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裴桐  陕永杰 《科技和产业》2022,22(10):400-404
为了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以运城市为研究区,运用ArcGIS软件对运城市1980、1990、2000、2010年4个时相3个阶段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变化频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0年运城市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加最多,其中盐湖区和河津市以及道路沿线的变化特征较明显,耕地变为建设用地面积占比较大,水域面积一直在减少,多为水域变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可以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为宏观管理提供依据。本文以朝阳市双塔区和龙城区为研究区,选用2014—2021年的5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ENVI软件分析双塔区和龙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其间采用监督分类法将朝阳市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五大类,通过对比各期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变化,综合评价朝阳市土地利用转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准确掌握该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十分重要。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固原市为例,基于2016年固原市Landsat-8 OLI影像,结合固原市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与分析。使用原始波段组合、主成分分量组合、衍生波段组合三种不同的波段组合提取研究区的地类信息,并对面积进行精度验证,以确定最佳波段组合方式。结果表明:三种方式均能较好反映固原市土地利用情况,提取后的固原市各地类总面积百分比差均在3%以内,其中衍生波段组合精度最高,误差百分比为0.15%,是最佳组合方案。针对不同地类,衍生波段组合对林地、耕地、草地的提取效果最好;主成分分量组合对城镇及工矿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的提取效果最好;原始波段组合对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提取效果最好。以上结论可为其他情况相似区域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提取长时序的地表覆盖数据,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文章选取神农架地区1997年、2007年、2019年3期遥感影像,结合社会统计资料,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从经济、人口、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6.
1949年以来,北京的城市化管理与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特色.本文使用ENVI软件对2009年、2013年、2017年的北京遥感影像图进行处理,同时采用ArcMap来进行辅助制图,进行土地产出量的分析制图.通过分析分类结果可知,北京市最近十年来耕地逐年减少,建筑用地却在逐年增加;同时,水域面积逐...  相似文献   

7.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对新农村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又是基于土地的转变,因此文章以灌溪镇为例,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土地利用模式的调整来适应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进而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提出适合灌溪镇这样一个典型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2004年2期TM遥感图像,对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体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变化都较大,说明人类影响较大;(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表明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各旗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山地、丘陵分布广泛的旗县增值程度要高于以平原分布为主的旗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肇庆市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为实例,分析了两规之间的联系、区别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2004年2期TM遥感图像,对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体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变化都较大,说明人类影响较大;(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表明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各旗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山地、丘陵分布广泛的旗县增值程度要高于以平原分布为主的旗县.  相似文献   

11.
无人机遥感是土地资源领域新兴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的遥感相比,具有成本低、分辨率高、时效性高等优点,这些优点使无人机遥感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领域。文章首先对无人机遥感平台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无人机遥感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无人机遥感在基础测绘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面应用广泛,最后对无人机遥感在土地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绿洲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研究对于揭示其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内部机制、基本过程以及优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借用主成分法,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对新疆典型绿洲城市奎屯市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最终得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中的经济技术因子、政策制度因子是奎屯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和影响着研究区域的土地质量、土地利用数量、土地利用结构及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土地研究领域的贡献越显得突出,本文就以资阳区为例,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合成、校正、波段的选择、图像的增强、区域裁剪等步骤确定准确的研究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对资阳区的遥感图像进行分类,希望此分类能为该区的土地利用给予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模型和障碍诊断模型对广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评价及诊断,得到2008年影响广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有用地与投入增长弹性系数、单位建设用地产出增长率、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污水处理率六项指标,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广州市城市土地协调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甘肃省土地利用状况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文章以甘肃省土地利用状况为例,运用耦合度模型测算甘肃省2010~2014年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发展程度,并分析其耦合发展类型,研究表明:1.甘肃省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环境呈现同步上升变化趋势;2.甘肃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耦合关系,2014年属于良好的耦合类型,说明全省土地利用结构大幅度改革和调整,生态环境转好。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资产价值估算是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方面。本文以苏州市土地资源资产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2020年中的5年土地利用的遥感影像等数据,对苏州市土地资源资产进行了价值估算并分析了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发现:(1) 2010—2020年,苏州市土地资源的综合价值中生态价值居第一位,生态价值中又以草地生态价值最高,林地生态价值次之。土地资源的社会价值是从价值量的角度对其潜在价值的体现。(2)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基于土地利用分类的经济价值关于时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梯田、枣林和草地为研究对象,本文对其0~60 cm土壤剖面含水量和温度进行连续监测,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热变异复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梯田0~60 cm各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坡耕地、枣林和草地,且梯田各层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和标准差均为最小;梯田能够保持各土层温度的稳定性,尤其是浅层;随着土层加深,各土地类型土壤水分和温度差异性减弱。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柴油车排放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降低柴油车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实现对柴油车尾气排放的高效管理,本文以长春市为例,分析了柴油车遥感监测位点在实际布局过程中所要考虑的监测对象、监测对象源头、监测对象运行轨迹以及监测对象目的地,并结合监测对象目的地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一些城市用地模式粗犷,城镇等级体系和规模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与落脚点。以山地城市宜昌市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土地集约利用空间评价模型。通过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安全格局构建、经济性建设用地识别等空间与网络分析技术,评价识别城市发展优先利用的建设用地。最后,依据城镇和经济发展趋势,构建不同的土地利用情景,提出人口与用地规模建议,从空间上构建与生态安全相适应的城镇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赵威  薛领 《开发研究》2022,(5):58-71+3
区域开发策略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有深远影响,但是忽略了不同性质的开发策略对农业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评估。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基础的“双评价”,过于强调自然资源本底,忽略了集聚经济在国土空间演化过程中的根本驱动作用,势必影响农业土地开发和利用的精准性和科学性。针对这两个“忽略”,构建了一个区域开发策略对农业空间格局动态影响的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确立农业土地利用格局演化模型的驱动要素、模拟参数和策略情景。模拟并分析云南省国土空间演化路径在均衡性空间中性(历史延续、生态优先、农业优先、城镇优先)与非均衡性空间倾斜(滇中城市群发展、轴带开放辐射)开发策略下的差异,将不同开发策略的农业土地利用模拟结果与“双评价”中农业生产适宜性进行对照,评估不同策略影响下的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农业优先的土地开发策略相较其他的策略更加体现国土空间的整体优化格局。从模拟结果看,此策略下农业土地利用连片化程度更高,更有利于发挥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同时,其结果与农业生产适宜性的土地分布匹配程度最高,更能够实现农业用地资源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