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再考察:一个基于经济冲击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东亚货币一体化问题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国内研究很少从经济冲击相关性的角度来进行.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先对经济冲击相关性及其与货币一体化的关系进行阐述,再对现在研究经济冲击相关性最常用的向量自回归方法(VAR)进行介绍,然后对东亚地区的经济冲击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是东亚地区具有较弱的经济冲击相关性,暂不宜全面实行整体货币一体化,但可以考虑先在一些子区域内进行,并据此提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该文选取2007年至2014年金砖五国的股票指数日收盘价数据,运用AR(1)-FIGARCH(1,d,1)-偏t模型对各自的边缘分布进行拟合,然后基于13种不同的动态时变Copula模型对中国和其它金砖国家股票市场之间的相关结构进行拟合估计,从中选出T-DCC-Copula模型作为最优的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经济体股票市场之间动态相关性在整体上并没有因为金砖政治体而显著增强,在局部上却都具有"峰会效应",该效应在中印、中南以及中巴股市之间持续时间较短,而在中俄股市之间持续时间较长,这说明与其他三个金砖国家相比,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立简单的代表性出口企业动态随机局部均衡模型来模拟中国2006~2010年的月度出口周期。研究发现,在引入外部需求冲击后,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的出口波动,成功地模拟出我国2006~2010年期间出口的周期变化,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出口造成的巨大影响。由此可见,外部需求冲击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增加内需,提高国内消费。 相似文献
4.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冲击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以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选用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正向冲击对中国股票市场产生L型冲击效应,而且分别给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带来了正响应和负响应。同时,结构性方差分解表明,相比国债收益率,美国基础货币量的变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预测:一旦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中国股票市场将出现上涨趋势,而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则会表现得很平淡;相反,倘若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中国股票市场将不会有太多表现,而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前景则看好,资金将从金融市场转移到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5.
边界效应是指边界对跨边界经济行为的影响。基于边界效应的视角,本文从实证角度对欧盟一体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论如下:第一,欧盟25国的内部边界效应数值很大,反映了欧盟25个成员国之间仍然存在诸多的发展障碍。第二,欧盟25国的内部边界效应小于国际边界效应,表明欧盟25个成员国之间的一体化水平高于其与外部国家的一体化水平。第三,欧盟15国的边界效应值远小于欧盟25国的边界效应值,特别是欧盟15国的国际边界效应值也远远小于欧盟25的内部边界效应值,折射出东扩后的欧盟在融合和协调中所遇到的尴尬和困窘。 相似文献
6.
中国市场正在走向"非一体化"?--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SandraPONCET 《世界经济文汇》2002,67(1):3-17
本文使用“边界效应”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各省国际和国内市场一体化。结果表明:⑴中国各省对外贸易在1987-1997年之间有了长足的增长。⑵对外贸易中的障碍依然相当严重。⑶在各省的国际贸易参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国内省际间贸易强度的减弱。⑷虽然各省对其他省份产品的需求仍大于国外进口,省际边界在国内市场分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论是改革在推动国内市场一体化方面做理不成功,国内市场被划分为众多子市场的趋势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7.
8.
边界效应是指边界对跨边界经济行为的影响。基于边界效应的视角,本文从实证角度对欧盟一体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论如下:第一,欧盟25国的内部边界效应数值很大,反映了欧盟25个成员国之间仍然存在诸多的发展障碍;第二,欧盟25国的内部边界效应小于国际边界效应,表明欧盟25个成员国之间的一体化水平高于其与外部国家的一体化水平;第三,欧盟15国的边界效应值远小于欧盟25国的边界效应值,特别是欧盟15国的国际边界效应值也远远小于欧盟25国的内部边界效应值,折射出东扩后的欧盟在融合和协调中所遇到的尴尬和困窘。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Copula方法,以相依性作为股市间一体化整合指标,考察了1994年至2009年A、B、H股间的一体化进程,发现A股间的一体化基本达到完全整合,两B股间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两组市场的整合主要在1995年到1997年完成的。A股与B股间一体化程度也较高,其中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2月B股改革推动了两市场的整合。而A、B股与H股间的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它们间的整合开始较晚但仍在进行,其中股权分置改革和QDII的实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另外,中国金融市场如汇率、银行等的改革可能也提高了A、B股与H股的整合速度。 相似文献
12.
中央银行为减小汇率波动幅度往往会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这种干预的效果取决于外汇市场是否存在冲击持续性。本文采用GPH法和HD法对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的冲击持续性分别进行了考察,发现中美两国的外汇市场均存在显著的冲击持续性,说明央行进行外汇干预的市场条件是存在的。然而如果央行进行方向不当的外汇干预,则反而会导致汇率大幅度偏离均衡水平,为此本文就我国央行的外汇干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此外,本文的比较分析表明,对于相同样本,在检验冲击的持续性方面HD法要优于GPH法。 相似文献
13.
市场整合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社会艰难的发展历程,有必要考察这一时期损害市场整合的因素。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量化考察了晚清厘金对粮食市场整合的影响,发现厘金征收显著降低了相邻府间的市场整合水平,这种影响占全样本市场整合水平变化的60%。并且这一估计结果得到了多种稳健性检验的支持。此外,本文发现厘金也损害了长距离贸易和市场整合水平。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艰难的经济发展历程,也丰富了一系列考察中国长期经济发展中市场整合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Most studies of exchange rate exposure of stock returns do not address three relevant aspects simultaneously. They are, namely: sensitivity of stock returns to exchange rate changes; sensitivity of volatility of stock returns to volatility of changes in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olatilities of stock returns and exchange rate changes. In this paper, we employ a bivariate GJR-GARCH model to examine all such aspects of exchange rate exposure of sectoral indexes in Japanese industries. Based on a sample data of fourteen sectors, we find significant evidence of exposed returns and its asymmetric conditional volatility of exchange rate exposure. In addition, returns in many sectors are correlated with those of exchange rate changes. We also find support for the “averaged-out exposure and asymmetries” argument. Our findings have direct implications for practitioners in formulating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currency hedg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亚太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化宽松是美联储在通货紧缩下所采取的一种直接创造货币、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非传统货币政策。量化宽松将给我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造成较大的负面效果,建议采取临时性资本管制、针对性量化政策、建立区域货币离岸市场、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等对策来应对。 相似文献
16.
17.
市场潜能、人口密度与非农劳动生产率——来自中国地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基于样本期为1999—2004年的地级面板数据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对中国地级区域市场潜能、人口密度等经济地理因素与其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级区域的市场潜能、人口密度等经济地理因素对其非农劳动生产率都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而且,无论是从绝对弹性还是标准化弹性来看,地级区域市场潜能对其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都更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中国经济一体化问题。大陆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四地经贸交往不断融合,四地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已具备,但是四地间制度性合作仍欠缺,这不符合四地间经济高度融合的现实,在四地间开展制度性合作并最终建立中华经济区是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促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构建商品和要素无障碍流动、公平竞争的现代经济体系,已成为长三角区域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本文围绕市场一体化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国外典型经验借鉴、长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困境与策略展开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发展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交易市场同质化竞争现象明显、行政技术壁垒阻碍一体化进程、缺乏完善的协调体制机制、对外开放水平不平衡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要缩小经济差距、优化产业结构、打破壁垒、设立服务机构、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等助推市场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投机气氛浓烈及其所导致的泡沫膨胀是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正是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使中国股票市场处于了非均衡状态。本文在推导出股票市场均衡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股东投票权完备性与投资者行为选择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中国股票投资者投票权的非完备性及其所导致的投资者投机一致性行为选择。本文的研究最终证明,中国股市非均衡状态的根本原因之一即在于投资者投票权的非完备性。这一研究表明,治理并降低我国股票市场的投机气氛浓烈、并最终使股市运行趋于均衡,根本性的措施是完善股东投票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