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双碳”目标是中国发展模式的全新开端和战略选择,意味着中国以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成为“双碳”战略实施的主战场。北京市作为中国首都和双奥之城、国家低碳省市试点,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首要窗口,“十四五”时期是北京市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完成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谋划期和起步期,任务重、要求高。本研究围绕如何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北京贡献,基于将北京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和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的碳排放基础现状、气候目标与路径等进行比较,揭示北京市碳中和的主要挑战与面临形势,对北京市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城市发展质量提升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对城市更新行动提出了明确的实施要求,把城市更新、试点先行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随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出台了关于分批开展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选择河北省唐山市作为首批21个试点城市之一,通过对城市发展形势研判,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出台新政策,统筹规划安排,进一步探寻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模式,不断对城市更新工作思路进行探索,最后总结先进经验,并向全国推广。文章以唐山市产业转型后的城市更新发展为契机,从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城市更新背景和城市更新工作技术路线三点入手,对城市更新实施经验进行探索与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正式确立后,我国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并加快落实推进。通过综合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相关政策的实施成效,研究揭示实现双碳目标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围绕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区域协同推进双碳目标落实的整体方案和政策建议,为双碳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协同研究提供实证依据,也为其他后发地区落实双碳目标、编制减碳背景下区域规划和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等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存量更新为主的新阶段,在中共“二十大”报告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都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仅对城市更新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进一步阐明,也对其工作支撑环境提出了更为全面系统的要求。当前城市更新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日趋严峻,且更新项目投资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显著,亟待对中国主要城市的更新投资环境进行系统性定量评估。以城市更新投资环境为研究对象,从城市政府管理、市场环境、基础条件三个维度构建了城市更新投资环境指数模型。该指数模型旨在成为地方政府改进城市更新营商环境的量化标尺和市场主体优化投资决策的判断工具,也为各相关主体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从增量扩张朝着存量挖潜的方向转变,城市更新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土地建设指标增量紧张,为此必须重视城市更新,从多个层面着手强化规划设计,进而推动现代化发展。文章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更新的特点,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更新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孪生城市”作为我国未来城市治理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故而,当前城市宏观尺度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到中观尺度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技术(LIM)都需要进行适配于“双碳”需求的更新升级。因此,从“双碳”目标出发,对城市信息模型的构成体系和风景园林信息模型的政策引导、行业标准、软硬件设施和人才储备等方面进行分析考究,可窥见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和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老旧社区改造工作是提升居民获得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实现我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积极探索老旧社区绿色低碳化转型路径。首先梳理了社区尺度碳排放核算、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碳策略研究现状;其次归纳总结了老旧社区绿色低碳改造面临的转型挑战;最后提出了基于“策略—机制—评价”的路径:(1)以社区碳排放科学计量,溯源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社区整体和单独减碳空间,探索精准策略;(2)依托议事会、活动平台搭建,构建社区多主体参与、协作机制,有效推进社区更新;(3)建立全过程、分等级的社区改造评价体系,同时应对反馈能够及时优化,扩大示范效应,吸引市场化投资。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的后半程,存量城市更新以及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国际承诺,标志着城市建设将主要以存量更新和低碳转型规划发展为主。国内外关于交通碳排的相关研究较多,但针对控规单元尺度城市更新的碳排计算研究则存在着缺失与不足。选取控规单元尺度为研究范围,城市更新规划设计方案的碳排预计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常用的计算方法框架和四种具体方法的分析,进行比选和确定,确定城市更新规划设计方案交通碳排预计算方法为基于单位面积出行率的计算。综合运用定量研究及系统分析方法,选取实证地块,进行控规单元尺度城市更新的交通碳排预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结论,并指明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1月15日,“助力双奥双碳城市促进零碳未来”教育推广活动在京启动。该活动将在北京部分社区及学校等示范单位,传承双奥遗产,开展生态文明碳中和素质教育,加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双碳目标的认知,并在全国推广《零碳未来社区行动指南》,向公众普及双碳知识,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活动期间,安利宣布出资700万元,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及北京奥运城市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国内首个青少年“双碳”素质教育公益项目——“零碳未来——中国社区/校园低碳生活行动”。  相似文献   

10.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北京、厦门、景德镇等21个城市(区)作为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自2021年11月起,开始了为期两年对于城市更新统筹谋划机制、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及城市更新配套制度政策制定的探索。试点市(区)将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开展既有建筑调查评估,建立存量资源统筹协调机制。由此可见,“双碳”目标下的城市更新不再简单地沿用房地产开发建设方式,而是更加注重融合新时代新理念,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打造充满绿色气息的城市更新之路。  相似文献   

11.
胡熠  靳曙畅 《财会月刊》2022,(6):111-118
实现“双碳”目标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由之路。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和经济低碳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探究数字技术助力“双碳”目标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理论方面,数字技术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碳排放的外部不经济等机制降低碳排放。实践方面,数字技术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主要聚焦五条路径:基于数字技术构建碳排放计量监测体系、发展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低碳生产生活体系、完善碳排放市场交易体系以及优化碳排放行政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责任主体,制定城市碳中和政策制定需要相关研究提供支撑。现有城市碳中和路径研究多存在单一行业视角、定性分析、面向中短期碳达峰开展或对于单一路径探讨等局限。研究提出城市碳中和路径研究的“经济社会综合性、长时间尺度阶段性、实现路径多样化、城市战略个性化”四大特点,构建了一套面向碳中和的城市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流程和定量研究方法,并结合成都市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长期内成都市难以仅靠需求控制、能效提升、能源结构低碳化某个单一支柱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多个支柱共同作用,其中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至关重要;部分剩余排放需要通过碳汇、BECCS等负碳技术或碳市场机制进行抵消。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城市改造应从基础设施的改善、物质空间的改善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三个方面入手,促进城市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研究了运营前置视角下城市更新的实施路径,通过引入城市更新案例,将运营思想应用在建筑采光中,以提高建筑的采光效果,并提出采用运营前置思想,系统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研究分析结果可为城市更新实施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双碳”目标是国家应对资源环境约束、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助力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大计。由国家审计的现代治理面向决定,国家审计赋能“双碳”目标实现是其题中应有之义。通过搭建“战略S—审计A”模型,将国家审计重点项目类型和“双碳”目标具体战略要求相匹配,以分析其赋能作用机理;结合政府战略管理“三角模型”理论,匹配国家审计赋能影响效应和“双碳”目标战略管理要素,以剖析其赋能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审计通过碳审计、重大公共工程投资审计、资源环境专项资金审计、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落实情况审计以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五种审计项目类型,可发挥其揭露阻断效应、抵御规制效应和预防减排效应,进而全方位赋能“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城市老旧社区更新的基本遵循。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理论,将城市老旧社区的人本需求分析要素化,以保证更新目标的可达性与实践引领作用的实现。研究认为,共同生产的基础和价值追求契合城市更新中“以人为本”的内在机理,“三问于民”、共同缔造构成城市老旧社区更新的本质要求与行动纲领;培养社区意识、以内生动力涵养公共精神、增强社区凝聚力有助于构建社区现代化治理的长效机制,维护社区发展与更新的可持续性;而适老性无障碍改造与社区养老设施建设等的实施,在凸显人文关怀的同时实际推动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的实施与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碳审计是针对“双碳”目标的实现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的重要治理工具,也是能源审计和环境审计的重要构成。由于碳审计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关乎参与其中的多个角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碳审计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应实现有机协同,以确保“双碳”目标的实现。首先,从碳审计理论体系、碳审计对象与范围以及碳审计主体协同等视角,对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综述。其次,从碳审计规制与标准、实施主体定位与人员技能、碳排放数据质量与审计证据获取、碳评价体系与碳信息披露等视角,梳理出我国碳审计实施的现状与主要问题。然后,运用系统论和协同论对我国碳审计体系的构成要素及碳审计环境进行系统性分析,提出应构建“规制准则协同—审计主体协同—数据资源协同—信息披露协同”的碳审计多元协同机制,从而形成由政府部门、审计机构和专业组织、碳排放企业等多元化权利主体共同组成的协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以“双碳”为目标的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碳预算已成为企业践行低碳发展战略、实现碳约束的重要推动力。高排放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如何构建和应用碳预算体系成为企业低碳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紧扣“双碳”目标背景,以高排放企业的碳预算体系构建为切入点,将碳减排目标与企业碳预算体系紧密结合,通过对碳预算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探讨企业碳预算编制体系与碳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南通城市交通碳排放现状,识别了未来南通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主要交通方式和控制措施;结合南通实际,分析了城市快速发展和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南通城市交通碳减排面临的挑战,以及“双碳”目标下南通城市交通碳减排面临的机遇;总结了国外城市交通的碳中和实施路径,从空间结构、绿色出行、智慧交通、交通能源和交通碳交易等方面,提出“双碳”目标下南通低碳城市交通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实现“双碳”目标,要经过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为主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干部学员是分布在党和国家事业各条战线上的中坚骨干力量,作为有重要影响的窗口型机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具有重要意义,在帮助干部快速适应、推进党和国家的“双碳”战略发展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做好“双碳”知识培训、理念引导、科研支持、咨询服务等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3060目标”以来,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正在逐渐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大唐集团在“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数字智慧”战略新体系的发展愿景下,研究国内外大型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结合大唐集团实际,初步提出了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碳资产管理战略架构体系和实践路径,为进一步地深化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