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出发,综合FAO提出的土地可持续性评价标准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提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概念。运用可持续发展,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准则层-指标层-措施层”结构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支撑、资源环境支撑、社会可接受性以及公共政策支撑等4个方面对石家庄市1995年-2006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评价,得出其可持续能力逐渐提升的结论。并根据土地利用的障碍因素,提出针对石家庄市维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2.
湖南桃江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推进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湖南桃江经济开发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方面选取6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构成评价体系,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评价因子总分,并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结果表明,该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属中等水平,土地开发程度和利用强度相对较高,用地结构不合理,且用地效益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克拉玛依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包括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投入强度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4个指标层的9个指标因子,建立了克拉玛依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克拉玛依市及其各行政辖区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并对克拉玛依市未来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提出了相关建...  相似文献   

4.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是我国当今土地利用的重大战略方针.本文深入地阐明了节约用地与集约用地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分析了节约与集约用地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区别与联系,为推进我国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是湖南省产业最集中、经济实力最强、最具活力的地区。近年来,随着该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镇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强,建设用地扩大与农用地保护、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发。本文首先从城市群核心区可利用土地资源人手,分别从适宜建设用地、已有建设用地、基本农田等指标单要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然后对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量、可利用土地资源绝对量等指标项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得出了核心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量分布呈现出圈层式特点,以极丰富区域为圆心,丰度向外逐层减弱;核心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绝对量集中连片分布,大致以上瑞高速为轴呈南北对称、以湘江为轴呈东西对称分布的结论。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企业、产业链(群)和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角度,对土地利用数字化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及效率提升路径进行了逻辑推演.研究发现,城市土地利用数字化将赋能土地利用信息治理,促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但不同的土地利用主体,其数字化发展的赋能内容及其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渠道存在显著差别.企业层面土地利用的数字化主要通过赋能企业市场信息、客户特征信息、空间产品供给信息及空间资源利用状态信息治理等方式来扩大市场需求,提升企业占地规模对消费需求变化的动态适应能力,引导消费需求配置及减少管理摩擦等渠道来促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产业层面土地利用的数字化主要通过赋能上下游企业(或产业链)的生产经营信息治理,优化产业链(或产业群)的信息链接结构,提升其链接效率,增强上下游企业(或产业链)间的协作水平等方式来促进产业链(或产业群)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此外,事前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数字化主要通过赋能土地利用规划信息治理,改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信息环境,提升土地利用规划的包容性和预见性等方式来促进城市土地配置及利用效率的提高;事后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数字化则主要通过赋能土地执法信息治理、提升土地执法效率、威慑违法用地行为和规范土地利用秩序等方式来促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步伐日渐清晰,对环首都经济圈内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尤为重要。论文充分考虑环首都经济圈14个县市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安全情况,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水平和土地生态利用三方面选取相应指标,构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并结合定性分析对首都经济圈进行综合分区,明确各区土地利用及产业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可以明确首都经济圈的产业发展布局,为合理配置统筹各类土地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开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不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用地管理决策系统不可缺少的依据.本文选择保定市境内的22个市、县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和县城的土地利用特征,揭示保定市土地利用的类型和空间差异,开展了适应市域范围内城市和县城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总体评价,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保定市土地使用潜力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模式下的开发区土地治理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开发区城市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开发区用地结构发生转变,这种转变给开发区的土地开发带来了新的问题与矛盾:城市化趋势使开发区的公共物品提供负担加重;现代化的工业对开发区的土地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开发区严格的土地审批政策,使开发区城市化边界受到限制。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建议,包括:建立公共用地增值收益管理机制;公共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坚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也处于调整期。结合对西安市城市化发展的分析,通过引入"城市化下的边际城镇用地扩张量"指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西安市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结论:西安市城市化下的边际城镇用地扩张量总体是一个增大的过程。这说明西安市城镇居民点、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面积扩张的过程比城市化率增大的过程要快,土地资源的缺乏已严重阻碍并将继续制约西安市未来的城市化进程。据此,就协调城市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界对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从国别、区域和区位三个层次展开,区位层次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但对镇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则比较薄弱。基于土地资本化、城市化、产业化等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循环经济理念,西部远郊镇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应以建设用地复垦为发展契机,以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和探索农地流转模式为抓手,通过多举措解决好城镇化和土地资本化实施路径、经济社会发展依托方式以及资金统筹安排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剖析导致"土地财政"产生的原因,利用新疆1995—2009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土地财政与一般预算收入、经济增长率、城市化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和逐利行为是促进地方政府向土地财政"伸手"的动力,土地财政的最大风险是危及中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土地分配机制,转换政绩考核标尺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杜绝土地财政现象。  相似文献   

13.
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通过地票交易统筹配置城乡建设用地资源,在解决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用地短缺的同时,盘活了农村建设用地,提高了农民财产性收入,成效显著;重庆地票交易制度在理论上为破除长期以来困扰农村土地市场化改革的制度性障碍提供了可行思路,对我国统筹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配置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重庆地票交易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将土地一级开发权的市场化改革与地票结合;二是实行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双轨制,改革征地制度;三是加强地票制度与规划的衔接;四是适时推出地票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日益增加构成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特殊矛盾,协调土地供给和需求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永恒主题,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日益增加之间的矛盾,从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角度来看,属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从人地关系理论对土地持续利用规划进行反思,分析现有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人地关系协调共生的土地持续利用规划对策措施,对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日益增加构成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特殊矛盾,协调土地供给和需求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永恒主题,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日益增加之间的矛盾,从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角度来看,属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从人地关系理论对土地持续利用规划进行反思,分析现有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人地关系协调共生的土地持续利用规划对策措施,对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中必然涉及到耕地占用问题.基于西部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特征,本文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用地与耕地保护的冲突,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节约集约用地、开展土地整理、改革现有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地利用率、发展非农产业、科学规划和严格用地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用地是从产业角度对土地利用性质进行理论上的划分,是指旅游业各要素赖以存在的土地依托。旅游业用地划分为旅游业直接用地、旅游业间接用地2个类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与土地利用会形成良性互动,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与土地利用会形成恶性互动,提出了可持续旅游业用地的原则。介绍了昆明旅游业用地的现状,分析旅游业用地的特征;结合昆明旅游发展的战略,提出重点项目、旅游小镇、高尔夫球场、酒店设施用地建议和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农村建设与西部城镇化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用地的扩展将进入加速阶段.在新形势下,新农村的建设将会对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广泛涉及到农村土地的开发利用.这势必对农村土地的综合开发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统筹城乡土地规划,是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内容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