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勇 《魅力中国》2011,(1):79-79
毛泽东夸他“洛阳才子” 1939年,经常前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授课的毛泽东对在参谋训练队学习的18岁的雷英夫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是年8月,在重庆负责国共谈判的周恩来回到延安向毛泽东求援:南方局军事组叶剑英那里急需要参谋人员。毛泽东就向周恩来说:“我给你推荐一个18岁的娃娃,他叫雷英夫。”这样,雷英夫就被调到南方局工作了。  相似文献   

2.
红岩,红岩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14,(17):16-18
1939年1月16日,在重庆,周恩来领导中共南方局开始了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民主运动。这是抗战中的重庆。在红岩、曾家岩、虎头岩,周恩来和他的战友们的身影总是与团结中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入侵的日寇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盖房为何在地头?怕占良田民人忧. 此心又有谁知道,不知我心乐悠悠. 当年,抗日著名将领冯玉祥亲手写下这首诗句,并镌刻在自家院子的石碑上.与诗中自谑相反,此时他的心情并不宁静.1939年6月20日,抗日烽火正炽,冯玉祥在重庆陈家桥镇白鹤村买下一户民宅,他为这处房舍起名"抗倭庐",意为抗战到底,没有抗战何以为家.在重庆7年期间,这里是他最主要的居所.  相似文献   

4.
1939年5月1日,一张汇款单通过中国银行从新加坡汇到重庆机房街70号,收款人写着由董必武转汤文毅. 1939年7月25日,设在重庆的战时儿童保育会总会,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林伯渠汇款8118元,并请林伯渠转交给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 1941年7月25日,一位重庆爱国人士通过中国银行匿名为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伍云甫汇款5000元.  相似文献   

5.
1939年至1946年,在那个风云诡谲的年代,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艰苦战斗的历程,为红岩春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纪念日,电视剧《周恩来在重庆》的热播,真实再现了这位伟人在重庆的光辉历程。这段峥嵘岁月已经成为重庆人民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其光芒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相似文献   

6.
红岩,红岩     
正1939年1月16日,在重庆,周恩来领导中共南方局开始了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民主运动。这是抗战中的重庆。在红岩、曾家岩、虎头岩,周恩来和他的战友们的身影总是与团结中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入侵的日寇联系在一起。中共南方局,在整个南中国的统一战线、军事、文化、党组织的建设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领导作用。红岩村的春夏秋冬,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曲折发  相似文献   

7.
重庆第一次成为“直辖”市.应该从1939年算起。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节节失利.国民党政府把首都从南京迁往武汉.又退而迁到了重庆。这次“直辖”,很有许多无奈的味道.也为当时的重庆赢得一个别名——陪都。以后数年间,这座位于长江之滨的码头城市迅速成长为当时全国三大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8.
1939年至1946年,在那个风云诡谲的年代,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艰苦战斗的历程,为红岩春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19日,记者在重庆“两会”上采访首次当选重庆市政协委员的刘群,他递给记者两张名片:一张上他的身份是重庆长龙集团董事长,另一张上他是重庆垫江县桂溪镇石岭社区居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10.
作为失败者,你有自己的心灵家园吗?盛强,曾经是百万富翁的生意人,如今是一个落难的失败者。在家乡重庆,他这几个月忙活着一件让许多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汇集全国的失败者,建立失败者联盟!几个月的奔走呼号,他孤独地发现,在这个失败者联盟里,依然是他一个人的战斗,会员也只有一个:他自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李贵平 《中国西部》2016,(10):46-51
在世界音乐舞台上,中国的《康定情歌》应该是名气最大的民歌之一。但很多人不知道,《康定情歌》是由甘孜州古老的溜溜调演变而成的。目前在整个甘孜州,能唱这种最纯正溜溜调的只有一人,他就是68岁的毛云刚老人。  相似文献   

12.
罗凌 《中国西部》2016,(5):94-95
又一次离开了康定。对我来说,这座冰雪弥漫的高原古城既熟悉又陌生,这里有很多同学、朋友。我曾得意地炫耀,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惬意地在康定生活一年。作为甘孜州的政治文化中心,康定是藏区通向内地的交通要道,多年来我数百次地穿梭、路过。不经意间,它已经成为记忆深处一个特别的印记。  相似文献   

13.
厄瓜多尔驻华大使莱昂纳多·阿里萨加全身上下充满了拉美人的热情,我们的采访从他在中国的有趣见闻谈起,而在谈到他的重庆之行时,第一个展开的话题竟是重庆的火锅,"早已耳闻重庆的火锅,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了。"他说,重庆火锅如同重庆人的热情,让他感到亲切与振奋。  相似文献   

14.
李静 《重庆与世界》2015,(23):26-29
2015年11月1日,渝中区白象街,时值中丹建交65周年庆暨丹麦王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成立十周年之际,有关方面在此举办了一场"守尔慈在渝事迹展",面向重庆市民免费展出一个月。图片式的传记,呈现了一个外籍工程师的重庆故事。而这个人,是重庆第一条铁路的设计者,被誉为"重庆詹天佑",他的名字叫守尔慈,是地地道道的丹麦人,被誉为"在重庆的第一位丹麦人"。  相似文献   

15.
四川来重庆当搬运工的一个农民乘坐公受车时。一小学生为他让座,他感动得流了泪,他说:“城里也有好心人!”公交车售票员说,售票三年,为农民工让座的几乎没见过。  相似文献   

16.
正在重庆,生活着许多来自异国他乡的国际友人,他们漂洋过海,来到重庆,却对这座我们熟悉的城市充满了好奇,来自美国的James Wemyss便是其中的一个。不同的是,他是带着双重"身份"在这生活,也带着双重视角观察着这座城市。本期,我们希望透过他的眼睛去捕捉飞速变化中的重庆,也用另一种视角来发现重庆的美丽。James有一个很儒雅的中文名字,叫温世杰。翻看他的履历,可以发现他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2001年,James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后,又到华盛顿乔治城大学攻读了国际  相似文献   

17.
2005年4月24日,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记者再次见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英国人尼克·马齐。和以往不同的是, 他不是代表BBC(英国广播公司)或FBC(意大利唯实电视)驻重庆记者站的负责人和重庆媒体见面,而是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马耳他创意传媒公司重庆分设的总编辑兼负责人。一见面,马齐用他一贯的风趣与幽默向记者们问好,以传达他的热情与友好,并向重庆记者介绍了马耳他创意传媒公司重庆分社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8.
梦不孤单     
在外地的一个火车站里,与背着行囊的重庆男子不期而遇。我们一个向南,一个奔北;一个要返回重庆,在笔尖下续写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梦,一个则执着地向北,到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追梦。男子说,他的根在三峡,他的梦却在草原。随身的行囊里,最宝贝的是一套梦想了几年终于拥有的摄影器材。镜头背后,隐藏着这名重庆男子的梦想——记录草原,记录草原人,记录辽阔草原上那些草原人的梦。  相似文献   

19.
20年前,他离开老家来到重庆黄桷坪打工,几年之后,他成为重庆最早的人体模特,并在四川美术学院争得了“第一名模”的称号。和“棒棒”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是一个“画家”;和美院师生在一起的时候,他是一个“棒棒”。  相似文献   

20.
在抗战期间,郭沫若在重庆有两处旧居,一个在渝中区天官府10号,还有一个在沙坪坝赖家桥全家院子。如今,这两处地方,被定为“重庆郭沫若旧居”,对外开放。从1938到1946年,郭沫若身居重庆8年,他创作了震撼中外的多部话剧。当时,重庆虽不是战区,但由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共产党南方局设于重庆,重庆成为抗战时的首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