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文章借鉴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在分析财政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我国现行区域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区域经济不协调的问题。区域经济的不协调有着合理性的一面,总体而言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的经济不协调发展将会限制国民经济的全面、稳定、快速发展,因此,国家的有效调控尤为重要。财政是国家实现调控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财政政策的选择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变异系数对1978年以来我国区域差距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区域差距经历了先缩小(1978-1990)、后扩大(1991-2003)、再缩小(2004-2010)三个阶段,但区域差距的整体状况仍不容乐观.财政政策可以在调控区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目前各项财政政策调控区域差距的效果并不显著,有些政策的实施甚至起到了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因此,完善区域调控中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然而地区差距却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因此,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五个统筹"的原则,把财政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区域经济发展上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本文主要分析财政政策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和发达国家的财政政策的经验,并提出我国区域经济开发中的财政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7.
薛超 《上海改革》1991,(5):41-42
南京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特有的好形式。  相似文献   

8.
9.
后劲问题关系福建的持续发展,财政政策应从国民经济的宏观全局出发,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福建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区域财政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本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为了推动不同区域的经济的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逐步转向相对平衡,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制定并实施一定的区域经济政策.在这些区域经济政策中,其中政府财政政策是其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区域财政政策的主要功能是纠正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与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抑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无限扩大,实现不同区域间的公平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1.
罗书嵘 《科技和产业》2011,11(6):120-121
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日益提高,外部经济的冲击加剧了国内外经济均衡的矛盾,不确定的外部影响因素越来越多,财政当局难以及时掌控这些因素的变化,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明显降低,处于一种趋于减弱的状态。从短期看,财政政策是有效的,但长期来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越来越小甚至呈中性特质。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恶劣,西藏经济比较落后,中央对西藏的发展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尤其是1994年以来,利用倾斜财税政策的调节导向作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培育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推动了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丈以欧盟为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高福利支出对财政政策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日益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中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文章选择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MU)中5个代表性国家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对其进行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国家财政政策绩效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利支出较高的德国、法国、荷兰3国的财政政策失效,福利支出较低的西班牙、比利时两国的财政政策有效。文章认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税收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不断加剧,而福利刚性的存在导致福利史出过高的国家在税收竞争中处于劣势, 从而造成国家财政政策失效、经济利益受损。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桐城市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安徽省经济运行考核中,桐城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前五名,其中2000年综合考核位居第4位,动态考核位居第2位。2001年,桐城的财政收入实现2.5亿元,居全省第8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第3位。人均财政支出、二产占GDP比重、财政收入占GDP比例、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规模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进入全省前列。回顾桐城市经济的发展历程,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全市…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ountries implementing a fiscal policy in a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framework. The study of the fiscal multipliers shows that a fiscal expansion in the home country increases domestic output and diminishes foreign output in the short run. Profit redistribution to households constitutes the main channel of transmission. Both influence of the proportion of domestic firms owned by domestic households and the effect of the mark-up on the transmission of government policies are analysed. In the long run there is no interaction between countries since profits are zero. The welfare analysis reveals the possibility of positive externalities across countrie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lternative taxation principles shows that the main results can be altered by the taxation scheme.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中央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决定,明确主体功能区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政策,《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现主体功能区定位要调整完善财政政策,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完善中央和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增加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政策作为影响最为深远、效果最为直接的宏观调控工具,如何发挥其在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作用,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天津市实际情况和特点,明确了天津市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总体思路、政策机制以及配套设计,并提出推动天津市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政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的不均衡日益扩大,这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该积极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调整,文章主要阐述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完善税收政策以消除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调整投资政策以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引资能力,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红星  滕跃 《乡镇经济》2011,(4):54-56,69
随着主体资源的不断减少,资源枯竭型城市必然面临转型的路径选择。在转型的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受到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的困扰,需要用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构建公共政策支持系统,破解城市在转型中的困境,财政政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坚 《新疆财经》2007,(5):63-67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当前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出发,分析了国外鼓励节能减排所采取的税收政策及对我国的借鉴,最后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