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政策,乡村劳动人口流向城镇,城镇因人来而兴,乡村因人去而衰,一切因人而起。本文研究了乡村劳动人口流动的特征、规模、推动力量以及对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自开放以来,乡村就业人口规模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城镇就业人口则呈上升趋势的规律;城镇化背景下生产要素配置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双重力量引起乡村劳动人口理性单向外流;农村劳动人口外流促进了农村生产内部分工,进而改变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合理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引导资本在乡村投资,创造非农就业岗位,顺应农村劳动人口回流,乡村终将振兴。  相似文献   

2.
烟台市是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但却是一个农业大市,在650万人的总人口中,其中农村人口425万人,农村面积占80%左右,这使得烟台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任务更加艰巨。为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城乡统筹中的特殊作用,烟台市将全市小城镇的建设纳入镇政府任期责任目标,每年对小城镇按社会发展指标、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和城镇管理四方面进行考核,促使小城镇发展驶入"快车道",真正发挥了连接城乡纽带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视域下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社会现代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城乡协调发展尤为重要。全国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大幅增加,且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逐步提升且消费结构趋合理,但城乡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依然存在发展不协调问题,具体表现为:城乡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快步增长,城乡差距仍较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但城乡投资占比差距大;城乡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发展明显优于农村;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农村社保作用有待提升;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补短板强弱项任重道远。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复杂,既有自然禀赋条件差异的影响,也受城乡生产要素单向流动以及既往城镇偏向政策等因素影响。因此,要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重点和契机,加快乡村发展步伐,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小城镇市场功能的理论探讨1 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据统计 ,1 997年我国总人口 1 2亿 4千万 ,其中乡村人口 8亿 4千万 ,占 70 0 8%。1 997年城乡集市共 871 0 5个 ,其中乡村集市 64753个 ,占 74 46%。这充分说明 ,我国绝大部分人口在农村 ,农村市场非常广阔 ,农村城镇化后发展为小城镇市场 ,这些市场构成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市场的开拓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 小城镇市场与城乡生产、分配和消费。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4个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要求,重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促进生产要素下乡的利益逻辑关系。以"城乡发展利益需求的均衡"为研究起点,沿循"利益互动-关系协调-利益普惠-格局均衡"的城乡可持续发展逻辑线,发挥市场的动力主体作用,发挥政府的服务主体作用,以社会中间层主体作为促进城乡生产要素互动的发展性力量,结合"农户、农业经济组织、农村社区"等主体在生产要素下乡过程中发挥的载体面和制度保障作用,构建多主体协同的生产要素下乡利益协调机制体系,实现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利益和谐"与城乡发展均衡的格局,并在该利益机制下提出生产要素下乡促进的制度设计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作为联接城乡的桥梁,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的繁荣与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农村工业化的中心,城市化与工业化决定了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只有高度认识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我国农业人口占70%的农业厣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是市场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效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乡村振兴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单元。但是,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农村耕地等资源要素分配细碎化,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村经济组织呈现出"小散乱杂"的态势。这导致技术、信息等先进生产要素难以应用于现代农业,给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了一定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最引人瞩目的成果之一,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和小城镇的再度繁荣。从理论上探讨几乎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出现的两大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加速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推进乡村城市化等,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现实意义。一、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功能完善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客观上存在着必然的依存联系。考察进而明确小城镇的功能,就等于找到了乡镇企业发展与乡村城市化推进之间的逻辑起点。对于小城镇的功能,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小城镇促使农村生产要素在新的产业空间、新的地域空间的重组与聚集,为农村生产要素的流转提供聚落空间的“聚落功  相似文献   

9.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使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更加自然有序流动,激发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进程中,需要打造能够持续促进乡村振兴的新服务模式,而中小银行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乡村振兴是指通过改革创新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和城乡发展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战略。乡村振兴旨在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农村区域均衡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新闻传播媒介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传播媒介通过宣传报道、舆论引导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新闻传播媒介还发挥着信息传递的作用,将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科技创新、成功经验等传递给农民,帮助他们参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乡村旅游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以来,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以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应对传统粗放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所引发的负面问题高度重视,就此本文认为发展集约化模式不失为当前提升乡村旅游边际收益的重要途径,但由于集约式发展其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因此试从旅游资源的配置、网络平台的使用、乡村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以及旅游非优区开发等四个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走近城镇化     
<正>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是城市和乡村联结的桥梁,是农村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发展中小城市的基础。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强化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黄瓜园镇党委、政府坚持“抓创建、高起点、强管理、争创一流”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建管并重的原则,以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小城镇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城镇化是指广大乡村地域城镇要素逐渐产生的过程。它处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的末端,也是未来城镇化大发展的基础。农村城镇化主要体现为与广大乡村密切联系的小城镇的产生和发展。农村城镇化是城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化大系统的子系统。在我国当前情况下,从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到小城市,城市建设投资中国家投资的比重越来越低。而农业小城镇只能主要依靠民间投资,用老百姓的钱,办企业,办文化教育事业,办第三产业,建设城镇。从我国二十多年的小城镇发展历史来看,民营、私营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力量,许多小城镇…  相似文献   

15.
完善市场发展产业促进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繁荣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有利于加快我国城镇化步伐 ,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改革开放2 0年来 ,小城镇建设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涌现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先进镇 ,他们在小城镇建设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很值得借鉴。其中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  一、…  相似文献   

16.
城镇是市场经济的载体。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如何真正发挥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和加快小城镇发展,是一个应不断探索的问题。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打破乡镇和城域界限,积极引导乡镇企业逐步向重点镇集中,努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大力培植城镇第三产业,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农村人口承载力的乡村振兴多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农村人口承载力的视角对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在农业农村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下降趋势下,依靠农业农村10%左右的GDP占比支撑总人口占比超过40%的农村居民实现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大体相当是异常困难的,乡村没有能力承担超过其人口承载能力的责任和功能。如果不能大幅度减少农业人口,乡村振兴的系列目标很难实现;要防止因为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而在政策层面"农村一边倒"。要在城镇化大框架内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要素总量过剩但质量素质不高问题,一方面通过农业生产组织变革吸引优质要素注入、优化乡村要素结构,提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另一方面应推动超出乡村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的存量要素转移和优化,将乡村闲置和低效生产要素转移到城市,挖掘提高农村存量要素的潜力和效率,逐步实现城乡产出、人口、要素的总量和结构均衡。  相似文献   

18.
在新村运动推行的十余年间,韩国政府通过启蒙教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村的直接补贴和技术支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非农产业以及培育农协等措施逐步实现了乡村转型发展,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总结其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推进乡村工业化是乡村—城镇转型的主要路径;二是重视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三是加强农民的培训和农民自身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正>加快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和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必然要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提出并实施系列战略思路和政策举措,奠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四梁八柱”。在政策驱动和市场拉动下,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初现成效,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诸多成效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体制机制,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出了新要求。江宁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共有193个涉农村(社区),其中农村型97个、城镇型52个、过渡型44个。2019年,村级账面资产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