性分析上,相比教育水平高的农村家庭,财政支农支出将更有利于促进教育水平低的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可见,提高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农支出力度,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方面的政策倾斜,对促进农村长期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文化、健康等,其特点是无法随产品的出卖一同转移。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叫作人力投资,其中教育最为重要,人力投资的收益应为产权。目前,煤矿企业员工的薪资由基本薪资和可变薪资构成,后者根据绩效、奖惩来确定。然而,煤矿企业的绩效考评不完善、不明确、不科学、不公平,一些岗位的工作不能及时反映到绩效中,薪资管理的范畴过于局限。为了改变这些状况,根据人力资本的理念,提出了煤矿企业改善员工薪资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其身上的凝结。一直以来,供电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但与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电网公司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外,还必须高度加强人力资本管理,促进供电企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关键,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者,加快对农村智力建设的开发程度,是事关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科技向农业生产力转化,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求我们高度关注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问题,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加大农村教育的总量,内外结合,政府统筹。外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开发模式;内部充分发挥农村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同时改革农民培训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才的挖掘、培养和发挥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政府职能的"缺位"和"越位"、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体制性降碍是造成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收益不对称和投资供给非均衡的主要原因.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取向应是转变思想观念;重塑政府职能;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7.
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增加农民收入要求提高农民素质。素质是指一个劳动者能完成某种工作和履行某项职能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农民素质,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与身体状况。资料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成正相关关系。正如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说: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的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长。只有搭建起农民终身教育体系,从体制和机构的结合上,制定并完善与科教兴农战略相适应的法规政策体系,只有劳动人民知识化。才能促进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收入和支出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理论和经验表明,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农户收入和支出角度研究了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收入和支出的影响。模型估计结果显示,贫困地区农户明显从基础设施投资中获益。研究还同时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的影响往往因农户的人力资本状况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改善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状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消费结构可以从多个角度划分,根据满足消费需要的层次分类,可以将消费划分为生存资料的消费、享受资料的消费和发展资料的消费,一般而言,生存资料的消费是为了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所支出的生活费用,是劳动者为了恢复体力和智力的支出,也即基本需求支出。享受资料的消费是满足人们舒适、快乐和安逸的需要的支出,发展资料的消费是指人们为了发展体力和智力的支出,享受性的支出和发展性的支出可以统称为非基本需求支出,生存的需要是一种低层次的需要,而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则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因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们总的消费支出中,生存性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低,需求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生存性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低,需求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现实生活中,对生存资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严格的划分是不可能的,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习惯而言,消费资料的属性是不同的,但当前主样划分并分析基本需求消费和非基本需求消费结构仍然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测算了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工资的教育回报率仅为2.3%,明显偏低;拥有技能的劳动者比没有技能的高出21%,促增收效果较为明显;教育的作用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其更愿意且有更多机会接受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农民工工资决定中教育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技能是决定工资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