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多功能视域下乡村振兴的逻辑、困境与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是一个有机体,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农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意,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更是为乡村的振兴提供了无限空间。文章从城乡、工农演进的视角分析了农业发展阶段、农业功能演进与乡村发展的关系,研判了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的进程与乡村振兴的策略,揭示了"农业提质增效政策转型—农业多功能性回归—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催生—乡村全面振兴"的逻辑,在明确生产主义导向下我国农业功能单一化造成乡村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业政策转型、发挥农业多功能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金融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加速推进,重点放在支持实体经济,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上,为乡村振兴提高金融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和长远目标,农村金融作为"助推器"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必须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好路线图,建立形式多样、功能互补、作用发挥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一、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政策性金融义不容辞的责任,农发行应当致力于打造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全领域的产品服务体系,在破解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信贷牵引作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发展描绘了一幅清晰蓝图,为农民规划了更加美好的前景。农业政策性金融专司支农职责,支持"三农"发展是矢志不渝的初心,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紧跟国家战略部署,坚决举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旗,打造支持乡村  相似文献   

4.
图片新闻     
<正>2018年,嘉定区委、区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围绕强化农业农村发展规划、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集体资产监管、加强组织保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制定配套文件,着力构建乡村振兴"1+X"政策体系,按照乡村振兴20字的总要求,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探索走出"农业优而精、农村美而活、农民富而乐"的嘉定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是振兴乡村的主体力量,也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受益者,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必须协调推进全面发展,首先要实现乡村人口的全面发展,人口素质的全面提升。只有亿万农民振兴乡  相似文献   

6.
正一、通州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概况(一)政府规划已相继出台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促进农业农村农民整体发展,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已制定了一些规划,形成了发展思路,明确发展了目标。目前,通州区已经出台了《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全区农业农村1号文件,制定了国家农业产业园、农产品进出口集中区等一些规划,即将出台《通州区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  相似文献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 "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目标,提出的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乡村振兴即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教育、文化、社会和生态的振兴。应该说,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及兴旺产业概念的展开,无疑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因素很多,要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加强新时代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产业兴旺"则是"乡村振兴"在发展战略上最现实的调整和反映。  相似文献   

8.
近日,《江苏省"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正式印发实施,为"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勾画出清晰路线图. 规划分为五部分十二章.第一章发展基础,阐述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十三五"工作成效和现代化水平.第二章发展形势,阐述了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机遇挑战.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交汇点,回顾"十三五",江苏省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十三五"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三农战略地位不断凸显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高位推动乡村振兴,相继出台乡村振兴战略意见和规划、十项重点工程、《农村工作条例》省委贯彻实施办法等重大政策文件,建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启动乡村振兴督查和实绩考核,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与农业农村部签署了全国第一个以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的合作框架协议,在全国编制实施首个农业农村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还组织编制首个以农业农村为主题的"十四五"规划.  相似文献   

10.
正服务导向与目标规划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从目标任务上分三步走: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从规划上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规划,另一方面是县域层面的具体行动规划。农发行必须围绕上述目标任务的实现,服从国家战略规划,结合各部委具体的指导意见,服务于县域的行  相似文献   

11.
正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次对乡村产业发展做出全面规划。《规划》提出,要发掘乡村功能价值,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聚集资源要素,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如何?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是江苏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江苏"三农"实际,提出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按照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通过科技创新、产业提升、环境治理、规模经营和开放发展等举措,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乡村生态振兴是中国农村绿色发展的原色与亮色。乡村生态振兴不仅是对“石油农业”的矫正,对“绿色革命”的调整;也是对“三生”农业的落实,体现了可持续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价值。升级“双零点方案”、解除农业发展最大的生态约束,将农业、农村纳入“双碳”环境规制的大盘子下综合考量,实施乡村一揽子、集束化的生态环境整治规划,是乡村生态振兴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对"三农"问题演变趋势和主要矛盾的精准把握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前提。改革开放后经过长期中高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内部孕育的变革动力和外部环境倒逼,为"三农"问题突破以往的约束边界、发挥新的功能价值、蓄积新的发展动能提供了条件。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三农"问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独特表现领域和表现形式,系统谋划通过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优化路径。在整体推动"三农"工作的同时,要立足于三者之间粘度降低的变化,把握好时机并积极寻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点突破;以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为抓手,在筑牢农业发展根基的前提下,着眼"接二连三"和多产融合,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和质量效益;深度挖掘乡村生态、文化等多维价值,加强乡村治理变革创新,推动乡村文明发展和城乡融合;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有序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深化改革为"三农"工作破除各项障碍,加强配套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但是仅仅靠财政资金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多渠道增加投入。日前,农业农村部就印发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这是一部指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振兴的重要指南。结合国家重点规划、示范园区、重大项目工程的实施,以"指引"的形式,把社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以来,山东把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扛起农业大省责任,全力抓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对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重点抓好"七个一"。把握一条主线,就是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工作主线。齐鲁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强化人才支撑,西部落后地区关键在"人"。偏僻落后的宁夏乡村,农村人口外流严重;农民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年轻人不愿务农;农业专业人才奇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断档;新型经营主体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等一系列问题突出。因此,落后地区乡村振兴先要振兴"人",只有因地制宜,做出切合实际的正确决策进而推动工作,避免走弯路,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杜润生是我国"农村改革之父",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对农村合作经济产生的诱因做了深刻的阐述,主张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行土地入股,建立股份合作制,推进合作经营;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促进农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从杜润生合作经济思想中寻求智慧,因此,应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扎紧资本下乡的笼子,为农村提供资金保障;强化农业合作组织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种形式稳步推进农业合作化;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正发展休闲农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江苏省张家港市为谋求休闲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培育发挥休闲农业怡情、康养、文旅等功能,聚力提升品质与效益,推动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提质增效。2020年,张家港市提出"三个标杆"的口号,打造现代农业标杆、打造村级经济标杆、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标杆,着力  相似文献   

20.
<正>农发行应发挥政策性金融导向作用,通过金融资源配置支持培育创新理念,引导多种形式的农村创业创新活动,进一步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为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产业"空心化"问题,有效激活乡村产业要素,通过支持农村创业创新这种类似于"金字塔底层"的方式是必须要做的。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农发行在支持农村创业创新发展方面,面临更多机遇、更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