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九大将"治理有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对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部署,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等,都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2.
<正>乡村治,百姓安,则国家稳。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走中国特色乡村善治之路,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党"三农"工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立足国情农情,准确把握乡村社会变化特征,满怀对广大农民群众深厚情感,高屋建瓴地就如何激发乡村社会活力、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等问题进行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3.
乡村治理结构镶嵌于"乡政村治"的制度框架中,融合了乡村治理的实践面向,表现为以"乡""片""村""组"为基础的治理单元配置模式。文章通过考察转型期乡村治理结构的调控机制,发现乡村治理单元的配置逻辑兼有政治属性与行政属性,二者共同塑造了乡村治理结构,赋予其"虚实相生"的实践形态。其中,政治逻辑立足村庄治理单元,突出"块块"为主的政治动员,彰显了乡村治理的群众基础。行政逻辑立足乡镇治理单元,突出"条条"主导的行政控制,彰显了"事务主义"的治理取向。政治逻辑与行政逻辑的辩证统一赋予乡村治理结构以弹性。当前的乡村体制改革需着眼于乡村治理的整体结构,审慎推进乡村治理结构的行政化,维系政治逻辑与行政逻辑的均衡,以优化乡村治理结构,提高其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创新推行"三下沉"工作机制,即:每周一,所有区级领导全部到各自分包的乡镇,调研民情、摸排问题、推动工作;每周三,乡镇及区直部门科级干部全部到各自分包的村,倾听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每周五,各村干部下沉到户,  相似文献   

5.
<正>吉林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把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作为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把党管农村作为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的重大原则,强化党建引领、扩大群众参与、深化三治融合,全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安定,让广大农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6.
福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治理的重要论述,着力夯实一个基础、推进三治融合、建好三支队伍,持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夯实一个基础,就是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首位,实施党建民心工程、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完成换届的村基本实现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推进三治融合,就是着力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完成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制修订;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延伸至村,培育"法律明白人"4.5万名;建成一批省级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馆、家风家训新乡贤馆,树立一批群众身边的道德模范.建好三支队伍,就是打造坚强有力的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指导员队伍,加强乡村治理力量,目前3736名第一书记、1万多名科技特派员、816名乡村振兴指导员活跃在广大乡村.  相似文献   

7.
正"小积分"蕴含"大能量","巧方法"治出"好成效"。近年来,江苏在推进乡村治理中,创新运用"积分制",将乡村治理具体事项细化分类、赋值量化、打分考核,以潜移默化之势营造良好氛围,以制度细化之能促进共建共享,以数字量化之效助力乡村善治。"积分制"已成为江苏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力"助推器"。目前,全省已有8个县、103个乡镇、1590多个村运用"积分制"进行事务管理,应用范围包括党建管理、环境治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社会综治、脱贫攻坚、文明创建等方面,"积分制""积"出了乡村治理新气象,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小积分"蕴含"大能量","巧方法"治出"好成效"。近年来,江苏在推进乡村治理中,创新运用"积分制",将乡村治理具体事项细化分类、赋值量化、打分考核,以潜移默化之势营造良好氛围,以制度细化之能促进共建共享,以数字量化之效助力乡村善治。"积分制"已成为江苏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力"助推器"。目前,已有8个县、103个乡镇、1590余个村运用"积分制"进行事务管理,应用范围包括党建管理、环境治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社会综治、脱贫攻坚、文明创建等方面,"积分制""积"出了乡村治理新气象,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小积分"蕴含"大能量","巧方法"治出"好成效"。近年来,江苏省在推进乡村治理中,创新运用"积分制",将乡村治理具体事项细化分类、赋值量化、打分考核,以潜移默化之势营造良好氛围,以制度细化之能促进共建共享,以数字量化之效助力乡村善治。"积分制"已成为江苏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力"助推器"。目前,已有8个县、103个乡镇、1590余个村运用"积分制"进行事务管理,应用范围包括党建管理、环境治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社会综治、脱贫攻坚、文明创建等方面,"积分制""积"出了乡村治理新气象,取得了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2021,(10):1-8
调研表明,宅基地制度改革与乡村现代化转型相辅相成。一方面,宅基地制度改革承载着乡村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另一方面,改革试点中也存在居住方式和生产方式不匹配、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关系失衡、乡村治理体系不完善以及外来资本与乡土社会融合不足等问题,引发了"集中居住病""被上楼之争" "乡村治理危机""乡村社会困境"等诸多矛盾。从推动乡村现代化转型的视角出发,宅基地制度改革应以推动城乡居民权益平等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1.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强调要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相似文献   

12.
<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的重要指示精神,河北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构建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以实施"领头羊"工程为载体,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从强化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等关键环节入手,研究推出  相似文献   

13.
正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是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新形势下,随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规模不断增长,集体经营手段日渐丰富,对村  相似文献   

14.
<正>乡村振兴是国家的大战略,乡村产业振兴是重要任务。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及乡村新型服务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支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支持农村创新创业,利用"互联网+"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用"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实生物"等和合文化精髓,通过内铸魂、外塑形,共商、共建、共享、共富裕,朝着"强产业""高颜值""讲文明""可持续""共富裕"的命运共同体奋斗,助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谐新农村建设,助力"现代化和合之城"建设。基于和合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时代价值,探索了和合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农村有机更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和重大平台.浙江省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基础上,基于国土空间治理、土地要素优配、美丽乡村建设等要求,探索推进乡村土地综合整治,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注入了活力、释放了潜能,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号召,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同时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乡村治理必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乡村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3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关键在于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注重民主法治,提高乡村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渝水区乡村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效果好。渝水乡村治理的效果很好,突破了乡村治理的难点、堵点。如通过"党建+乡村资产资源清理规范""党建+商会""党建+颐养之家""党建+晓康驿站"等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体现了治理有效。二是接地气。渝水乡村治理模式比较接地气,解决了农民"急难愁盼"的养老、教育、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背景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已成为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新时代,应多领域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重科技兴农与教育兴农,加强城乡融合,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加强用地保障与改革,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打造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