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贫困地区仍存在一些因素阻碍脱贫进程,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等现象日益严重。农村地区高额彩礼以及各种名目的结婚费用支出,使很多家庭背负上了高额债务。以河北省大名县某贫困村为例,分析了"天价彩礼"对脱贫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年过半百的老张"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他给17岁的儿子找到了媳妇,几个月后就将迎娶进门。让他开心的不单是家里又要添一口人,更现实的考虑是,"娶的儿媳妇人很体面,花的彩礼并不多。"老张是国家扶贫困县甘肃省康乐县草滩乡农民。当地很多农民仍在贫困线下挣扎,面对高额彩礼,要么举债结婚,要么迟迟结不了婚。"一婚穷十年",康乐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宁夏西吉县等地,也存在高额彩礼导致新的贫困的现象。(5月20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营管理》2014,(4):48-48
《半月谈》记者近日在冀鲁豫部分农村地区调研,许多农民反映,当地结婚费用居高不下。动辄几十万元的天价花费成为不少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部分农民直呼“娶不起”,有些家庭甚至因婚致贫。  相似文献   

4.
<正>利用春节假期,我与周围亲友访谈交流,对农村娶亲彩礼逐年增长的现实进行了深入了解,触动颇深,由此产生了对农村娶亲彩礼水涨船高问题的一些思考。一、农村娶妻彩礼费用攀升的现实情况(一)男方家庭的立场。在农村女性比例减少的情况下,农村青年男性如能通过自由恋爱找到对象,那家庭负担会稍微轻一些。通过媒人介绍相亲结识的男女双方,大多数都会在结婚彩礼等条件上讨价还价,特别是一些找对象比较困  相似文献   

5.
农村愚型消费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情消费愈来愈高。过去农村送人情的"科目"主要有婚、丧、嫁、娶,即所谓"红白喜事"。而近年来人情又添新"项目",什么生日、满月、拜师、学徒、升学、参军、建房、结干亲等等,名目不下四、五十种,都要送礼祝贺。被调查的100户中,近半年来用于人情往来的开支达14.2万元,平均每户每月花去人情费200多元。操办婚事盲目攀比。如苏北某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过八、九百元,而小青年娶媳妇平均要花去万余元,至于一些经济条件好的乡村,婚事开支就更惊人了,一般家庭要达到二、三万元。封建迷信死灰复燃。时下,农村集资办"神  相似文献   

6.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文明先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点名"天价彩礼",说明中央已经高度关注这一问题。通过对发生在身边的高价婚姻进行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农村婚姻如此"重金"的原因。解决高价婚姻问题,需要多方发力,才能让彩礼回归到"礼"的本源。  相似文献   

7.
正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继承传统、扬善抑恶、规范行为、凝聚力量的重要举措,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但从实践观察看,各地还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还不起"以及孝道式微、农村老人"老无所养"等社会不良风气依然存在。2019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指导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文明乡风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安排。近日,笔者赴江苏徐州等地开展农村实地调  相似文献   

8.
<正>高价彩礼近年来成为农村婚俗领域的主要矛盾之一。结婚是一件美好而幸福的事情,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在婚俗领域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低俗婚闹,还有较高的随礼。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笔者认为,应采取各项措施努力遏制婚俗歪风,让文明简约的婚俗新风占上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在农村娶媳妇,动辄10万、20万彩礼,还要"一动不动"("一动"指汽车,"不动"指房产)等等,农村结婚攀比成风,不少家庭直呼"娶不起",希望此风得到遏制,这既是村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农村治理的新课题。最近,一些地方为了农村移风易俗,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政府下发红头文件限制彩礼钱、酒席桌数、  相似文献   

10.
人情是农村社会的普遍现象,具有重要功能。近年在农村调查,发现农村人情异化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人情名目越来越繁,频次越来越密,礼金越来越高,酒席花费越来越大,农民收入中的几乎1/3用于人情支出,其结果是农民不堪人情重负,有些农民因此退出人情循环。农村人情异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江苏省和甘肃省870户农民家庭人身保险消费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分析了家庭属性、家庭成员属性、传统保障和社会保障四类因素对农民家庭人身保险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差异、人均纯收入、人情开支和户主受教育年限对农民家庭的人身保险消费行为有正的影响,而家庭平均年龄对人身保险消费行为有负的影响。该研究结论对于当前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今,在河南省许昌县小召乡越来越多的农民家庭设置了一个明确收支的明细账本,从而改掉了用烟盒纸记账的习惯,使家庭理财也像“公家”单位一样正规化。百姓都说有了明细账,收支花销一目了然。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家庭收入连年增长,消费方式也繁琐起来。一些家庭常因搞不清收入情况而引起种种纠纷,甚至酿成悲剧。于是,小召乡的一些农民尝试着像“公家”单位一样设置家庭账目。账目一般分为农副业收入、生活消费、农业生产开支、人情礼仪开支等。收支随时记账,内外借欠分明,半年或年终进行核算清理,向家庭成员公布并进行总结分…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普遍高涨的男性婚姻成本给个体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并引发系列社会问题。文章使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估计方法对婚姻成本如何影响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婚姻成本与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之间呈倒"U"形关系,在临界值前后,婚姻成本的增加会分别提升和降低主观幸福感;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家庭总收入和成员关系对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层面上离乡镇距离、山区地形对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向影响。据此,促进已婚男性农民主观幸福感提升,政府应从乡村治理层面入手,推行传统婚俗改革;健全农村婚姻市场,将婚姻成本引导在合理区间内。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中国6个地区农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民与市场关系差异是解释农村养老类型出现分化的重要变量。由于社会结构和经济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农民有着不同的市场化动力和能力,前者导致农民在就业地区选择上存在差异,后者导致农民在就业领域选择上存在差异,其结果是在中国形成了本地务工、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强工弱农以及以夫妻分工为基础的弱工强农等三种家庭劳动力配置形态。而养老嵌入于家庭,家庭劳动力配置方式是决定养老实践的重要因素,劳动力区域配置会影响劳动力的空间分布,从而影响老年人所获得的日常陪伴;劳动力产业配置会影响家庭经济收入,以此影响老年人所获得的经济积累。由此,在农民与市场关系影响下中国农村养老形成了高、中、低三种养老实践类型。基于此,农民与市场关系视角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对中国农村养老现象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现代化转型对中国农村家庭的深远影响,也为进一步的政策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笔者从一些农民朋友中得知,当前农村的"会荒现象"十分严重。在一些村庄,一年到头根本不组织村民开会学习,对于党中央关心农村、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大政方针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农民群众只能从电视里得到一些宏观方面的信息,当地镇、村两级是否有切合实际、顺应民意的发展规划,农民群众既听不到,心里也无底。当前农村的"会荒"问题,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政策知情权和信息享有权。村级组织常年不组织村民开会和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农户间的传统熟人社会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距离以及时间三个维度出发,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熟人社会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劳动力转移程度的加深,传统的农村熟人社会关系逐渐弱化,具体表现为:一是农户间情感性的非经济互助往来频率减少、以人情礼金支出为代表的经济互惠往来关系增强;二是农户对村内外农户的信任差异缩小;三是嵌入在熟人社会中的关系型人情交易向更加市场化的交易模式转变。此外,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户对农业的生计依赖性下降,是影响农村熟人社会关系的重要推手。由此,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既要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又要避免村庄秩序失衡,并在加强和改进村庄有效治理中增进农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正耕者有其田,这是所有6亿农民的愿望。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农村改革的主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农村土改迎来"三权分置"时代,这也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土地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今后,沉睡的土地将被唤醒。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多年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与农户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设",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也为我国农业的长足  相似文献   

18.
陈讯 《南方农村》2014,(5):63-68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人情是构建社会关系的基本手段,是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重要纽带。然而,在转型背景下,人情的情感性表达逐步削弱,以赢利为目的的工具性逐步增强,人情的功能出现异化。笔者通过对渝北C村的考察发现,在人情功能逐步被异化的背景下,人们依靠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不断重构人情交往的规则,并在人情交往中衍生出相应的策略来维护家庭利益最大化,以此来维系农村社会关系的运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大体经历了家庭经济地位重新确立、资源配置从计划向市场过渡、新型城乡关系初步确立和发展、农村改革全面深化4个阶段,基本脉络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保障农民权益和主体地位为核心,从单领域到全方位、从点到面、从试点到推广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这种渐进式改革符合中国的国情特点,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农村的发展活力,为中国农村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4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改革创新是引领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通过市场化解决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市场主体激励问题;坚持"维护农民经济利益、保障农民政治权利"这个基本主线,确保农民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受益主体;坚持破除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等各个维度上的二元结构,让农民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坚持基层创新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农村改革"方法论",以把握改革的方向并取得实效。在新时代,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方式,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和基层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变,保护农村耕地用途不变,维护农民权益,让农民真正吃上"定心丸"的根本保证。本文对新荣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区属各乡镇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