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锦州市调查研究,总结当前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农村生产、生活形成大量生活污染、农业生产中利用农药和塑料薄膜形成的“白色污染”严重、资源过度开采造成环境恶化和地表沉陷以及“三废”污染加剧等。在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财税政策建议,力求对推进农村环境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破解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融资难题,有效利用地方政府债券融资非常重要。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压力-状态-反应”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四川省2018年-2020年发行的24只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的77个项目为对象,研究地方政府债券融资的决策偏向及原因。研究表明:影响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决策的因素包括地区经济水平、政府债务情况、债券期限、项目资本金比例、项目收益规模和项目收益来源;影响因素即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项目利用地方政府债券融资的前因条件,可以组合构成六种路径,反映出地方政府债券在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主体稳健型、土地收益型和综合优势型三种决策偏向。  相似文献   

3.
农村环境治理"一主两翼"的公众参与模式,强调以农民参与为主,大众传媒和环保组织参与作为辅助力量,形成全社会公众参与合作治理的互利共赢格局。公众参与模式是环境要素"公共化"、公众生活"社会化"、政府管理"服务化"的必然要求。合理配置这一模式的内部结构,既形成合力,又相互制约与补救,是改善日益恶化的农村环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工作部门是开展“三全育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力量。造成当前学生工作部门“三全育人”存在全员育人合力不强、全过程育人衔接不紧、全方位育人联动不足等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学生工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要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顶层设计、内部治理与改革创新,推动学生工作部门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建设,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模式创新,逐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提升“三全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5.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分权治理是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特征,但分权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使信息不对称成为环境治理有效的主要障碍之一。2007年启动的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是针对环境分权治理中信息不对称的一项改革举措,可以有效缓解企业与政府、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提高环境政策的有效性,并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然而,现有文献较少对“重点污染源监控”通过信息沟通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更缺乏相关经验分析。“重点污染源监控”使被监控企业无法瞒报虚报排污数据,倒逼企业改进生产方式和技术,同时也通过释放威慑信号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进而在提升企业生产绩效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不同企业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发展模式等具有明显差异,因而“重点污染源监控”的节能减排效应可能表现出多样化的异质性。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重点污染源监控”的节能减排效应及其机制和异质性,分析发现:“重点污染源监控”显著促进了被监控企业的节能减排,且技术进步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重点污染源监控”对被监控民营企业具有显著的节能效应和减排效应,而对被监控国有企业仅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节能效应不显著);“重点污染源监控”对东部、中部地区和高能耗行业的被监控企业产生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应,但对西部地区和非高能耗行业的被监控企业没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应。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从缓解信息不对称角度探讨了优化环境分权治理的信息沟通路径,并对“重点污染源监控”的节能减排效应及其技术进步路径和异质性表现进行了实证检验,丰富和拓展了外部政策影响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经验分析,并为“双碳”目标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经验借鉴。本文研究表明,“重点污染源监控”在维护地方政府环境执法权的同时强化了中央政府对企业排污信息的收集功效,改善了环境分权治理中的排污信息沟通机制,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因此,应进一步优化环境分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并结合地区实际、行业属性以及企业特征等进行差异化的政策设计,激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路径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项目,深入东北农村,通过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发现东北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培育方式粗放,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程度低的现象,并结合地域特点分析了互联网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以建立电商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受惠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环保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作为环保产业的一部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有望受惠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本文以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进行财务分析并探讨了影响财务状况的因素。分析表明,桑德环境作为该行业的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较好,筹资能力较强,但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偏低,影响了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影响桑德环境财务状况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政策因素、企业规模和业务范围因素、筹资因素,以上因素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会伴有相应的风险。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在发展过程可以借鉴桑德环境发展中有利的因素,警惕相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跨区水资源产权虚置,使水资源的环境容量产权事实上成为地方政府拥有。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经济竞争演变为,地方政府不顾生态成本的竞相放松环境规制;区域经济竞争成为区域之间对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资源消耗大战;地方政府竞争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式严重影响我国的生态安全。以跨区水污染治理为例,分析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对流域生态安全的影响机理,旨在为优化跨区环境治理绩效,构建府际环境合作机制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领域对人才需求旺盛。因此,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进驻农村从事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有效举措之一。大学生在农村电子商务领域创业就业具有多种优势,但也碰到了一定的难题与阻碍。本文以广东省为调研区域,通过调查问卷、个案访谈、实地考察、文献研究法,对大学生在农村电子商务领域就业创业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促进大学生在农村电子商务领域创业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环境治理离不开政府、企业及公民的共同参与,而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业都在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数字化发展势头迅猛,可能会对环境治理领域产生影响。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数字化水平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化水平对环境治理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政府出台环保政策能够提升环境规制力度,数字化水平能够通过政府环境规制对环境治理绩效产生作用,即政府环境规制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建议政府重视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化科学决策机制,拓宽数字化信息收集渠道,以此提升数字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深度,坚持政府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并重,以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FDI流入量逐年增长,FDI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带来的环境压力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以各地区环境规制效率为标准,通过分区域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对我国FDI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DI与我国各个区域的环境污染程度关系密切,但不同地区之间FDI的环境效应却不尽相同。文章认为,在加大环境规制措施的基础上正确引导产业结构转型,是实现FDI正面环境效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旨归意蕴在于破解两权分置范畴体系下主体身份限定与客体流转收益间的不兼容和不适配问题,逐步实现由“重身份保障,轻财产流转”向“兼顾身份福利保障与物权价值属性流动双向并重”的功能导向转变。以“三权分置”视角下中部三地传统农区试点实践为观察样本,随着试点改革的不断深入,宅基地权能架构呈现出以下困境:所有权主体虚置弱化、资格权能体系构造及关联运行机制保障缺失、使用权“适度”机制不活与“放活”机制不畅等。应以“三权”内部权属逻辑脉络为始点,在理顺“三权”各自权能属性的基础上,畅通权能交互衔接运行机制,实现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3.
以"三权"抵押融资为核心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对于破解农村信贷瓶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为样本,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农村"三权"抵押融资基本现状进行了描述,提出产权制度困境和金融环境缺失是目前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融资的现实困境所在。笔者认为,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破解"三权"抵押融资的现实困境,需扎实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为缓解农村小额信贷供求矛盾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入户调查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从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但是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正反两个方向的四种动力:城市不仅存在吸引农民入城务工的"拉力",也存在将外来务工者推回农村的"推力";而农村不仅存在将剩余劳动力推往城市的"推力",也存在将外出务工者拽回来的"拉力"。正是在正反"拉力"与"推力"的综合作用下,部分农民选择了"离土不离乡"或"离—返交替"的半农半工模式。因此,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拉住"劳动力,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元化和逐步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保险市场是新一轮保险发展的引擎。但由于业务分散、成本高、赔付率高、产品不适应需求、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取向制约、社保扩面等原因,农村保险业务发展缓慢。当前农村保险有效供给和需求都存在不同程度萎缩,保险公司发展模式不能适应市场实际。针对脆弱的农村市场,必须长期培育、有序发展,具体来说应解放思想、长远规划、调整策略、准确定位、完善政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民间金融发展政策的不断完善,在发达地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如温州、广州等地。但欠发达地区的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又是如何呢?笔者对甘肃省庆阳地区辖内庆城、镇原和环县三个县2007年上半年的民间借贷调查样本进行了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推动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慢慢向系统化、综合化以及协同化方向迈进,“三全育人”理念也获得广泛传播。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辅导员应当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育人意识与水平,明确自身的育人定位,采取适宜的方式与方法开展育人活动,充分展现高校辅导员在新育人格局中的价值与优势。文章从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三方面阐述了高校辅导员的育人定位及实现路径,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通过影响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影响储蓄率和影响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和四维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78-2010年我国农村金融运行效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村储蓄—投资转化率与农村经济发展正相关;农村金融相关比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并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冲击作用,而农村储蓄—投资转化率、农村储蓄率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负向冲击.因此,我国应在健全农村金融法规制度,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农村储蓄—投资转化速度和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量和质量,培育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和农村非正式金融机构,以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经济兴起,数字技术为环境治理带来了新的动能。企业作为“三方共治”环境治理体系的最终实践落脚点,探究其数字化转型的减污效应具有重大意义。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三方共治”的环境治理框架,从企业、公众、政府视角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污染减排的影响效果与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显著的减污效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从企业视角而言,数字化转型通过激活绿色创新动力来实现绿色技术数量与质量的提升,从而降低污染排放。从公众视角而言,外部媒体关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污染减排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从政府视角而言,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越高,企业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污染减排的动机越强。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减污效应仅存在于重污染行业及非国有企业中。研究结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污染排放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同时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完善“三方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经验参考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白玉清 《大众商务》2010,(12):190-190
宏观成面上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不争的事实与发展路径。然而基于微观层面的分析,当个人面对高额的教育支出与不太明朗的收入回报,在做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往往会出现与宏观分析不一致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