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
当下正处于以“社区生活圈”为中心的精细化调控阶段,城市更新行动呈现显著的社区导向趋势,即自上而下配置的城市公共资源倾向于社区层级的公共环境空间营造。大数据时代也将赋予社区公共环境空间建设和治理新内容。文章基于智慧城市理论,以常州社区公共环境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4个准则层和18个子准则层来研究其品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制订评估矩阵,逐级计算各指标权重,得出各项指标的优先排序等级。以常州市科教城社区公共环境空间为实践案例,分析其现存问题,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造设计策略,为未来城市社区公共环境空间智慧化营造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前三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交通出行方式,汽车的普及及通行效率的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牺牲了人们的街道公共生活空间。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时代”将引领着“无人驾驶汽车时代”的到来,为城市生活性街道公共空间的更新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对无人驾驶技术特点及其车辆使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从街道空间功能重新定义、街道空间包容性提升、街道空间的精细化改造三方面对未来城市生活性街道公共空间改造设计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对未来城市街道公共空间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促进人性化街道的发展与城市街道活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各国积极探索未来社区建设,以期有效解决因世界范围城市化进程而带来的诸多“城市病”。聚焦国内外未来社区规划建设,运用CiteSpace软件定量分析,提取区域时区、热点词等基本信息,构建出热点研究领域共现图谱,分析出未来社区的发展脉络,阐述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力求为助推今后未来社区更深层次研究提供学理支撑。分析发现,已形成以未来社区为主题的研究体系,研究范畴细分出规划策略、社群关系、社区治理、公共空间、交通环境等方面,但体系内研究发展不均衡;研究领域不断延续拓容,围绕社区更新、康养护老的研究会持续升温;随着科技进步,数字化管理会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技术手段,智慧社区、数字社区等将成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当今,居民老龄化严重的老旧社区普遍存在(简称“双老”社区),居住密度大、老龄人口比例高、公共空间与设施配置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社区老人对公共休闲空间的使用需求。在一些管理较为松散的社区内会出现居民自发建造公共空间的现象,通常以自发搬置座椅、搭遮阳棚等方式呈现。自发建造公共空间(简称“自建空间”)是在公共空间资源不足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是居民日常生活及其空间实践的见证,其背后居民需求与物质、社会空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值得深入探究。以广州越秀区某“双老”社区为例,分析居民自建空间的布局特点及环境特征,对比既有公共空间,探讨居民自发建造行为与公共空间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关键要素对相同类型空间提出更新设计策略,以此为“双老”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以居民使用需求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基础;同时,将居民自发微观建造行为视为使用者的空间权利,通过关注日常建造行为将建筑学研究视角从单一物质空间转向与人互动的社会空间中。  相似文献   

5.
在区域发展中,都市圈是重要单元,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形态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郑州都市圈为例,在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实证研究。首先,基于“三生”功能,结合县域统计年鉴数据选出21个指标,构建都市圈“三生”空间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熵权法和空间功能测度分析郑州都市圈“三生”空间的特征,利用空间功能比较优势指数、Ward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三生”空间功能值进行分区,进一步对郑州都市圈“三生”功能提出4类优化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6.
促进身心健康:社区公共空间对社会凝聚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凝聚力是人际间的互动和联系感.社区公共空间可以有效鼓励社会互动,帮助居民建立认同感,提升社会凝聚力.有研究表明提高社会凝聚力可带来身心健康,但社区公共空间内的社会凝聚力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尚缺乏系统梳理.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搜索基础上,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梳理社区公共空间与社会凝聚力相关研究的进展与热点.结果表明:社区公共空间提供的社会凝聚力可以从生理、心理多方面发挥健康效用.社区公共空间的可达性、质量、安全性和使用者都是影响社会凝聚力的要素,通过在社区公共空间中积极互动、增强场地依恋感都会促进社会凝聚力,从而影响公众健康.未来可针对社区公共空间促进社会凝聚力的方式和途径提出空间设计与管理参考,促进社区公共空间健康服务功能,增强公众的社会凝聚力和幸福感.落实与社区发展有关的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7.
公共价值缺失是城市社区面临的重要问题,打造公共空间从而创造公共价值,为应对这一问题提供了破解思路。以S市和H市为例,探索公共空间建设如何实现公共价值的共创。研究发现,公共空间建设涵盖街道、社区和楼门院落等不同空间尺度,其运作包含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和自下而上的合作生产两个过程,面向公共价值的治理行动,能够使两条路径相互增能。公共空间治理过程蕴含了“价值触发—价值催化—价值强化—价值锚定”的契机,打造了社区治理的开放场景,增强了社会治理的多元合法性,提升了社区治理能力,这一逻辑解释了公共价值的生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公共空间和公共价值融合发展的治理框架。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据预测将有五类高薪职位被淘汰。由于“泡沫经济”和人才短缺而造成的实际技术含量偏低的高薪职位,如人事经理、行政经理、高级秘书等首先将被淘汰;二是银行中从事结汇、单证的人员;三是电脑程序员、翻译等高薪者;四是财务、生产、仓储、质保等部门的经理,他们的职位将被电脑代替代;五是在高技术含量企业中掌握落后技术的人员。这些职应的被淘汰表明,新时代将有新的高薪职位标准。未来将被淘汰的高薪职位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城市老旧社区更新的基本遵循。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理论,将城市老旧社区的人本需求分析要素化,以保证更新目标的可达性与实践引领作用的实现。研究认为,共同生产的基础和价值追求契合城市更新中“以人为本”的内在机理,“三问于民”、共同缔造构成城市老旧社区更新的本质要求与行动纲领;培养社区意识、以内生动力涵养公共精神、增强社区凝聚力有助于构建社区现代化治理的长效机制,维护社区发展与更新的可持续性;而适老性无障碍改造与社区养老设施建设等的实施,在凸显人文关怀的同时实际推动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的实施与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双链”(即产业链和创新链)与生产空间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生产空间是承载“双链”的场所空间、具有场所属性,而“双链”不仅具有场所属性,还具有功能联系属性,并基于“功能—场所”关系来构建“双链”与生产空间耦合的研究思路。其次,以武汉都市圈为例,采用主导产业的企业点位、用地数据、企业总部—分支机构联系、专利合作等数据来审视成长型都市圈“双链”与生产空间的耦合特征;发现武汉都市圈“双链”与生产空间的场所关系高度耦合、并呈现“强核集聚”的空间格局特征,“功能—场所”关系虽然匹配、但是“双链”与生产空间组织还未从中心城市集聚走向城市区域网络建构。最后,从功能组织、场所组织两个方面出发,分别提出应推进武汉都市圈“双链”网络化功能关系的建构、构建“一核三廊、四新城三组团”的都市圈生产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冲突治理面临着三方面困境:治理结构单一,权责边界不清;治理主体分散,行动协调困难;治理理念异化,市场机制扩张。城市社区冲突的治理涉及基层政府、物业服务公司、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社区非营利组织等多个主体,在社区冲突治理中分别发挥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机制。但因其主体地位不同,利益关联程度不同,利益诉求不同,对社区冲突的反应和行动不一,仅依靠单一主体无法实现“善治”。因此,为进一步解决城市社区冲突治理难题,提出构建城市社区冲突的协同治理机制、强化党组织的引导和调解功能、完善公共空间的合作供给策略、提升民主协商的权威性和合法性认同、提高社区主体对话协商参与度等优化路径,为解决我国城市社区冲突治理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作者指出,以“山水”之思想建设城市,旨在使城市与自然相协调;以“人情”建设城市,旨在创造与人类需求相呼应的社区。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传统园林和城市规划如何共有山水人情的思想,从三个基本方面阐述如何再创亚洲城市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梁玮男  曹阳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11):132-134
针对人口老龄化急速发展现状而进行的老年居住社区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的研究基于社区养老模式,试图从公共空间(而非老年住宅)视域探讨适宜于老年人生理及心理需求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问题,并通过传统分配型社区的相关案例研究,提出老年居住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路,为分配型社区的公共空间改造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老旧社区改造工作是提升居民获得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实现我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积极探索老旧社区绿色低碳化转型路径。首先梳理了社区尺度碳排放核算、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碳策略研究现状;其次归纳总结了老旧社区绿色低碳改造面临的转型挑战;最后提出了基于“策略—机制—评价”的路径:(1)以社区碳排放科学计量,溯源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社区整体和单独减碳空间,探索精准策略;(2)依托议事会、活动平台搭建,构建社区多主体参与、协作机制,有效推进社区更新;(3)建立全过程、分等级的社区改造评价体系,同时应对反馈能够及时优化,扩大示范效应,吸引市场化投资。  相似文献   

15.
“单位制”社区作为我国特定时期的组织模式,在城市发展前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制度的转变,社区空间逐渐从单位组织中脱嵌,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影响下形成了大量“后单位制”社区。此类社区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城市发展需求,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城市问题,存在较大风险。社区韧性是能够帮助社区自身对风险进行预警、响应和恢复的多种能力合集。首先,基于“后单位制”社区特征,从客观建成环境和主观能动性两个层面梳理现状问题及风险因素。其次,基于社区韧性理论和既有韧性评估研究,从社区资本和居民能力两个维度构建“后单位制”社区韧性评估体系,并运用组合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再次,以哈尔滨市的3个“后单位制”社区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3个社区的韧性平均水平一般,居民能力得分略高于社区资本得分,存在物质资本冗余性不足,社区风险应对设施不完善及居民抗扰性弱的问题,但社区居民拥有较为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居民自治,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能力。最后,从明确权属问题、社区空间微更新和社区居民公共性重建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社区韧性提升策略。以期推动社区韧性理论在“后单位制”社区中的实践,并为同类社区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可开发建设用地异常紧缺的情况下,佛山“三旧改造”的实施不仅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动力源,同时也为众多企业参与其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商机。如何把握“旧改”商机,并从中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每个企业有必在认真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余维君 《城市发展研究》2023,(10):90-96+133
传统村落保护既是响应历史文化传承的紧迫需求,也是践行乡村振兴理念的一大举措。尝试从“社会—空间”视角认知传统村落的内涵,探索“社会—空间”的整体性保护路线。研究将社会形态作为一种认识传统村落的方法,通过对“社会—空间”领域性、秩序性、标识性的认识,提出三种社会空间关联:一为“社会—空间”表现形态,即村落内部的社会体系所依存的空间范畴。二为“社会—空间”的结构格局,即社会群体塑造的聚落形式与功能。三为“社会—空间”的建构单位,即以居住空间和公共空间为标志的社会共同体组织。通过分析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认为对传统村落的理解和保护应该立足于“物质空间”和“社会结构”的关联性,一方面侧重物质空间对于社会结构的承托;一方面关注社会形态对于物质空间的反应。思考传统村落的本质特征,希冀实现传统村落的“社会结构”与“物质空间”的关联保护。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区公共空间结构再生产的重要场域,过渡型社区具有阶段性、兼容性等空间张力。因此,如何整合各方利益诉求、重塑公共精神成为关键议题。文章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进小区问题为切入点,探讨过渡型社区中存在的治理困境,总结基层党建在社区公共空间冲突解决中可能的弥合机理,将党建真正扎根于基层治理。  相似文献   

19.
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作为居民最常开展各种活动和使用公共设施的地方,居民间的交流也多集中于此。合理的公共空间设计促进居民进行交往、活动,改善邻里关系。本文以研究组成居住小区公共交往空间的要素为基础,并通过对月牙塘小区的实证研究,把交往行为和居民行为特征作为评判公共空间规划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对其从空间组织、行为类型以及行为的空间时间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价,以期为居住小区公共空间的规划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国企混改”)取得了巨大成就,探索出了竞争性商业类国有企业相对控股的改革路径,但仍存在着战投错配,国资流失;流于形式,只混不改;非国有股东权益“隐形化”,财务管理体系需改进,企业经营效益待提升等问题。本文基于国企相对控股的视角,围绕混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优选“战投”,国资增值;整合资源,以“混”促改;非国有股东权益“显形化”;逐步融合改进财务管理体系;多措并举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等五个层面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为国企混改持续健康推进提供相关借鉴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