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房地产》2021,(1):78-79
加速推动社区更新改造,是城市存量挖潜、产业人口重构的重要抓手。提出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的六大主要矛盾及解决策略。认为社区更新,特别是城市中心区老旧社区的改造,是推动城市更新、焕发城市活力的核心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促进社区发展成为近年来发达国家旧城更新的重要目标.政府通过政策、资金、技术支持,赋予社区权力并鼓励社区参与旧城更新,减少由单纯物质更新引发的居住分异、社区衰败问题.以美国“社会建筑”和日本“造街活动”为例,评介发达国家旧城更新由物质层面转向社区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划要素及实施策略,通过研究指出我国应从调整规划角色、完善政策制度和构建多元组织机构等方面实现旧城更新规划走向社区发展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3.
社区更新是市场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多元合作趋势的重要形式。全球化、体制转型等带来的复杂环境使机制弹性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已有研究聚焦于理论阐释、实证研究,缺乏对弹性机制建构的研究。英国是社区更新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是我国良好的借鉴对象。运用文献法提炼苏格兰地区的三种典型模式,借用社会资本分析各自弹性,比较其异同,发现机制弹性与社区的全面能力、自主管理能力、经济驱动能力、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直接相关。比较中、英国情差异,提出我国弹性机制建构路径:赋予居委会自主管理与社区公共福利相关事务的权利,促进居委会组织培训和交流、促成社区与专业机构合作,完善信托法制及管理、促进社区公共福利供给与公益信托结合,展开建筑产权差异化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4.
存量时代下的社区更新从空间导向的蓝图式规划转向人本导向的参与式营造。引入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对行动者社会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全过程、多层次、动态化对比研究。分析表明,社区营造更能提升社会网络关联性,是控制网络均衡性的弹性手段。地方归属感的重建能加强社会网络的稳定性。制度设计的完善能丰富社区参与的层次性。不同的价值驱动造就了个体链接度的差异化。个体枢纽度的提升源自空间的触媒作用与时间资本的累积。研究表明:社区更新应充分发挥公共空间的触媒作用,鼓励加大时间资本的投入,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地方治理共同体的重构。  相似文献   

5.
6.
在西方发达国家,协作规划理念被广泛应用于社区发展项目,但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城市再开发的深入,我国城市存量空间发展模式已从释放土地资源为主的物质性更新,转入综合性的社区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广州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社区参与下的微更新实践,展现出多元主体协作理念在城市更新中的萌芽,并显示出新时期城市更新的目标延展,即从物质空间改造拓展至包含社会经济、历史文脉、空间环境等在内的多维度更新。通过梳理中西方社区更新与治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提出由土地价值、地方知识、社会资本与社区善治四个维度构成的社区协作体系,并以永庆片区、泮塘五约与深井社区三个社区微更新案例为实证对象,探索适合我国的社区更新与治理新路径。研究进一步提出建立社区更新协作体系、完善地方知识众筹机制、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的策略,最终实现“共智共策共享”模式下的社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哲林 《价值工程》2011,30(36):262-263
文化的传承与社区的更新一直是城市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难题。本文分析了旧城的文化特征与社区更新的方式,并分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然后在城市设计的层面,结合调研的三个旧社区,试图能在两者找到共生的方法,或平衡点。  相似文献   

8.
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促使城乡规划从传统物质规划管理逐渐走向多元网络化治理。通过对台北大溪老街与上海市田子坊街区保护更新实践中多元协作过程的分析,指出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困境与利益格局转变的背景下,政府赋权与利益协调对多元协作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社区规划师引导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协作机制的建构,明确社区规划师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作为多元利益协调者、公众参与组织者、规划过程监督者等多重角色,提出历史街区规划服务平台支撑、社区规划师引导、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协作过程。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8,(6):48-50
当前城市建设已经逐渐从增量空间扩张阶段走向存量提升的优化阶段,传统的物质空间更新方式已很难应对存量开发下的旧城更新问题。本文以厦门市沙坡尾社区的更新改造为例,解析城市旧城更新规划的实施政策和手段。本文对旧城更新实施政策和手段的探索可为其他旧城更新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12.
我国历史城市的保护与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状况,分析了历史城市保护的难点及症结,提出只有通过城市更新途径,走保护与发展并举的路子,才能不断延续其历史文脉,增强发展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听人说到这样一件事:某村本是个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庄,在成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后,他们把村里明清时期留下来的古色古香的巷道,全都改扩建成了水泥路。路是宽敞平坦了,但乡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服务设计促进公众参与已发展为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创新的国际经验。作为一种系统化改良服务的设计管理实践,服务设计体现了一种逐层深入的社区共同体内涵建设方式,在厘清社区建设中的权利主体身份及其结构的同时,也为不同角色彼此互动创造了新的价值联系。基于社会学与设计学的交叉视角分析上海近年来的诸多社区建设实践,可以发现,服务设计通过重释社区治理困境问题与促进公共对话,为破解社区公共参与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传统村落微更新与社区复兴:粤北石塘的乡村振兴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重大决策部署。以粤北古村石塘为例,探讨如何以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为抓手,通过传统村落的微更新系统实践,以点撬面,促进人、文、地、产、景的多维度发展,从而推动村镇社区全面复兴。为中国广大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积极案例。  相似文献   

17.
毛圣雯 《价值工程》2019,38(29):63-65
社区街道作为城市的公共起居室,是人们的幸福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分析老旧社区相关研究背景、发展背景及相关概念的阐述的基础上,以北京天通苑老旧社区为例,从宏观尺度的北京地区现状分析,到针对天通苑社区提升策略,再到相关要素具体实施细节层层递进研究分析,提出针对天通苑老旧社区绿地提升与改造实施提出切实的策略。通过对天通苑社区的策略提出,希望对同类老旧社区街道景观更新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区的实践进展经过各地的实践探索,农村社区建设已总结归纳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已命名的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中,大多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市辖区,出现此种现象的根源何在?笔者分析城郊型农村社区与传统村庄型农村社区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论城市中心历史街区的柔性发展与适时更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缘于经济全球化、高速城市化、大规模城市更新改造以及现代化的冲击,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与延续地方文化遗产以重塑地域特征和传统人文风貌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保护和复兴历史街区必然要求妥善处理土地利用、无序管理、可持续发展、评估与权衡保护的支出和收益等综合、复杂性的问题,本文以分析研究当前历史街区保护理论发展和实践状况为基础,揭示国内在改造与保护性开发中的误区、负面影响及未来趋向,并通过引入柔性的动态适时更新概念,从改良城市功能、再造人文景观、传承和利用历史文脉、调协各相关学科发展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目的通过对城市中心区更新和开发中地域历史文化保护议题的探究,从规划设计角度提出可行性策略和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民共同生产行为是影响社区服务和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但现有研究对居民共同生产行为的结构和维度重视不足,缺乏能够超越公共服务类型且具有一定信效度的测量工具。以社区微更新为场景,开展城市居民共同生产行为的结构与测量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起包含角色内和角色外共同生产行为的概念结构模型,开发共12个题项的居民共同生产行为量表,并通过因子分析验证居民共同生产行为结构维度及测量量表的科学性。通过构建起具有较强普适性的居民共同生产行为评估方式,可以帮助管理者准确认识并促进居民参与共同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