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三农”的金融需求,一方面是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不愿介入,另一方面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在市场选择失灵的情况下,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政策扶持、逆向选择、首倡诱导的功能定位,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参与农村,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2.
粮棉购销市场全面放开 ,必将带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粮食购销贷款业务进一步萎缩 ,使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现有职能与服务“三农”的要求明显不相适应。为了研究现阶段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的调整完善 ,本文结合湖北省黄石市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 ,论述了解决“三农”发展问题离不开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和现阶段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调整完善具有必然性的观点 ,提出了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完善的构想。目的是通过探讨在粮棉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下 ,围绕服务“三农”调整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 ,使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其特有功能和作用 ,以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确立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战略目标一是经营目标。"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目标应以政府"十一五"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依托,构建中长期支农规划,使自身发展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前提条件,推动农业政策性金融战略转型,提升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支撑力。  相似文献   

4.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三农"发展的瓶颈,亟待政策性金融来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缺陷.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起步和发育较晚,如何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国际经验可资借鉴,其中,建立立法保障、多渠道筹集稳定的低成本支农资金以及完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是要优先解决的三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明确信贷支农思路,选准突破关键领域,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完善金融服务组织机构,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建议加快完善政策性保险体系,为"三农"发展提供政策性保险服务,不仅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也是农户、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共同期盼.更是实现农村经济金融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相似文献   

6.
一、构建农区金融体系(一)明确政策性金融支农的职能定位政策性金融是国家扶持农业的形式之一,必须发挥其对"三农"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使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国家开发银行要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提  相似文献   

7.
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极为脆弱,改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新形势下政策性金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通过对当前基层农业政策性信贷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求建立有效的农业政策性信贷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以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信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中,政策性银行发挥着支农主力军作用。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保证粮棉收储、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举足轻重。进一步服务"三农"发展,需要农村政策性金融激发更大活力,而深化改革则成为活力之源。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与农业政策性金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是当前困扰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难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文章分析了"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探讨了"黄箱"政策实施的新视角,并提出了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主要障碍之一.笔者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主要源于政策性金融定位不清,体系不够健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研究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定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当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三农”的资金配置、金融服务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矛盾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四平市“三农”金融服务现状的调查,努力探索一条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3.
一个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当是一个既包括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也包括互助合作性金融等多种性质的金融机构,既包括银行业,也包括保险、信托、租赁等多种金融形式,既适应"三农"特点和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金融运行规律的一个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4.
洪凯  魏小燕 《银行家》2011,(7):67-69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方针与政策。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在"三农"领域加大了投入,服务"三农"能力有所增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作为支持"三农"的中坚力量,国家也赋予了其重要使命。中央一号文件就指出"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农发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政策性信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自2004年到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已经14次聚焦"三农"问题,充分体现其重要性。本文主要以哈尔滨市双城区希勤乡农户金融需求为调查对象,结合调查结果,简单探讨了农户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创新和开放步伐,建立适应我国“三农”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是确保持续增加资金投入和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合作性金融为主,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还很不完善,  相似文献   

17.
农村政策性金融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当前我国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意义重大。要从深化政策性金融业务创新,拓展资金渠道和来源,加快建设农业保险体系、政策性金融担保体系,完善政策性金融的财税补偿机制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快推进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高效的金融服务助推江苏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农村,资金投入必不可少。近年来,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江苏金融部门积极发挥金融杠杆的助推作用。但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相比,现行农村金融体制的不完善,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让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增强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创新金融服务,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9.
莫壮才 《海南金融》2008,(12):46-51
笔者考察了日本的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粮食、食品生产及安全,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模式与融资路径、模式等。并就上述问题,联系我国“三农”实际,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做了一番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农业发展银行以政策性业务为主的信贷业务模式已难以适应国家支持“三农”政策和农业发展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建立适应国家政策、适应市场、适应客户的新型信贷业务模式。提升服务“三农”的层次.加快自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