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总是是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政治性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国新时期全党和全国民工的奋斗目标,而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则在十六大报告中被称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随后如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把解决“三农”总是提到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生”,要求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都是很生的提法。可以说中国能不能地未来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关键就在农业、农村和农民。  相似文献   

2.
“忌讳”     
阿Q因为头上有癞疮疤,便忌讳别人说“癞”以及一切近于“癞”的音,直至忌讳说“光”、“阿亮”。别人犯了他的讳,力气小的他就打,口拙的他就骂。  相似文献   

3.
在革命老区福建省连城县的红土地上,有一位白发老人,被人们尊称为农业科普“老黄牛”。在许多农村的田野里,常留下他的脚印;在许多革命基点村,经常有他的身影;在没有围墙的课堂上,常响起他讲授农业科普知识的声音。他,就是连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连城县农业局植保站原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罗克昌。  相似文献   

4.
曾志扬 《宁波通讯》2011,(13):50-50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近日在线与网友交流。他关注到网上有骂他的网友,也有挺他的网友。他说:网络问政首先应该是平等地问、虚心地接受,不计态度、不问来历,“为什么领导可以发脾气,群众不能发脾气呢?为什么领导可以骂娘,群众不能骂娘?”(据7月5日《新京报》消息)  相似文献   

5.
一位做过市长的贪官曾经自曝受贿心态:第一次受贿是别人想承包市政工程求他,送给他2万块钱,他怎么也不肯要。但那个人执意要把钱留下,说工程能不能包到无所谓,帮忙不成“仁义”在嘛。他觉得对方说得有理,也就收下了。有了第一次之后,他开始了第二次、第三次……到案发时,累计受贿400多万元,被法院判了死刑。他在临死的时候说:最后悔的是第一次受贿时没有抗住金钱的诱惑。要防止受贿的发生,对于国家来说,除了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这是治本之策;对于手握重权的官员个人,则必须自己有一颗警醒之…  相似文献   

6.
“我承包鱼塘有十年了,前几年并没赚到钱,直到六年前饲养罗非鱼这种状况才有了改变。”广州市白云区南岗村罗非鱼养殖专业户庄某说:“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陈总提供的鱼苗品质好,”他说的“陈总”是指鹭业水产公司董事长陈远生。  相似文献   

7.
时下,“亿元(产值、收入)企业”似雨后春笋,生机勃发,脱颖而出,可喜可贺。一位拥有多家“亿元企业”的“百强县”县长却居“亿”思危,他说:我们不能把所有“赌注”都下在“亿字号”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既要让亿元企业“吃饱喝足”使其“锦上添花”,又别忘培植那些有前途的千万、百万元企业,使其健康成长,成为“参天大树”,使经济发展承前启后、青黄相接、持续不断。  相似文献   

8.
“抓大放小”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方针。何谓“放小”?有人说,“放小”,不是撒手不管,不是一放了之;“放小”,就是放开、放活、放出效益。这是很正确的,不过不能解决问题,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对大企业,也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一放了之,何不说既“抓大”又“抓小”?大企业,也要开放、搞活,何不说既“放大”又“放小”?“抓大”责任在中央,“放小”责任在地方。“抓大”,中央采取了很多措施,诸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大集团,优化资本结构(贷改投、核销呆坏帐、债转股),实行银企挂钩,重点支持技术改造,优先上市…  相似文献   

9.
在共和国开国元勋中.他是年龄最小的一匹“骏马”;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他虽然曾遭受“左”倾路线迫害.但始终坚持务实求真,并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特区建设中“杀出一条血路”。一条关中汉子走过的路.让人不能忘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信息》2004,(21):46-47
200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三农问题顿时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生养我们的土地,把关心给与勤劳朴实的农民,呼吁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但事实上,有一个人为了“三农”的问题,已经研究了几十年,实践了几十年……他叫温铁军,现在人们叫他“温三农”,他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中国体改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理事长兼院长。  相似文献   

11.
叶贤 《中国报道》2008,(2):32-35
可以说,2004年以来的“一号文件”一直保持内在思路的连续性,也即“统筹城乡发展、多予少取放活”;2004年“一号文件”的主题词是“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是“发展现代农业”;今年则是“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总是问我什么是‘潜规则”我真的没法回答,我能够跟他说‘这其实就是说大人们表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而且暗中还有不可告人的交易’吗?”在北京某公司担任领导的王俊先生对记者诉苦说,“但我无法跟孩子否认这一现象,他毕竟生活在一个‘潜规则’存在的社会之中,迟早会知道事实。我真希望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涤荡掉‘潜规则’尘埃,使未来的孩子们有纯净的社会空气。”  相似文献   

13.
四川来重庆当搬运工的一个农民乘坐公受车时。一小学生为他让座,他感动得流了泪,他说:“城里也有好心人!”公交车售票员说,售票三年,为农民工让座的几乎没见过。  相似文献   

14.
若曦 《上海改革》1995,(8):42-42
前不久,一位同志著文说,领导干部要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必须过好“五关”,即: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人情关。由此引起了周围朋友的一番议论。有人赞他“针对时弊,说得中肯”;有人则认为.只谈过“五关”不讲脑袋瓜这个“总开关”.说表未说本,没有抓住“根”……  相似文献   

15.
说“要”     
时下,在乡下采访,常常听到“干部难当”之类的感叹。一位村支书说,一年下来他同几十户农民吵过、囔过。去年底,他带着7名乡村干部到一名农民家庭里收提留款,这位农民不给,因火气太盛,差一点“大动干戈”。据了解,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农村不少见,干群之间窝着一团火,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相似文献   

16.
应该说他是个能干的厂长:自1985年起他担任村办福利厂的“头”之后,把个福利厂经理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产值利润连年递增,1988年产值突破百万,成为全市头号乡村福利企业的“大户人家”。可却有人说他是个“傻冒”厂长,是他,凭着他那股在现今很是难得的“傻气”,或者说,以一个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7.
《今日重庆》2012,(6):80-83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位生在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把他的感慨留给了后世。 历史没有“如果”。非要做个假设的话,只能说,假如李白生在当世,即便依然沿着“蜀道“游历,他却再也不会有《蜀道难》的绝唱。  相似文献   

18.
纽约有一位心理学医生,执业多年,绩誉卓著。他在即将退休时,归纳总结出对人生影响最大的四个字。头两个字是“要是”。他说,我有许多病人,把时间都花在缅怀既往上,后悔当初该做而没有做的事,“要是我那次面试前准备的充分一点就好了”、“要是我当初怎样怎样就好了…,,这些人沉而于懊悔之中不能自拔,结果对精神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和浪费。矫正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抹掉“要是”两字,改用“下次”即可。一旦事情办糟了,应该对自己说:下次如有机会我一定抓住。在人生中,懊悔就像是一剂慢性毒药,它在你不知不觉中,消耗你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邓达生 《开放潮》2005,(4):62-64
都说武警福建总队文工团战士演员辛海伟是个有“特点”的人物,有人说他“傻”:6家单位出高薪聘请,只要他点头,他便不再是拿几百元的小兵,转眼即成“高级白领”,或抱上个“铁饭碗”。对于一个来自贫苦山区的农村兵来说,这是做梦也梦不见的好事。有人说他“铁”:军事素质强,文化功底好,考个警校不成问题。可他捷径不走,偏走“蜀道”。入伍前毫无文艺基础的“旱鸭子”,“异想天开”要做个专业演员,这不是大白天做梦吗?不过,世间还真有美梦成真的好事,“半路出家”当文艺兵的他,不仅当了一名专业演员,还成了武警部队和福建省曲艺界的”明星”。  相似文献   

20.
我在辰溪工作多年,也多次到龙庵乡调查研究,每当踏上那片被誉为“绿色世界”的高效农业基地,都会有新的惊喜,可以说,龙头庵的特色农业已成为辰溪乃至怀化的一个典范,也有人称之为“龙头庵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