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英模精神是英雄和模范群体思想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先进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完美阐释,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可以鞍山英模精神为例,通过问卷数据分析鞍山英模的内涵及价值,并根据英模精神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劳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思想精髓。对高校而言,围绕新时代劳模精神内涵培育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应强化劳模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价值引领、重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加强大学生劳动实践技能的培养路径,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是高职院校最为宝贵的育人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与高职院校思政课充分融合,对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报国之志、锤炼意志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应注重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通过深化理论阐释、延伸教学内容,创新方法手段、多渠道开展教学,挖掘红色资源、拓展实践教学等形式,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作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4.
长征精神是党带领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精神瑰宝。新时代大学生弘扬长征精神是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当前,多元价值观影响长征精神的弘扬,历史虚无主义对弘扬长征精神的侵蚀,对长征精神丰富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够,大学生对弘扬长征精神的认识存在偏差,弘扬长征精神的方式和途径比较单一是新时代大学生弘扬长征精神的现实困境。因此,要通过充分认识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深入挖掘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努力讲好红军长征的中国革命故事,创作以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网络文化作品,不断拓展弘扬长征精神的实践活动等途径弘扬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红色英模人物是宝贵的教育资源,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以阮啸仙人物主题教育为例,以“思政+专业”的设想,探索红色英模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构筑“1+6”红色英模人物主题教育项目,从而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度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红色家书既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富矿。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背景下,文章试图通过挖掘红色家书内含的价值意蕴,以红色家书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活"载体,探讨红色家书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实现路径,对助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积极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战胜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日益积淀下来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内涵丰厚,意蕴深沉,不仅凝聚历史、涵养当下,而且昭示未来,具有崇高的历史价值。面对全球发展提出的新挑战和中国发展提出的新任务,可以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内容;加强网络空间建设,拓宽民族精神教育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民族精神教育实效。多方位推进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掌握劳动技能,而且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升综合能力、强健体魄、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路径。结合劳动教育的内涵,高校应在劳动价值观教育中输出生命认知价值、在诚实劳动态度培养中输出职业定位价值、在创新精神培育中输出社会适应价值、在家国情怀培养过程中输出感恩价值,实现劳动教育的树德功能,进而培养学生成为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9.
红船精神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首创精神蕴含着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开创新社会的价值目标;奋斗精神蕴含着党对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自信的价值信念;奉献精神蕴含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追求。基于价值导引视角,它的历史地位在于:凝聚了党的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先进性之源;导引了新的时代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体现了先进的价值导向,是我党的软实力之基。它的当代价值在于:理想信念价值,共识凝聚价值,先进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国家教育战略任务,对于贯彻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助力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实现、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的时代新人,应该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全方位的综合素质素养等,积极在伟大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主力性作用。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主要阵地,在培养时代新人中承担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为培养时代新人,高校应积极创新培养时代新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同志对红船精神、中国梦及中国精神的阐述,是对党的精神之源的概括,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时代价值,体现了他对党的理论和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弘扬中国精神是体现“三个自信”、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大学生公仆精神涵摄了信仰坚定、立志为公、批判继承、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服务人民的德性要求。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公仆精神,既是培育人民公仆的基本要求和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客观需要。新时代,培养大学生公仆精神的基本思路为:一是因势利导,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公仆意识;二是以文化人,增强灌输教育与自觉学习的合力效应;三是倡导实践,促使公仆精神在大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党中央、市委、市教委和市人力社保局的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此主要讲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后疫情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思想源泉、文化根基和实践基础等视角深化理论认知。同时,充分认识到后疫情时代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是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客观要求,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因此,后疫情时代培育具有爱国担当精神的时代新人应从爱国主义的认知教育、正面引导、内容供给和载体创新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工业题材电视剧成为剧集市场新亮点。以《麓山之歌》为例,探讨工业题材电视剧在集体记忆再现方面的艺术探索和价值挖掘。梳理该剧对工业时代的历史记忆和现实写照,分析剧中通过日常情感表达和非工业元素的引入所再现的工业集体记忆,探讨人性化叙事对集体记忆的再现,探究如何借集体记忆再现凸显工业剧的时代价值,从而深化人们对工业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对国家工业技术进步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时代特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培育时代新人为永恒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前瞻性研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创新发展,坚持"亲和性""科学性""网络化"的工作路径,为培养民族复兴所需的时代新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对中国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最具感召效应的教育资源。高校要用好战"疫"一线教材,充分挖掘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深入浅出开展好高校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通过梳理中国精神新时代内涵及价值,以重视理论对现实的价值指导、重视情感力量对思政教育的重大作用、重视创新思政教学模式为三个着力点,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为淬炼大学生思想提供机遇。  相似文献   

18.
大陈岛垦荒精神作为垦荒精神的主体内容,将其与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深度融合,有利于强化基础课程主线,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有利于传承大陈岛垦荒精神,增强地方文化育人特色;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学生认同感与获得感。在高职学生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用爱浇灌、用心呵护,为国家培养一批情怀深、甘奉献、敢担当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儒家心性论思想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深化,并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史上的核心内容。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发掘儒家心性之学的价值并运用于当代伦理实践,从而强固人们内在精神生活的根据,是时代提出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华文明得以长盛不衰的巨大精神力量;它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和壮大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之源,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思想保障。时代不断进步,艰苦奋斗精神内涵不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仍需继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焕发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