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领域也随之拓宽和加深,企业对高技能电子商务专业人员需求日益旺盛。但目前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上并没有深入整合校企资源进行产教融合,在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方面,跟不上企业岗位需求节奏,导致人才培养上无法实现学校和企业岗位的有效衔接。文章正是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电商岗位的需求,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有效资源来构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达到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求、具备电商岗位能力的人才,解决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跟社会需求脱钩的问题,实现学校到企业岗位零距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成为企业用人需求的重点。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成为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但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从而造成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欠缺,不能满足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能力需求。对此,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以陕西部分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最后针对上述的需求,结合市场导向原则,提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目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产业迅猛发展,社会各行业急需大批电子商务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加强调理论知识教育及职能技能的培养,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章对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好地推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真正以就业为导向,从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力举措。太原大学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从2004年起逐步推行"双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与就业岗位(群)能力培养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科学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把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是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如何以更好的电子商务培养模式培养出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是首都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北京高职院校专业调查分析,结合北京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特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依托行业明确定位,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深度;突出优势和特色,打造服务北京区域电子商务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电子商务课程的系统性设计,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近三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表明:广东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群)为珠三角地区中小型企业的行政类岗位。通过对珠三角各类型公司(企业)的调研,文章对珠三角文秘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构建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与连锁企业同步的快速发展,采用"校企合作、岗位轮换、能力递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突破连锁企业高素质店长人才稀缺这一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运用市场调研的方法,针对连锁企业的发展需求,构建"校企合作、岗位轮换、能力递升"的高素质店长人才培养模式,并分析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合理利用校企资源的背景下,该人才培养模式初具成效,并在安徽地区形成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实现了高校、连锁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以就业为导向,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举措。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从2009年起全面实行"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与岗位能力培养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科学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把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水质问题的重要性、我国水体环境质量的严峻性和解决水质问题的迫切性,以及企业对市政水工程人才的需求性,要求给水排水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方向,适应时代需求。文章探讨新的培养模式,迎合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使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海西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每年走出校门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适应社会、适应岗位中并不理想,学生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严重,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较弱。这些都对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挑战。"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从专业建设上与市场、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以提升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未来运作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国内外人才培养的新焦点。然而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处于摸索之中,存在诸多问题,致使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艰难。因此,只有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打破传统的教育范式,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复语型"外语专业以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是一种新兴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复语型"外语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中的一支新队伍,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优势,能够明显提升外语专业就业率。为此,许多高校均纷纷设置不同的"复语型"专业或方向,以满足市场经济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本文对江西省高校"复语型"外语专业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并归纳总结出"复语型"外语专业建设凸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现状入手,提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即三个融合: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相融合,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员工岗位的晋升相融合,实际营销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其他专业稍显乐观,但同样不容大意。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经历和吃苦耐劳精神,在此背景下,如何使市场营销毕业生博得一席之地,获得生存与持久发展,值得思考。而构建"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企业需要的有竞争实力的营销人才的重要途径。一、正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循岗导教2AB"人才培养新模式是以"循岗导教"为人才培养理念,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按照人才培养的四个环节"A、B、A'、B'",对旅游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的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教学条件等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和组合,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旅游管理职业及职业群、岗位及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各项技能、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产业人才计划"是湖北省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以湖北理工学院首个"产业人才计划"专业为例,介绍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创新,并针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材开发、学生管理与考评和经费筹措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业态、新经济状态下,为了使人才培养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电子商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需要调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课程体系重构、创业导师培养、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阐述,提出构建"就创合一型"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新经济状态下对高职高专"就创合一型"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人才就业难,原因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仿真模拟实训对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仿真模拟实训可以通过建设校内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组建创业园进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后工作能力和岗位需求不符,难以胜任企业岗位工作,在求职中面临较多困难。而现代学徒制正是针对该问题所推出的一种人才培养课程模式,即在校企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协作进行课程开发,秉持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的,以此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基于高职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和课程改革要求,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在高职经管类专业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要求也不断提高。企业急需具有"三向立体思维"(即经济思维、外语思维、互联网思维)、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文章首先分析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供需状况,然后运用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KSAO模型,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职业素质能力进行研究,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获得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规格,最后提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素能要求对接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应注重仿真模拟实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商务人才就业难,原因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仿真模拟实训对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仿真模拟实训可以通过建设校内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组建创业园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