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化结构 合理布局──将江西农业推向21世纪胡传铃江西农业经过改革开放15年来的发展,尤其是从1988年以来通过6个战役的农业开发总体战的实施,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为90年代农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  相似文献   

2.
《江西农业经济》1996,(3):59-60
1995年江西农村经济统计情况分析江西省农业厅经管处1995年江西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林牧渔各业协调发展,农业丰收,农民收入增长。现综述如下:一、农村经济发展概况据全省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汇总表明:1995年全省农业人口为3025万人,总...  相似文献   

3.
1996年,我省农业获得大丰收,圆满完成“两超一稳”目标,为完成“九五”计划开了一个好头。主要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粮食生产超历史,总产达到353.3亿斤,比上年增产32亿斤,比历史最高年增产21.6亿斤;二是特色农业产值1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具潜力和希望的领域;三是农民收入大增加,全省农村人均收入达到1870元,比上年增加332元,增长21.5%。尽管如此,作为农业大省的江西,在发展农业上,仍具有单位面积产量偏低,种养业的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的质量不高三大潜力和农业生产波动、农产品比较效益低以及对农业投入…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植农垦经济新的增长点○王文字1996年,江西农垦在全系统开展第三次创业的过程中,着眼于培植农垦经济新的增长点,针对农垦产业结构和农产品市场变化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取得突出成效,预计全年特色农业总产值可达到226亿元,实现...  相似文献   

5.
从1992年开始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之前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79—1984年。农村经济全面地、高速地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第二个时期是1985—1988年。农业主要是粮棉出现徘徊,而乡镇企业仍高速增长,农民收入比较高地增长。第三个时期是1989—1991年,在三年治整期间,农业有恢复性地增长,乡企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了一点,而农民人均收入处于徘徊状态。从1992年开始。特别是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么一个目标,进入了一个自觉地全面地建立和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6.
《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10期刊登的王生红同志的《我国农业增长陷阱探析》文章,用一种新的方法对我国农业增长的波动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农业增长陷  相似文献   

7.
万振凡 《中国农史》1998,17(3):64-69,55
本文依据列宁的理论,从纵向上把近代江西农业经济的发展划分为自然经济向农业商品经济转化和农业商品经济向农业资本主义经济转化两个过程,系统地考察了近代江西农村自然经济解体、商品性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育的情况和特点。本文认为:近代江西农村自然经济解体很不充分、很不彻底;商品性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殖民性和落后性;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则经历了一个由缓慢发展到逐渐萎缩的过程。本文的结论是:近代江西农业经济虽然出现了新的生长点,但并没有发展壮大,其进展是缓慢的、落后的。  相似文献   

8.
在政策推动和市场拉动下,今年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很好,主要表现在: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高涨,粮食生产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农民增收形势很好,是近十年来我省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农民群众情绪很好,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各项农村工作开展顺利。以上这些表明我省“三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江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矛  相似文献   

9.
李燕 《农业经济》1997,(10):17-20
试论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李燕党中央关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这是一个带有战略性的举措,也是实现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将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10.
江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江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技术应用和农村劳动力制约,分别提出了发展江西农业循环经济及各产业的基本思路,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五”期间农民收入增长态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民收入有了很大增长,但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农民收入增长不是匀速的,就全国而言,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为超常增长时期,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9%。第二阶段,1985—1990年,为波动缓慢增长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2%。第三阶段,1991—1996年,农民收入反弹回升,1996年猛增至9%,是20世纪90年代农民收入增幅最高的一年。第四阶段,1997—2000年,…  相似文献   

12.
围绕“三高”目标发展特色农业:江西农业发展侧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三高”目标发展特色农业──江西农业发展侧记黄晓发(一)赣江是江西的母亲河,纵贯江西南北,覆盖整个版图。赣江两岸物产丰饶,沃野千里,素有"粮仓"之称。正是她的广袤和源远流长,曾创造了江西灿烂的农业文明。据史料记载,江西早在商代就已垦殖开发,秦汉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垦经济》1995,(4):18-21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江苏省农垦总公司1994年江苏农垦经济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5.7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一产增长30%,二产增长25%,三产增长30%;利润总额1.3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农业和农业的延伸─—农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众多的因素,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等。除开这些因素之外,贸易是否也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本文根据我国1980-2004年的数据资料,在对数据进行检验的基础上,运用OLS方法拟合了一个线性模型,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农产品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产品出口在短期内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农产品进口则在长期内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农业增长:五个必要条件从世界各国农业增长的历史来考察,尽管世界各国农业增长所经历的时间、阶段不同,增长速度快慢差异较大,但仍有一些基本特征表现出趋同性,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引起世界各国农业增长的条件是基本一致的。最早发现并提出这一问题的是美国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增长与工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一个误差修正模型,刻画了农业增长对工业增长的决定作用以及农业与工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对农业的产出弹性为1.61。反映了工业产出与农业产出之比稳定下降的趋势;围绕这一趋势,工业增长和农业增长呈现出明显的跨年度的反向修正关系;农业增长是决定工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农业增长率变动1%将导致同期工业增长率变动0.37%,这表明,农业增长率的短期波动是导致我国工业增长率短期波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横县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优势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已形成优质稻、糖蔗、桑蚕、茉莉花、蘑菇、甜玉米等农业支柱产业。2007年4月,横县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从2005年广西的第51位,跃升到2006年的第18位。  相似文献   

18.
江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剑富 《农业经济》2006,(12):62-6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生产的一个永恒话题。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力直接影响到全省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近些年来,江西为加快经济的发展,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政府工作方向已由单纯的注重农业发展战略调整为强工兴农的发展战略。要实现单  相似文献   

19.
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率团在广东学习考察时提出 ,江西要成为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转移的接应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的保障基地、沿海经济发展劳力、矿产、能源的供应基地和后花园 (旅游基地 ) ,这种战略思维定位了江西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增强了农业工作者的信心。最近 ,本人参加了中组部第 5 6期领导干部经济研究班 ,通过学习考察学习所获 ,有所发启。重新审视了江西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 ,思考了“十五”农业发展的一些重大战略问题。一、关于需要重新认识的几个问题“九五”期间 ,江西农业取得新的进步 ,也遇到很大困难。这些困难所…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我省粮食生产有望实现建国以来首次"九连增",农民收入年均增长约15%,农业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这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总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抓住"黄金十年"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