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凤阳小岗村是农村实行大包干的发源地。1978年,小岗18位农民的壮举,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27年来,那种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成为安徽最大的无形资产,激励着5000万安徽农民在农村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朝着全面实现小康的宏伟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2.
从来没有人怀疑,安徽的农村面貌在十几个农业大省中最有代表性;安徽的农村改革在全国最具典型意义。被称作中国新农村三大改革的土地改革、"大包干"和农村税费改革,后两项便源自安徽。淮河岸边的小岗村更是被称作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的农村改革似乎与安徽特别有缘,发源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掀起了第一场农村改革运动;而被称为第二场农村改革的税费改革,也是萌芽于安徽,具体地点是涡阳县新兴镇。  相似文献   

4.
正6月25日,土流网在安徽凤阳小岗村举办"第26个全国土地日走进小岗村"主题活动,并成立土流网小岗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土流网创始人、CEO伍勇邀请小岗村当年18位"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老人,为流转服务中心揭幕,同时聘请严金昌老人为"总经理"。严老先生当场以自己的名义把一宗租赁500亩设施农用地的土地流转供给信息发布到土流网。伍勇在致辞中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上作出"新形势下深化农  相似文献   

5.
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大包干”的序幕。但20年后,小岗村农民却落伍了。到去年,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130元,不及安徽省农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记者近日来到小岗村,听到一个好消息:村委会利用“小岗村”的品牌效应,正在注册安徽小岗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村委会主任严德友坦言,小岗不能躺在“大包干发源地”的“功劳簿”上睡大觉了。近两年村集体带领村民发展起400亩优质葡萄园,今年已进入挂果期,估计年产量可达20万公斤。预计今年村民可增收70多万元。安徽小岗现代农业公司启动后,小岗村将告别单一的种植业,3…  相似文献   

6.
<正>小岗村有两面旗帜,一面是大包干,在全国农村改革中是排头兵,而且这面旗帜直到现在还高高飘扬。第二面旗帜就是沈浩,他在小岗村整整干了6年,一心为小岗人民服务,最终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我们共产党员一面鲜艳的旗帜。今年是农村改革40周年,笔者走进小岗村,遇到一位故事颇多的人物——"老金子"。  相似文献   

7.
35年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风险按下红手印,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35年后,小岗村将分散的土地重新集中后对外发包,流转总面积达8400多亩,占可耕地面积的44%。起初,土地集中发包还被部分大包干带头人认为是重走回头路。探究起来就会发现,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走田头访农户,看望大包干带头人,实地考察1978年按红手印搞大包干的当年农家,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希望小岗村继续在深化农村改革中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四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村视察,在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化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03至2005年,我曾经在安徽省滁州市委工作,先后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和组织党群工作,几十次到小岗村。应该说,对小岗村很熟悉,也很有感情。改革前,小岗村是有名的穷困村,家家户户都讨过饭。1978年,18户小岗村村民搞起了大包干,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行者。1979年小岗村粮食总产量达6.6万公斤,全村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改革发源于农村,农村的改革起步于安徽.安徽的农村改革又与万里和王郁昭紧密相连.万里逝世时,第九届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场,他对在场的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和亲属说,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首先从安徽开始.万里同志支持肥西的“包产到户”和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到户”.王郁昭当时在滁县地区(现在的滁州市)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困境中的希望与前景 1977年6月,在全党大办农机化的高潮中我半路改行,选择了农机化事业,从此,成为“农机人”。 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机遇。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小岗村为代表的“大包干”,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大潮。安徽成为农村改革的发祥地,也成为农机化改革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性制度,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我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开启于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几年后,以两权分离为核心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得以确立,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进入新世纪,面对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春潮涌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  相似文献   

13.
为何从农村开始突破 (一)农民群众已经不能按照原来人民公社的生产经营方式继续生活下去了,有着强烈的改革愿望。安徽是农村大包干发源地,小岗人是首创大包干的排头兵。小岗村和全国农村一样,在土改中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在合作化前,正常年景每年粮食产量十八、九万斤,丰收年景可达20多万斤。1956年在“社会主义高潮”中,小岗一步跨进了高级社,从此产量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关于小岗村似乎有些不同的声音。大体是这样的意思:当年的大包干,分田单干,只是适合当时的情况;现在,要搞现代农业,小岗村的那一套已经过时了。我认为,小岗村"分田单干"包含的本质意义非常重要。这是一个"金蛋",时移年变,价值不减。小岗村的"大包干"直接解决了利益机制问题,把土地分给了每一个农户,让你自己去种、去管理、去收获。这样的利益机制,实际上,就是权责利的高度结合。农民有了生产决策经营管理的权利,也有了承担相应后果的责任。小岗村经验成为金蛋,本质意义就是顺应  相似文献   

15.
农村改革30年,从小岗村的土地大包干到覆盖全国的农村税费改革,每一步都是沿着农村土地制度变革这条主线循序渐进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安徽农垦集团公司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于2016年9月与凤阳县人民政府就小岗村的合作开发达成了协议。近一年来,随着安徽农垦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公司(以下简称"农垦农服公司")进驻,小岗村的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村改革的先行者.率先推行"大包干",拉开了全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率先进行粮改试点,推动了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率先开展农村税费改革,为国家取消农业税奠定了基础.近年来,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按照中央的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安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推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为安徽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打下了重要基础.安徽省农业是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实现逆境突围的?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安徽人在农村改革发展中还有何创举?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  相似文献   

18.
正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是对农民最直接、最具体、最实在的保护。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在一份大包干的"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成为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声春雷,拉开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大幕。38年后的一个春天,还是在小岗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要抓紧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农村改革40周年,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回顾总结农村改革40年的历程经验,对于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4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搞起"大包干",从此掀开了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大幕。40年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统筹城乡发展、"三权分置"、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一系列耳熟能详的词语,标注了农村改革的光辉印记,推动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这40年的历程,笔者认为突出表现为"四个始终":  相似文献   

20.
28年前以"大包干"掀起我国农村改革运动的小岗村,正扛起合作社的大旗进行着土地从分到合的变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仔细看一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