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为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立足全市脱贫攻坚实际,组建了教育扶贫基金、卫生扶贫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四项扶贫基金",从制度层面丰富和完善了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为生活特别困难和产业发展启动难的贫困群众点亮了同步小康新希望。本文介绍了南充市探索组建"四项扶贫基金"在基金筹集、使用、管理等工作中取得成功经验,有力助推了全市脱贫攻坚,成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总结了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模式,指出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创新政策工具、实施差异化监管、重点支持扶贫搬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力度、拓宽深度贫困地区直接融资渠道、积极稳妥支持"三变"改革、大力提升涉农保险服务能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便利度、强化深度贫困地区金融风险防控十个方面提出了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中,青岛西海岸新区切实加强党委领导,坚持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共抓互促、统筹协调,"点线面"布局展开,城乡一体,户村镇三级联动,"组合拳"出击,创造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攻坚的"动车组"模式。截至2017年底,全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与贫困人口、城市贫困户与贫困人口全部超前实现脱贫,65个贫困薄弱村全部摘帽,并建立了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融合共赢的精准脱贫路子。其主要经验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中国扶贫和脱贫攻坚的历程与成就,概括了中国减贫脱贫的基本经验,指出了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提出了今后扶贫工作基本框架的相关思考,尤其强调要注意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问题。同时,着重讨论了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探讨了普惠金融及其与扶贫金融和特惠金融的关系,简述了金融扶贫需要满足中国开发式扶贫三个层面的资金需求,以及金融在继续解决相对贫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成立分行党委书记挂帅的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到抽调精兵强将全面负责精准扶贫工作,再到派遣52名驻村干部驻扎一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甘肃省分行不辱使命,坚持打通金融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将金融的网络和扶贫的触角延伸到村村户户,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6.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在于"精准",而脱贫攻坚的关键支撑则是通过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助力精准扶贫。为应对困扰山东省多年的贫困问题,山东省政府已经制定了针对性的"山东省脱贫规划"。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山东省县域金融扶贫现状及困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会议召开,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员实现脱贫。在党的领导下,全党全社会积极投身脱贫攻坚。近年来,河北省金融系统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金融监管部门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脱贫攻坚工作安排,坚持精准发力与靶向施治相结合,坚持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相融合,探索出"资产收益扶贫""扶贫龙头企业+贫困户""农业保险联办共保"等扶贫模式,创设全国首个资本市场"金融扶贫板",多层次多方位确保金融资源持续向贫困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湖北省枣阳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强化扶贫资金监管,着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全力保障扶贫资金及时足额用在"刀刃"上,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枣阳市财政建立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金融支持脱贫攻坚", 2016年,随着一系列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人民银行灵寿县支行按照"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参与"原则,发挥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谱写金融支持脱贫攻坚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全面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国家开发银行要进一步发挥好扶贫金融事业部的作用,加强金融精准扶贫服务。国开行始终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将脱贫攻坚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加大工作力度,成立了扶贫金融事业部,确立了“融制、融资、融智”的“三融”扶贫策略和“易地扶贫搬迁到省、基础设施到县、产业发展到村(户)、教育资助到户(人)”的“四到”思路方法,大力实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三大行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金融精准扶贫脱贫是脱贫攻坚的主要发力点,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金融在助推精准脱贫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需要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本文提出充分发挥政府、金融机构、扶贫实施主体、贫困户等四方合力,构建"四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防范这些风险,降低金融精准扶贫脱贫主体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西省宁都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县脱贫摘帽"三率一度"等要求,精心组织,精准施策,通过产业扶贫、网络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创新举措,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为实现全面同步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为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巴彦县财政局按照"政府引导、贫困户参与、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推进实施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变被动式"输血型"扶贫为主动式"造血型"扶贫,积极探索了一条符合巴彦脱贫需要的光伏扶贫发展新模式。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政法书记为副组长,县扶贫办、财政、发改、电业、土地、林业、网通公  相似文献   

14.
<正>临近收官之际,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显得尤为迫切。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4月中旬,习近平同志前往重庆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工作进展时,强调要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监管部门要求金融机构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要求不断增强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家》2016,(2):71-71
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脱贫攻坚战役已经打响。前不久,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紧接着,中央又召开扶贫工作会议,对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要求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金融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  相似文献   

16.
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改进和提升扶贫金融服务,增强扶贫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准确把握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一)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深刻内涵,瞄准脱贫攻坚的重点人群和重点任务,精准对接金融需求,精准完善支持措施,精准强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我国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于"四个全面"战略措施的贯彻落实,并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强化了金融扶贫作用,并凸显出了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目前,为了提升脱贫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关单位、人员强化了金融扶贫作用,确保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稳步开展。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陕西信合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并就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希望由此促进我国金融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  相似文献   

18.
正江西省宜丰县集中时间和精力,切实采取措施,加快推进2018年脱贫攻坚行动。一、"三个推进"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一是会议推进。先后召开全县脱贫攻坚暨扶贫系统作风建设和秀美乡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两场全县性的推进工作大会,传达上级精神,对今年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同时,进一步压实责任、凝聚合力,推动脱贫攻坚行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二是责任推进。分别与  相似文献   

19.
<正>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辖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总人口58.3万人,属于"三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核心战区。截至2018年底,会宁县还有8833户、38492人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任务要求,巩固金融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我们对会宁县支行金融定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20.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指出,“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当前,“精准扶贫”已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期,金融扶贫作为我国扶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有赖于政策保障、制度的完善、服务的优化,更需要科技的支撑。未来,如何进行深度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提高金融扶贫的可持续性,是当前以及未来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