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高校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针对高校劳动教育在认知层面、实践层面、制度层面存在的现实困境,要积极推进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相融合,要在不断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劳动教育路径,使其融入思想政治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实习实训类课程、校园文化活动。要加强学校领导组织机制,建立常态化保障机制,健全多元化评价机制和多维协同机制,有效推进高校劳动教育规范化、有序化、持续化。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机遇与挑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内容和手段上不断创新,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对新时期爱国主义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高等学校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做了阐述。尤其是针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6.
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特点”和“大学生对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反馈”出发,以“观念与行为”和“教育与成效反馈”两个维度对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成效进行调研。研究发现,当前各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方面已有一定建树,大学生总体呈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进取的行为特征。但这项工作仍有不足之处,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四项相应的改进措施:唱响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引领;打赢主战场,坚持思政课程育人在改进中加强;坚守主阵地,全面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把牢主导权,增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具体分析了改革开放形势下制约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深入进行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新时期如何保证爱国主义教育沿着科学,健康轨道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后疫情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思想源泉、文化根基和实践基础等视角深化理论认知。同时,充分认识到后疫情时代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是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客观要求,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因此,后疫情时代培育具有爱国担当精神的时代新人应从爱国主义的认知教育、正面引导、内容供给和载体创新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背景下,部分年轻人受不良思想影响导致崇洋媚外,爱国思想和集体意识缺乏,将“四史”融入大学思政教学中已是大势所趋。让学生以史明鉴,用客观理性的头脑认清中国近百年的发展史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以此推进大学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精神。“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还应该考虑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采用学生喜欢的多媒体、视频、微课、实践等方式,教师更应该以其专业的理论知识传递政治理念,培养一批具有时代担当的爱国青年。  相似文献   

11.
12.
社会转型期的各种问题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有很多消极影响,高校应采取相应对策,使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红色家书既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富矿。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背景下,文章试图通过挖掘红色家书内含的价值意蕴,以红色家书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活载体,探讨红色家书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实现路径,对助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积极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运用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基于仪式的符号特性与人的符号属性的融通吻合的客观把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然要求,是十八大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图景的经验总结。仪式作为教育形式,是爱国主义精神柔性化表达和具象化呈现的重要载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凝聚共识、强化认同,以境染情、以美化人,更新力量、外化行为等重要机能。继往开来,运用仪式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紧扣仪式要素、拓展仪式网络空间、构建仪式多元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和双创时代环境下,基于实训问题导向,构建一个既有逻辑理性又颇具有人文关怀的创新创业实训体系,促进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创新创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融合发展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趋势。基于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规格与素养的新要求,构建基础认知训练、初步能力训练、综合模拟训练和孵化实战训练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训体系,从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模式、实战基地、实训系统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新任务、新挑战,存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匮乏、劳动教育体系不明晰、考核评价单一、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困境,需要推进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学生成长期待的全面性大学生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与知情意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能够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优良的劳动精神、锤炼劳动技能,因此高校要着力构建知情意行统一的劳动教育体系,树立“综合育人”观,坚持劳动教育考核“知”与“行”统一,建设发展型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混合式教育是未来一种新常态的教育理念,是适应疫情常态化形势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崭新教育模式。构建高校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策略;是高校培养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载体;是联合爱国主义教育力量、实现全员育人的重要手段;是拓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崭新探索。文章在介绍混合式教育理念的概念、内涵、优势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高校混合式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这表明我国在进入新时代后,国家领导人越来越重视作为国家安全观重要保障的国防教育。进入新的历史时代,部队发展建设越来越信息化,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而作为全国防教育重中之重的高校,能够为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迈入了新时代,这对国防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因此高校弘扬和普及国防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也需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19.
20.
近年来,互联网产业的异军突起催生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高校实施精准思政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在新时代新技术大背景下,高校迫切需要转变一把抓的思政教育思维,转换大水漫灌的思政教育模式,将精准二字贯穿于思政教育始终,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时性、科学性及有效性,全面实现对象精准定位、教育精准定制、素养精准提升、成效精准反馈,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