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庭辉 《新金融》2010,(1):45-49
积极审慎推进混业经营,是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需要。浦东稚行金融混业经营,从国家的政策、法律到现有的金融体制、规模、资源、手段、环境都具备了可能性和现实性。浦东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可借鉴美国经验,从金融控股集团开始,通过政府推动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实行纯粹性控股集团的模式。可供选择的方案:一、从银行控股过渡到金融控股;二、以银行为平台,引进战略投资者;三、新设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是道德风险、利益冲突风险、资本重复计算风险、关联交易风险、垄断风险以及风险传染等问题。防范风险首先要完善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其次要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再次要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加强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监管重点是市场准八、资本充足率、内那关联交易及风险集中监管。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主要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我国企业关联交易避税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发现关联交易避税的税制规划、关联交易转让定价避税及关联交易的税收筹划等问题是我国关联交易避税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关联交易避税的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避税的监管、关联交易的审计及风险防范等问题可能会成为我国企业关联交易避税未来研究趋势中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风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莹 《新疆金融》2008,(5):57-59
在外资进入中国金融业的同时,我们也充分看到了综合经营的必然趋势以及综合经营对分散金融风险的重要作用。推进金融综合经营试点,关联交易是金融混业应预防的核心风险。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以混业经营模式之一的金融控股公司为对象,研究其关联交易风险及其控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发展迅速且类型多样,部分集团利用关联交易,杠杆资金快速扩张、野蛮生长,外部负面效应凸显。本文从分业、混业经营的视角,全面梳理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演变,认为金融控股集团具有"太连接不能倒"的系统性风险特征,并提出监管部门应守好监管阵地和法律底线,限制金融控股集团的野蛮发展,从构建监管生态、明确发展边界、建立法律规范、加强行为监管等方面从严管控,防范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5.
谢荻帆 《海南金融》2022,(12):56-64
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关联交易问题是当前保险行业关联交易监管的重点。本文从关联交易的制度演进和中小型保险公司发展现状入手,从事前、事后两个维度探究了关联交易与保险公司风险间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关联交易结构进行聚类的风险监测思路,分析了我国保险业关联交易中大股东借助股权优势操控占用保险资金、无法完全实现“穿透”、内控机制难以充分发挥风险防范作用、数据质量及信息披露存在漏洞、监管模式和手段工具受限等问题,并提出应完善关联交易相关法律法规、重视微观审慎监管有效性、强化关联交易的内控管理机制、优化股东结构、提升股权信息管理水平与关联交易数据采集质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性的金融一体化进程中,金融控股公司是有代表性的金融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产物,也是我国金融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渐进转变的现实选择。然而金融控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风险,如内部关联交易风险、资本重复计算的风险、结构复杂化带来的管理风险等。为此,要尽快研究相关的约束和监管制度,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主要问题及监管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混业趋势下我国金融控股经营模式存在内部关联交易、资本金高估以及监管套利行为等问题,金融风险容易聚集并扩大,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文章对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与控制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立平 《新金融》2008,(3):52-54
在金融一体化进程中,金融控股公司是有代表性的金融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产物,也是我国金融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渐进转变的现实选择.然而金融控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风险,如内部关联交易风险、资本重复计算的风险、结构复杂化带来的管理风险等.为此要尽快研究相关的约束和监管制度,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9.
关联交易和公司治理的长期失控是造成近年来少数保险公司风险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虽然“从严防范、严厉打击”的思想已经非常明确,但如何识别出不当关联交易并予以精准打击仍是现实困境。本文从控制权及其私有收益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保险业不当关联交易问题产生的根源,给出了保险业关联交易问题的逻辑推导及其控制权解释,提出私利行为的抑制疏导是关联交易监管的关键。进一步地,本文分析了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的核心问题——险资运用,总结了险资运用关联交易的特点、危害及其监管的困难所在。基于理论和实践带来的相关启示,本文提出加强关联交易监管相关建议,一方面推动公司治理监管向控制权为中心发展迭代,建立个性化制衡手段,改良独立董事制度,校准关联审查机构定位等;另一方面推动关联交易监管向行为约束为核心转变,建立险资运用导向的监管规则,建立公允审查机制,扩充司法救济的发起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关联交易和公司治理的长期失控是造成近年来少数保险公司风险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虽然“从严防范、严厉打击”的思想已经非常明确,但如何识别出不当关联交易并予以精准打击仍是现实困境。本文从控制权及其私有收益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保险业不当关联交易问题产生的根源,给出了保险业关联交易问题的逻辑推导及其控制权解释,提出私利行为的抑制疏导是关联交易监管的关键。进一步地,本文分析了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的核心问题——险资运用,总结了险资运用关联交易的特点、危害及其监管的困难所在。基于理论和实践带来的相关启示,本文提出加强关联交易监管相关建议,一方面推动公司治理监管向控制权为中心发展迭代,建立个性化制衡手段,改良独立董事制度,校准关联审查机构定位等;另一方面推动关联交易监管向行为约束为核心转变,建立险资运用导向的监管规则,建立公允审查机制,扩充司法救济的发起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保险公司混业经营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应、产生协同效应,有利于保险创新,但易形成垄断,增大经营风险和监管难度。对保险公司混业经营的风险应从健全信息传递机制、构建风险评估机制、设置内部交易防火墙、加强过渡期外部监管等方面构建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相对于分业经营,它具有效率优势,但同时带来了分业经营所没有的风险。因此,金融混业经营下如何控制风险是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哪种金融混业经营模式都需要进行风险控制。就金融混业经营模式来说,我国可行的选择是金融控股公司。为了防范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我国法律应该对金融混业经营主体(金融控股公司及子公司)在主体资格、主体组织、主体行为和主体责任四个方面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3.
齐萌 《浙江金融》2012,(3):69-72
融资融券交易的试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之中。如何有效的控制和防范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是试点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而作为防范风险关键的市场准入监管,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难题,其中标的证券的市场准入监管更是风险防控的关键。通过比较境外的先进经验,找出标的证券市场准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为融资融券交易的试点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总结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历史、指出选择实行混业经营必然性的同时,对次贷危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审慎推进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模式建设、完善金融混业经营及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继续推进金融机构公司化改革、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即时风险控制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关联交易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及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推行,一些银行在增资扩股时吸收了大量的企业资本加入,形成了银企关联的关系,其中个别地方发生了控股企业操纵银行高级管理层并进行恶意关联交易的事件。可以说,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发展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当局的风险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防范关联交易风险,无论对银行本身  相似文献   

16.
面对金融控股公司兴起的趋势,我国必须未雨绸缪,针对其“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的特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监管,既要加强对它的外部监管,又要巩固和完善其自身的内部控制,从而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立体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混业经营兴起,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缺陷日益凸显,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须由结构性分业监管向功能性混业监管逐步迈进。  相似文献   

18.
面对金融控股公司兴起的趋势,我国必须未雨绸缪,针对其"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的特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监管,既要加强对它的外部监管,又要巩固和完善其自身的内部控制,从而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立体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9.
金融混业经营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变会带来金融创新、规模经济、分散风险的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由于金融内部交易而产生的信息不透明从而加大监管难度的问题。而现今的金融监管是难以适应这种金融混业经营的,所以监管当局应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以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20.
由于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机制相对落后,我国仍然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方式。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今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内金融业的经营方式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混业经营也必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此背景下中国未来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建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