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的认知、情感、态度以及行为的有机统一体。文章通过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结果发现:部分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对外来文化盲目追捧、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冷漠生疏。因此,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内外衔接、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融合补充,进而提升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针对性及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3.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自信则国家自信"。坚定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是事关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大问题。培育青年学生文化自信,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培育人才为目标,抓根本、突重点、强关键,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深化理论研究、突出教育引导、开展主题活动、加强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激发青年学生对党、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加强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自信,坚定价值观自信。  相似文献   

4.
关公的诚信和友善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所包含的忠、义、仁、勇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进入新时代之后,大力宣扬和传承关公精神,对于提升文化自信,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四所本、专科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呈现出"认知水平较低、认同度较高、践行意识弱能力差、认知途径多样化"的现状。同时,高校文化自信教育具有随意性,缺乏长效机制保障,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不只是知识、技能、素质的提升,更是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关键目标,而研究生恰是未来创新人才的主力军。本文通过对现有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手段、经验等研究的梳理分析,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厘清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强化思政引领作用、健全创新培养机制、优化创新课程体系、搭建创新实践平台等方面提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爱国主义的角度出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整体把握,坚持思政课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通过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加强校园优秀传统文化环境建设,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加强新媒体建设等方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前,地方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高校应当秉持文化创新与传承的精神,结合当前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推动课堂培育、社会教育、校园文化环境以及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融合,努力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自信培育环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新时代家风建设现状,以安徽城乡居民为调研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展开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普遍认同新时代家风建设重要性及其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意义,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是新时代家风的主要内涵,家庭是建设主体,政府等其他主体作用不容忽视。目前存在家风内涵理解不透等5个方面的问题,原因在于:家长家教陷入误区、家庭价值观出现错位、家风传承呈现间断、家庭教育偏离正轨。强化机制引领、加强多方联动、深化实践探索和创新宣传渠道有助于推进新时代家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就业创业观、实现人生理想目标的重要价值引领。新时代以来,高校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培育已取得一定成效,整体上是健全的,但部分高校大学生仍然存在劳动价值认识模糊化、劳动价值判断多元化、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劳动价值主体个体化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层面来加强和培育。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新时代内地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但西方文化的涌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汉藏文化交流交融的不平衡不充分等因素的影响使内地藏族大学生对藏族民族文化缺乏正确认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缺乏深度认同、对西方文化缺乏批判性吸收。因此,培育新时代下内地藏族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需要增设课程教育,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利用活动教育,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发挥媒介平台,深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汉藏结对帮扶,践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遵循。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着力点在于:强化思想认知,凸显劳动教育的引领性;聚焦四观,拓展劳动教育的外延性;丰富教育形式,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14.
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使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却正遭受全球化冲击。当前,外国节日盛行而中国节日备受冷落是这一趋势的缩影之一,这一现象在文化素养比较高的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大学校园节日文化的调查分析,旨在说明外国节日在大学校园中的盛行实则是西方的文化霸权结果的一种表征,并指出这一现象将会导致传统文化的衰退甚至没落的严重后果,最后提出了学习借鉴西方文化、繁荣发展传统文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有效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党员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任务。师范类大学生党员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建设。高校应发挥党建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师范类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构建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体系;高校教师也应积极探索并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同时高校、社会与家庭等多方协同育人,共同推进文化自信教育,从而有效培育师范类大学生党员牢固树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17.
文化是统战建设和高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新时代统战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协同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应然性。统战文化的引领和凝聚力在高校中承载着育人功能,基于“大统战和大文化”的理论实践分析,通过强化思想舆论导向、更新文化媒体手段、构建文化建设品牌、提升专业文化修养、融合教学科研实践等路径可实现高校统战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协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这表明我国在进入新时代后,国家领导人越来越重视作为国家安全观重要保障的国防教育。进入新的历史时代,部队发展建设越来越信息化,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而作为全国防教育重中之重的高校,能够为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迈入了新时代,这对国防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因此高校弘扬和普及国防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也需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节日的商业化运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留存及其在民众中的影响日渐衰微,保护、传承、创新与利用传统节日文化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将传统节日文化合理融入到商业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节日产品组合策略的实施与应用,传统节日吉祥物产业开发等,则为这一途径提供了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