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近几年的农民增收实践中,我们感到,要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加快实现四个转变。   一、由组织促收向农民自主增收转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享有了广泛的经营自主权,农民种什么,养什么,由农民自己决定;收入能否增长,增多增少,关键要靠农民自身对市场的把握来经营决策。这就是说,农民本身是理所当然实现增收的主体。而在现实当中,我们有些乡村干部在帮助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忽视农民增收的主体作用,没有启动农民增收的内在动力,导致好的增收措施发挥不了好的增收效果;同…  相似文献   

2.
2004年,我们的“三农”工作“三增一减”——粮食增产了,农民增收了,农业增效了,农民负担减轻了。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去年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带有恢复性质.基础还不牢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扭转,农业投入不足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强调,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千方百计让农民增收,是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之一,是2004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传递了一个重要政策信号,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并将它上升到了政治高度。  相似文献   

4.
正当我省农民在增收路上阔步前行的时候,突然遭到非典疫情的袭击。面对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全省各地没有恐慌,更没有畏缩;而是在切实抗击非典的同时,调整思路,创新方法,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绘就了一曲万众一心抗非典,迎难而上促增收的“三农”新画卷。  相似文献   

5.
公共财政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切实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对此,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思路和措施建议,但农民增收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本人认为这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公共财政与农民增收的密切关系有关。为此,我们有必要来研究公共财政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充分认识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对农民增收的意义,从而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的条件,最终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一、公共财政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公共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和模式。在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6.
农民增收与乡镇企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一步做好农民增收工作,是一项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的重大决策。但是要实现农民增收,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在这一进程中,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作用,既能促进乡镇企业的展,也能带动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齐鲁粮食》2006,(2):1-1
一是粮食流通与农民增收的关系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当前和令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巾,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将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粮食流通与粮食生产有着最密切的关系。没有屯产,就没有流通:流通不活,生产也就没了后劲。  相似文献   

8.
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农民在秋冬时节进城卖烤山芋,每年能够挣回1000万元。这一则有关农民增收致富的消息,实是令人振奋的。读了这篇新闻,让笔者想起了以前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其大意是,农民卖的烤山芋,经卫生部门检查,不符合卫生条件。文章虽然没有明令禁止农民卖烤山芋,但封杀之意已明显流露笔端。其时笔者暗中叹憾,如按文章所言,不知又要堵塞多少农民的这一致富门路。幸好城市的消费者对这篇文章并没有买账,对烤山芋表示了大度的宽容,农民的这一致富道路才没有被堵住。由此,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问题:一边是农民有增收致富的门路,…  相似文献   

9.
包冬英 《农家之友》2009,(20):124-126
在贫困山区,农民增收主要靠两个渠道,一是外出劳务收入,二是经营农副产品收入。由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引发的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各国各地各个领域,我国农村也不例外,因为金融危机,农民增收的这两大渠道被“堵”了,大量进城务工农民纷纷返乡,如果不千方百计予以“疏通”,既影响农民收入,也影响农村社会和谐。如何因地制宜,立足农村实际,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本文以松阳县枫坪乡为例就当前农民普遍关注的农民增收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深入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增收的趋势和特点,研究探讨了新形势下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特别是农民增收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刍议农民增收问题齐群策(一)到本世纪末,鹰潭市城乡居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其中占总人口80%的农民实现小康是关键,农民没有实现小康,就是全市没有实现小康。而农民实现小康关键指标是收入的增加n因此,90年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增加收入。但是...  相似文献   

12.
高致病性禽流感就像落入鸡群中的土制炸弹,使有疫企业遭受了灭顶之灾。对灾后的损失,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家禽业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这是必然的。家禽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特殊的意义,也日渐成为农民致富路上离不开的一根杖。很多人都关心在扶持这一产业上政府现在和将来的动作。为此,记特意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陈晓华。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农民人均增收幅度一直徘徊在4%左右,与国家“九五”期间计划每年农民增收6%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这充分说明在农民增收问题上,目前还没有找到持续稳定的新的增长点。近几年受国内需求不足的影响,制约农民增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农产品“卖难”,使许多农民陷入了不知种啥好的困境之中。近日读报,一个“创意型农业”的概念闯入了笔者视线,令人耳目一新。 江苏六合县雄州育鸡场,在蛋价下滑的情况下,适应市场需求,大胆创新,开发出了一个叫“活珠子”的鸡蛋,吊起了南京人的胃口。所谓“活珠子”,就是鸡蛋…  相似文献   

14.
农民增收问题,是一个涉及全局性和工作基本出发点的重大课题。农民增收中有三个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如何进行政策引导,包括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鼓励,从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介组织和机构的功能;二是积极引导农民确立增收的主体意识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是紧紧抓住经济薄弱地区以及农村弱势群体和贫困家庭的增收,这是农民增收工作中的难点,必须提出突破性的措施和办法。本文着重探讨农民增收中的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强化,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农民在增收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最高的年份增长4.8%,最低的只增长2.1%,年均增长4%,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种田的经济效益,激发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所以,大力推行节本增效农业是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增收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当前,全国有5800万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省农村年均人平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还有86万户411.2万人。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党和政府的首要问题。要使这一问题更好地得到解决,在宏观的政策层面上和微观的操作上,主要应做到“两减两加两提高”。一、减轻农村就业压力,加快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实行的是分割的城乡二元经济,农村人口占了约七…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关键是增收问题,这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提出来,更说明了这一点。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为了实现农民增收,可谓是殚精竭虑,千方百计,制订了“增收工程”,确定了“增收途径”。这些措施在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农民增收仍然迟缓,步伐不快。从这些措施中发现,大都忽视了增收主体———农民的作用。我们知道,农民是农业生产最直接的实践者,其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不少促进农民增收的好政策,这是惠及9亿农民的一件大事,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细致和深情,让人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亲民亲农的决心,这无疑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福音。欣喜之余,时下,农民有“四盼”。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农民增收逐年趋组建缓,增收的难度增加。实现农民增收是今年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对无锡市农民增收的现状作了专题调查,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继年初的“一号件”之后,刚刚结束的两会再次使三农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增收成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当前的中心工作.作为长期专注于三农问题的媒体,《农村工作通讯》决心下更大气力为各地农民增收加油鼓劲,这也就是读朋友在此看到“农民增收”栏目的缘由:总结交流经验、宣传地方优势、发掘各地潜力,这是本栏目的初衷,也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