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面对劳动力是买方市场的现状,女性遭受着就业市场上的种种歧视。本文对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就业性别歧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劳动力是买方市场的现状,女性遭受着就业市场上的种种歧视.本文对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就业性别歧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宁 《山西农经》2017,(13):94-94
职场隐形性别歧视,指女性因怀孕生子等生理特征或在家庭中的责任等原因在找工作过程中受到的的就业歧视现象。本文首先阐述了经管类大学生职场隐形性别歧视的发展现状和成因,并结合实地调研、文献分析及个人思考总结出经管类大学生职场隐形性别歧视的相关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州日报》报道,一方面,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就业中的歧视无所不在:性别、身高、相貌、年龄、户籍、地域甚至血型、属相……都成为用人单位拒绝求职者的“正当理由”。据记者对现场25家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显性的性别歧视就有10家,高40%。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近年来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个体因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性别歧视造成了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性别差异;农民工的年龄越大,其就业过程所受的内外部约束也会逐步扩大,最终致使其就业能力下降;通过投资教育和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显著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外出务工年限越长并有非农就业技能的农民工,其就业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特点和原因,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探讨有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在发展性社会政策视角下研究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解决途径和办法,真正的使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有效的实施于市场与企业之中,从而消除市场和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缓解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双重弱势群体的女性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和生活边缘化问题是中国农民工家庭迁徙的重要阻碍。在政府多次强调促进农民工高质量就业、消除就业性别歧视背景下,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女性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上,使用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方法,揭示女性农民工就业质量政策因素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评述目前国内女性农民工就业质量政策因素的研究特点,提出女性农民工就业质量政策因素的理论方法提升空间。旨在丰富女性农民工就业管理领域的研究理论体系,拓展劳动力就业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学科发展,适应新经济形势下对女性农民工高质量就业政策设计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8.
工作场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是长久以来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它的出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浪费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同时也造成了企业内部员工的不稳定,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下面就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做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性别视角下的贫困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了性别在贫困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展开理论论述,并对中国缓贫实践中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虽然我国一直强调男女平等就业,许多用人单位对已招收的男女大学生也是平等支付工资,但在录用和晋升时却有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据《北京女大学生就业供求状况调查》,在被调查的75家企业中有42家用人单位明确表示愿意招收男生,只有3家愿招女生,男女都愿招的企业26家。那么,人才市场为何会出现“好女难嫁”的现象呢?一、导致女大学生择业难的原因1、传统文化偏见的影响。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性别偏见与歧视,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根本原因。尽管法律中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数千年“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  相似文献   

11.
《致富之友》2005,(4):57-57
备受社会关注的12岁男生状告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性别歧视”一案,最终以12岁男生败诉诉而结束。2004年12月26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相似文献   

12.
工作场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场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是长久以来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它的出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浪费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同时也造成了企业内部员工的不稳定,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下面就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做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顾问》2009,(12):52-52
2009年,河北省全面贯彻中央的就业政策,积极推动了重点群体就业,实现了就业的稳定增长,很好地完成了就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就业工作在四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各项工作充分贯彻了“服务”的理念;二是高标准、高投入建设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三是困难企业南援助和补贴、创业带就业两项重点工作成效突出;四是大学生就业工作有创新。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不仅推动了就业市场上信息的充分流通,而且对原有工作岗位形成冲击,正展现出对农民工就业愈发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宽带中国”政策试点,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农民工就业。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农民工就业,“宽带中国”政策试点使农民工就业率提高了1.78%;第二,数字经济对新生代和低技能农民工群体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三,数字经济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机制包括增进就业信息获取和催生新的工作岗位;第四,数字经济提高了农民工就业质量,但这种提高仅仅表现为收入水平的提升,农民工工作强度反而有所增加。本文结论对政府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就业和发展数字经济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涌现。他们“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处于贫困的边缘。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和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定义就业保障政策、介绍就业保护测试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分析就业保障政策对雇主、工会在集体谈判中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就业保障政策对“工资”产生了正面影响,而对就业量的影响方向是不确定的。总体上来看对劳动力市场起到了规范作用。政府可以适当选择对就业量冲击较少的就业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17.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总结了兵团第二师就业再就业情况,分析了就业再就业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恶化了我国就业环境,其中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最为显著。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对外贸易严重受挫,经济的放缓影响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这都与农民非农就业息息相关。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起点,以“推一拉”理论为基础,对经济调整背景下影响农民非农就业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制约农民非农就业的内在原因,进而提出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和保障农民权益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被就业     
一个古怪的词汇——“被就业”,近期成为流行语。它源于一名未找到就业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到人才中心办理档案时,竟然发现自己档案中有一张“就业协议书”,并盖有就业单位的大印,但他根本不知道这个单位。“档案”显示该毕业生已经 “就业”,但实际上并未就业。该毕业生在网上发帖戏称自己是“被就业”了。  相似文献   

2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治穷先治愚,扶贫要扶志”,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一个大道理。然而,近几年来,就业岗位与大学毕业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形势非常严竣。在国际经济危机以及就业市场的洗礼和选择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已经明显地出现细化和分化,导致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为此,进一步加强、关心、关怀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已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迫在眉捷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