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广泛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运用至日常教学过程中,成为了师生互动、交流、探讨的重要方式,网络课堂学习成了学生喜爱的接受知识教育的第三课堂。与此同时,全国各高校都在贯彻落实全国思政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将思政教育融合进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要求,文章将以"网络营销"教学为例,从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营销"课程思政现状、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方法、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营销"课程思政路径等方面入手,主要探讨在信息化背景下"网络营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高校外语课堂寻找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开展有效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是外语老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以"高级日语"课程为例,分别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先进文化量具的理论框架三个维度讨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发掘。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学要承担时代使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技能型人才,课程思政是落脚点和根本。文章旨在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把POA理论运用于外语课程教学,在语言任务的选择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以“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一个单元为例,构建实施了基于互联网+POA高职外语课程思政模型,尝试把POA教学理论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输出驱动、输人促成和合作评价,并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每个阶段的活动中,从而实现课程“育人”的思政人文性目标。  相似文献   

4.
职业外语课程着重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综合素养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职业外语课程中可为实现这一目标注入新动能。职业院校应通过丰富思政元素、开发蕴含思政元素的外语校本教材、优化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等路径,将思政元素融入职业外语课程,将外语教师发展为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者与成长成才的推动者,充分发挥职业外语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发展、教学设计、思政案例等方面。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具有即时反馈难、成效量化难、成果展现难等特点,其评价工作一直是课程思政工作的难点。以“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为例,分析了如何在高职项目制教学中运用表现性评价测量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为解决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内隐性与课程评价外显性的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可结合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公共关系”课程的改革实践,提出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可采用“三融、五探、三和”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遵循教学基本规律要求,加大课程思政教学多维创新,提升专业教师素质能力,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进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英语语音课程对广大英语专业生而言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课程。然而该课程教学存在着课时不足、班级人数多、学生水平差异大、教学方法陈旧等诸多问题。在现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题组开展了借助云班课平台实施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实现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目前教育领域的新焦点。聚焦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内涵和要求,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思政优势,在此基础上,从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课程教学评价、创新特色等方面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与育人融合的实践探索,通过总结与反思,探索智育与美育、德育并举的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9.
高职扩招后,生源结构有了很大变化,表现出了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特点,这给当前思政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再也无法像以前面对传统在校学生那样开展教学活动。思政教师应当对思政课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案例;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可采用"双导师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必须改革思政课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实施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的考核评价运行机制,进而推动思政课教学生态系统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立足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并结合个人有关教学研究,笔者从教学定位到教学实施,提出关于民办艺术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以期深化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具体研究,推动民办艺术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提升建设。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自实施以来,无论是实践探索,还是理论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行业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大多是宏观理论研究,缺少基于具体课程的实践探索。鉴于此,文章具体探讨了"导游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导游英语""课程思政"的落实涉及到五个环节的任务,具体包括发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明确教学要求、细化教学设计、倡导教学生成、创新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2.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存在内容体系、资源和教学实施三个方面的供需失衡等问题。基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特征、影响因子和发展路径调研分析,可构建“三圈八维”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和“三维矩阵”结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进而根据思政元素的类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要求,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提出思政内容序化、教学协同体系构建和教学的组织实施等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策略,以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效能。  相似文献   

13.
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是"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需要合理精巧的教学设计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文章从"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同源性出发,探究"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思政建设基础,重点从教育观点、教学环节、教材建设与教学方式等角度论述"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思政宏观教学改革,并借鉴翻转课堂理念和规范学习理论隐性融入思政元素微观设计教学内容,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发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伴随"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推广和应用,对加快该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增强思政课时代感和吸引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和翻转课堂的优势,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中对该模式进行具体的实践运用。最后本文基于此,对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效和反响、存在问题和政策建议等作出具体分析和反思,这可为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普及推广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提出以外语为新世纪人才特征的新一轮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我国加入WTO和2008北京奥运以来,双语教学更成为热门。但中国目前双语教学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仍然存在与英语课混为一谈的现象,双语课程教学模式也急需改进。本文对我国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尝试基于"Learning by doing"的实验型双语专业课程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化社会环境的逐步改善和学习者素养的不断提高,学习者对个性化教学的需求更为迫切,论文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引入微课程与微项目相结合的"双微"教学创新模式,从模式架构、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建设、教学实施、学习评价等方面入手,探索以微课程教学为载体,任务驱动,"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趋势明显,“互联网+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一形势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混合教学模式是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将该教学模式应用到“经济法”课程教学中,不仅能促进教育信息化,还能提升该课程教学成效。基于此,文章以“经济法”课程为例,首先阐述了混合教学模式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分析当前“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并对混合教学模式的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构建课程教学资源库等运用路径进行探索,将混合教学模式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开展课程思政,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思想政治素养,是高校英语教师的重要使命。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可从思政目标、思政元素、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打造高职英语课程建设五部曲,即确定以"文化为本""三观为基""态度为先"的思政育人目标;挖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三大教育模块的思政元素;设计将英语语言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方案;实施"教为导、学为思、赛为用"的思政特色教学途径,并开展思政导向的教学评价,将思政教育贯穿高职英语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文科”倡导学科的内部融合和学科间的交叉、融通,旨在创新文科的内涵式发展。建设“新文科”对新时代外语专业和外语教师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文科”理念认识不足、学科融合能力不强、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单一等自身专业发展的困境,外语教师应与时俱进,在教学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手段、职业道德和课程思政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升自己,成为推动“新文科”建设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0.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在向着立德树人的方向发展,大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育人方面具有相同的育人理念,都是为了实现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思政育人,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二者的协同育人成为了立德树人的主要教育模式。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意义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而具体探究了大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