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鱼类养殖发病两大高峰期——"大麦黄"和"白露心"。"大麦黄"即每年4、5月份谷雨至立夏时期(春夏之交);"白露节"即每年8、9月份处暑至白露时期(夏秋之交)。随着季节的脚步,我们聊聊白露"劫"那些事。一、描述白露"劫"白露"劫"一般发生在白露节后,因7、8月持续高温、少雨,8月份中下旬白露"劫"就开始浮现。到8月底到9月份,白露"劫"基本大暴发了,华中持续到10月中旬,华南稍晚而华北则稍早结束。  相似文献   

2.
以福建省安溪县茶农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估计样本茶农投资的技术效率,并分析技术效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茶农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时间、茶农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时间的平方项、茶农户主的受教育年限这3个解释变量对于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茶农户主年龄、茶农主栽品种、是否接受过培训、茶农茶叶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茶农家庭拥有的茶园面积、村庄所在地类型虚变量与技术效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茶农家庭拥有的茶园面积的平方项、地区差异则对技术效率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省安溪县茶农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二项Logistic模型对茶农选择茶叶销售渠道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茶农户主特征的年龄对茶农选择渠道的影响不显著;茶农户主是否是村干部对茶农自家开茶叶店有显著影响;茶农是否参加茶业合作组织对茶农选择茶业合作组织影响显著;茶叶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0~25%、26%~50%对茶农自家开茶叶店有显著影响,51%~75%对茶农选择茶叶经销商影响显著;农户到最近茶叶交易市场的距离≤3 km,对茶农选择茶叶经销商和茶叶批发市场这2个渠道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DFID模型为理论基础,引入茶农风险感知,构建茶农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运用福建4个茶叶主产区228份茶农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计资本是影响茶农生计策略选择的核心要素,其中自然资本对其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而茶农风险感知对其生计策略选择有重要影响,其中自然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对其影响最大。生计资本、风险感知以及生计策略等对茶农生计结果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茶农的经营状况(1840~1917)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德臣 《中国农史》2003,22(1):70-78
近代中国茶叶贸易骤兴骤落,茶叶生产与贸易既对茶农带来生计依靠,又造成了无穷的痛苦。为了加深对茶叶贸易史的研究,本文从茶农的经营方式、经营业务、经营规模、经营业绩及利益分配等诸方面深入分析了茶农的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6.
<正>"白露到,塘口管理很重要,渔家难睡整夜觉"。处暑已过,白露来临。渔农们大都清楚:"白露"这个季节是水产品养殖病害的多发季节,防不胜防。原因有三:一是经历了盛夏酷暑和"秋老虎"的闷热天气后,气温渐降,气候转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福建省487户茶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方法考察生产培训对茶农化学要素施用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茶农文化程度、土地质量、茶园病虫害严重程度、茶农是否参加茶叶生产培训等因素对农户的化学要素施用行为产生显著性影响。同时,生产培训与农户茶园化学要素施用行为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生产培训显著降低了农户化学要素施用量,生产培训有助于改善农户的生产行为,尤其是关乎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化学要素施用行为的合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福建省安溪县231份茶农实地调研数据,利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评估和分析了茶农遭受多源扰动影响及其生计资本存量情况,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茶农生计转型的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⑴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的茶农遭受多源扰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且存在生计资本结构不均衡问题,生计指数呈现由多样化的兼业综合型生计策略逐渐向单一的纯农业型生计策略减弱的态势;⑵技能培训、信贷能力、社会联结度、多源扰动影响强度是促进纯农业型茶农生计转型的正向驱动因素,而生产性设备数量、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组织参与、领导潜力和邻里信任度是阻碍其生计转型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出促进纯农业型茶农生计转型的建议:提高技能培训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创新灵活多样的信贷方式,培育和壮大新型茶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健全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白露"季节正值夏秋交替换季之季,气温、水温逐渐下降,鱼类新陈代谢减弱、对病菌、病害抵抗能力变差;加之,这时由于昼夜温差大,水体中各种理化因子也随之发生变化,很容易引起细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病以及暴发流行性鱼病的发生,若管理不当,将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白露"季节高效养殖池塘管理不可忽视一、药物预防、消灭病源1.杀虫灭菌。"白露"前后,要求普遍进行一次水体杀虫灭菌。其方法是:先用  相似文献   

10.
组建专业合作社服务茶农增效益长期以来,岱山县茶叶生产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状态,规模小、信息闭塞,茶农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常常市场一波动就蒙受损失。茶叶生产面积大幅度下降,由1980年初的2383亩下降到1992年的800多亩。为稳定发展茶叶生产,县农林局负责建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建立后积极引导茶农进入市场,拓宽销售门路,为茶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资金及贷款困难,调整产业结构,走集约化经营道路,茶叶产量和产值在1997年、1998年连续2年超历史最高水平,生产茶叶1821担,产值达128万元,茶农收入比未建社前普…  相似文献   

11.
正清明过后,福建茶园满山遍野的茶树吐出新芽,当地茶农迎来一年最繁忙的茶叶采摘加工季节。近年来,当地茶农大力发展茶产业,茶叶生产已成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图为福建龙岩茶农在当地一处茶山采茶。  相似文献   

12.
<正>鱼类网箱养殖进入秋、冬季,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预计病害发生情况总体趋好,但仍不能放松预防工作,特别是在白露节气前后,昼夜温差较大,为常说"白露瘟"高发季节,秋季又是台风多发期,因台风发生鱼体擦伤而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而歙县作为我国的茶叶生产大县,茶业的发展对其经济社会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茶农与茶业,将有助于各级政府合理制定产业政策,并用于指导歙县茶业更好地迎接来自市场的挑战,进而促进茶农增收。本文基于歙县茶叶生产与流通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促进茶农增收,实现歙县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进入9月份,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预计病害发生情况总体趋好,但仍不能放松预防工作。另外由于正值白露节气前后,昼夜温差较大,为常说的"白露瘟"高发季节,更要注意  相似文献   

15.
近日,来自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的一百四十余位茶农到中国茶叶博物馆,免费培训学习西湖龙井的炒茶技术,以备战即将到来的炒茶技艺大赛.在参加培训茶农中,七成以上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 现在该地会炒茶的茶农越来越少,尤其是三十岁左右的西湖龙井炒茶传人,已经出现断档.……  相似文献   

16.
<正>草鱼疾病防治的两个关键时期一是"桑尖瘟"期(又称为麦黄期)、二是白露关,"桑尖瘟"期是草鱼成鱼养殖中疾病防治最关键时期,白露关是草鱼苗种培育中疾病防治最关键时期,主养草鱼的池塘只要做好了这两个时期的疾病预防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变大,池塘水温也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而此时小草鱼体质较弱,常发生暴发性疾病。故而"白露"被养殖业者称为是当年小草鱼养殖的最后一道"关口"。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茶业中的高利贷金融资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德臣 《中国农史》2001,20(3):34-39
近代中国茶业高利贷金融资本甚为活跃,这种旧式资本成为茶业资本的主要来源,茶农、茶商均赖其生存.由于茶业高利贷利润丰厚,外国银行、洋行、茶栈、钱庄,甚至地主、官僚、茶商、茶贩均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插手贷放.高利贷资本的兴盛,强化了洋行对茶叶外销的控制,摧残了近代中国茶业,加速了茶业的衰败,茶商、茶农深受其害,而最终负担又转嫁到了茶农身上.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9月份,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预计病害发生情况总体趋好,但仍不能放松预防工作。另外由于正值白露节气前后,昼夜温差较大,为常说的"白露瘟"高发季节,更要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20.
基于陕西省、四川省和安徽省965份茶农样本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市场层面和政府层面推行的激励与约束措施对茶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激励措施对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产生的效果大于约束措施;在激励措施中,市场层面推行的优质优价产生的正向激励效用最大;在约束措施中,政府层面推行的处罚力度的约束效果最优;此外,市场监管正向调节优质优价与政策补贴的作用却削弱了技术培训原有的效果,政府生产监管正向强化地理标志品牌对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因此,为促进茶农积极使用绿色防控技术须明确激励约束目标、聚焦激励效果从而提高茶农绿色生产的内生动力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