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政 《黑河学刊》2013,(11):128-130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对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毕业生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单位的多元化对毕业生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就业指导中的个性化指导力度,是当前就业市场的需要,是毕业生求职的需要,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的需要。在普遍指导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做好个性化指导,是今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林伟 《新西部(上)》2013,(10):114-114,105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着重视不足、能力不足、方式陈旧、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有差距、成效不明显、未能实现全程化等问题。改进对策是深化理解就业指导工作意义,转变理念和方法;利用各种载体建立就业指导平台;将学业发展与学生个体发展紧密相连;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践行全程化目标等。  相似文献   

3.
陈蔚 《杭州研究》2009,(2):144-147
在当下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中,高校就业指导向生涯教育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是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整体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水平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就业指导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从就业指导向生涯教育跨越式发展,必须实现六大方面的转变:即从关注职业向以人为本转变、从谋生向追求幸福转变、从行政附属向专业化转变、从毕业前的就业教育向全程教育转变、从集体指导向集体指导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转变、从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专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失调,就业指导思路狭隘,指导内容肤浅,形式单一,缺乏专业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指导的主要对策有:重视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更新就业指导思想,建立全程化、全景化、网络信息化的课程体系,完善就业指导体系;鼓励自主创业,加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受经济持续低迷影响,社会就业状况每况愈下,日趋严重的低就业率也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就业,而高校原有的学生就业指导方式因其传播形式滞后,越来越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学习及就业服务需求,严重影响大学生能力发展和就业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的多样化发展以及高校整体改革不断推进,新媒体在高校中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大学生的学习环境与就业环境,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空前的机会,增加了就业指导方式,提高了多样化程度,增强了职业指导途径的多维性,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很大的促进效果。文章根据新媒体信息的传递规律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部要求,按照“加强协作互动”“兼顾线上+线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理,从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4个方面,将新媒体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举例分析成功案例,阐释新媒体拓宽就业渠道,结合新媒体的发展环境,逐步分析探讨新媒体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和价值,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为优化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供有益的探索,促进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完善和创新优化指导服务,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借鉴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明确就业指导教育,是一个全面、系统、持续的教育过程,应贯穿大学教育始终,做到全程化指导。明确课程设置目标,合理安排课程时间;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提倡“从做中学”;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了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高校就业指导课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对学生个性化指导;重视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贺敏娟 《黑河学刊》2013,(2):103-104,112
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队伍经过近几年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仍存在队伍不稳定、工作内容以事务性为主和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等特点。通过分析目前新的工作形式对高职就业指导人员的必备要求,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通过严格准入制度、注重培训与培养、加强评估与考核、出台政策与法规等四项措施,对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素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借鉴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明确就业指导教育,是一个全面、系统、持续的教育过程,应贯穿大学教育始终,做到全程化指导.明确课程设置目标,合理安排课程时间;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提倡“从做中学”;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了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高校就业指导课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对学生个性化指导;重视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一个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有成熟体系,并且高等教育很发达的国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人口大国,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必须解决的大问题。为了解决逐年增加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我们必须在就业指导课中学习美国的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经验,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美国的做法,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大学的变化对学生事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提高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德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一体化、后勤服务社会化、学生自主自治管理、就业指导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与本土化考量。  相似文献   

13.
林秀水 《魅力中国》2010,(28):223-223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理论及实践操作体系还不完善,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仅停留在毕业生的阶段性指导上,并未形成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内容体系。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需要在转变就业指导理念、构建职业指导的中国化的理论支撑、建立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教育服务,为完善高校就业教育工作模式,延伸就业指导内涵,提高就业教育工作成效,提出了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华 《魅力中国》2012,(35):156-156
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作专项的指导,给他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帮助。同时,就业指导课程也面临着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传统、专业指导教师缺乏等诸多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以期更好的发挥就业指导课程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开展,"互联网+就业"开启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新模式。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科专业和学生特点,在充分调研、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互联网+就业"精准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共建、共享、融合"的新思维,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从人才培养供给侧发力,按照"全程化、系统化、信息化、个性化"标准,提升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及实效性,破解高校与用人单位的人才供需错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刘晖 《特区经济》2014,(11):149-151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拉动就业规模萎缩的背景下,大学生毕业数量增加引发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因而创新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在调查新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开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课程体系与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协调表现,提出创新指导理念,更新指导教材内容、完善指导教师甄选制度、开展就业指导科研等措施,有益于政府和高校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提升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基本都是采取团体就业指导,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由专职教师或职业指导专家担任教学工作,再就是由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知识渗透职业教育。这两种形式的指导无疑都是切合实际做法,本文试想在此基础上,探究和构建高职生就业指导导师制,对高职生实施个体就业指导,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老师、相关用人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在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努力促进高职生更好更快地就业。  相似文献   

18.
左永强  马波 《新西部(上)》2010,(2):118-118,109
当前,由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不健全,个人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所以,必须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完善就业指导人员的考评措施和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杨桂 《改革与开放》2013,(13):87-88
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大学的变化对学生事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提高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德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一体化、后勤服务社会化、学生自主自治管理、就业指导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与本土化考量。  相似文献   

20.
张佳  巩丽 《黑河学刊》2012,(3):162-163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60万,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主要取决于就业观念的转变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文章从加强就业指导的模式研究、构建全程化、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和由就业指导向个人发展辅导的转变等四个方面,探讨创新高校就业指导的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