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对“双链”(即产业链和创新链)与生产空间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生产空间是承载“双链”的场所空间、具有场所属性,而“双链”不仅具有场所属性,还具有功能联系属性,并基于“功能—场所”关系来构建“双链”与生产空间耦合的研究思路。其次,以武汉都市圈为例,采用主导产业的企业点位、用地数据、企业总部—分支机构联系、专利合作等数据来审视成长型都市圈“双链”与生产空间的耦合特征;发现武汉都市圈“双链”与生产空间的场所关系高度耦合、并呈现“强核集聚”的空间格局特征,“功能—场所”关系虽然匹配、但是“双链”与生产空间组织还未从中心城市集聚走向城市区域网络建构。最后,从功能组织、场所组织两个方面出发,分别提出应推进武汉都市圈“双链”网络化功能关系的建构、构建“一核三廊、四新城三组团”的都市圈生产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2.
以环京津地区73个县区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评价法测算其国土空间多功能值,利用空间分析法、标准差椭圆模型揭示“三生”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结合共生度模型和共生系数探讨各功能之间的共生关系,提出环京津地区“三生”功能分区调控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环京津地区“三生”功能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特征,并存在显著正向自相关关系。环京津地区的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以生活支配型正向非对称共生类型和生活收益型寄生关系为主,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以生产收益型非对称寄生关系为主,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以生态收益型非对称寄生关系类型为主。环京津地区共划分为4个一级功能区和11个二级功能区,并基于此提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国土空间开发中的竞争与冲突愈演愈烈,国土空间包括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空间,协调优化三生空间是解决国土利用矛盾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利用江津区2009年、2014年、2019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测算出江津区各乡镇的单位面积三生功能值以及比较优势指数,并根据测算结果进行优化分区,并就各类...  相似文献   

4.
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明确国土空间使用用途和管制要求。作为空间治理的重要公共政策,国土空间规划在底图底数确定、“三区三线”划定、功能分区和用途分类、开发边界外基础设施落图方式、自然资源要素保护方式等方面,充分衔接市级总规定位和规划传导要求以及用地计划管理、用途管制等方面政策法规,编管结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使规划能用好用管用,国土空间规划还需在底图底数精准度、“三区三线”划定合理性、主导功能分区传导土地用途、入库成果适宜深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优化完善相关技术规则,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管制作用,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多个城市政府共同联合参与的都市圈或城市群作为基本单元融入国际竞争与分工成为我国大都市地区现阶段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本文以空间功能要素集聚与扩散特征为判据,将都市圈的演化过程分为四种状态、三个阶段,并依据于此对济南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和空间矛盾进行了量化分析,认为济南都市圈处于由“中心城市绝对集中的空间状态”向“中心城市相对集中的空间状态”转变的转型期,即都市圈发展雏形阶段的后期,并将进入都市圈成长阶段.最后针对济南都市圈核心都市区实力不强、都市圈功能不密、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等三大核心空间问题,提出了空间优化调控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跨境电商高速发展、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深度融合的政策背景下,笔者以“跨境电商实务”课程为例,从教学背景、教学策略、教学举措、教学成效、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跨境电商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创新性探索。结合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提出“三三四四”课堂革命。采用“三融、三真、四有、四度”,打造明德课堂、实景课堂、活力课堂和效用课堂。并进一步创新性提出“四径三式”课程思政法和基于学习圈理论的“三螺旋两递进”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7.
“三生”空间内涵与空间范围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土空间开发与城市空间利用可以从"三生"功能空间协调优化的角度提高空间利用质量,但是"三生"空间内涵及空间范围等基础问题的界定还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分析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内涵界定的争议,可以从"三生"空间具有不同的空间尺度、"三生"空间界定以空间功能为标准、存在复合功能空间、存在非"三生"空间等4个角度讨论"三生"空间范围的界定,并基于区域、城市空间尺度的用地分类划定"三生"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8.
在区域一体化逐渐强化的背景下,发达地区的都市圈已经成为区域创新协同的重要单元,都市圈层面的各类创新空间的格局特征成为新的专业化区域功能空间类型。以南京都市圈为案例,梳理出都市圈创新空间由"大空间"到专门性空间、再到企业类小微空间所呈现出的精细化与系统化发展脉络;将创新空间分为"知识型"和"产业型"两种类型,并对各类创新空间的承载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创新空间在都市圈层面的分布格局与相互联系特点,并提出其在空间组织、发展方向和行动重点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应的三个发展引导方向,为我国创新型都市圈研究提供案例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阮福义  卢光熙  熊浩 《财会月刊》2023,(20):143-152
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为缓解财政空间收缩问题提供了契机。本文基于2010~2020年地级市层面的数据,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数字经济与财政空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地方政府财政空间具有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是通过财政收入增加和财政支出增效两个渠道来实现的;在儒家文化浓厚、城市等级较高、地形坡度较大的地区,数字经济对财政空间的正向影响效应更强。基于此,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财政建设、优化外部环境布局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缓解财政空间收缩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吴雪  张云路  李雄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中插27-中插32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绿道是稳定乡村生态环境、优化乡村人居空间、促进乡村三生空间融合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手段.基于乡村三生融合发展的规划背景,首先探讨了乡村绿道的概念与功能,其次围绕乡村绿道规划目标,提出了在三生空间融合目标下更为精准化的乡村绿道选线方法:即构建乡村绿道布局适宜性的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叠加作为绿道选线的成本度量数据,运用成本连通性工具生成最低成本路径,经过人工修正获取乡村绿道的选线布局.最终以怀柔科学城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以期对乡村绿道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引导青年上好与现实相结合大思政课的社会行走课堂。文章总结新形势下“三下乡”社会实践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思政育人效果差、实践成果少、实践缺乏指导;分析医学院校“三下乡”社会实践三全育人实效主要有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完善知识体系;提出进一步提升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三全育人路径的经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似乎对数字"三"特别钟爱,带"三"字的成语不胜枚举.比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等等.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当代中国有"三个代表".更有西方研究得出结论:人们瞬间只能记住三个要素.看来用"三"来说明道理,不仅符合人类的逻辑思维习惯,也是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中的"三困生"问题已成为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文中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分析了高校"三困生"出现的消极思想及行为表现的原因,教育工作者可采取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认知;给予"三困生"各方面的关爱,提供给他们良好的成长环境;挖掘"三困生"的特长,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帮助三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满足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使他们真正脱离"三困生"的行列,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4.
在超千万人口的都市圈中,东京在生活体验上一直广受赞誉,是全球各大宜居城市排行榜的“常客”。东京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面对内城拥挤加剧、生活成本增高、生态环境变差等问题,从居住、休闲、生态等方面构建美好生活圈。东京都市圈以生活圈建设缓解城市问题的主要做法包括建设职住平衡和适应老龄化的“宜居生活圈”、构筑便捷舒适的“休闲生活圈”、打造高效流通的“新鲜生活圈”、塑造生态美丽的“绿色生活圈”。借鉴东京的经验,中国都市圈建设应立足高质量发展,建设“非自立”新城、实施“交通+”策略、培育都市圈外围品质生活节点、以集约方式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力为重点推进生活圈建设。  相似文献   

15.
都市圈凭借超大、特大城市的辐射功能推动高端产业集聚、产业链延伸以及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然而,受限于城乡要素流动不充分、数字鸿沟、公共服务衔接不畅与供需错配等多方困境,都市圈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潜力并未得到充分释放,不利于城乡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应立足都市圈资源集聚优势,从要素流动、供需匹配与产业融合三个层面入手,构建都市圈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框架。基于此,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应以制度供给为引领,释放城乡要素配置潜能;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形成城乡融合消费网络;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使城乡服务高效衔接;破除城乡数字发展壁垒,推动经济双向循环。  相似文献   

16.
我们该如何理解“生意”一词的含义? 笔者以为:“生”即为“陌生”,“意”即为“创意”,因而“生意”就是向陌生人推荐自己的创意及其产品。可以说,生意人的一生,就是和陌生人打交道的一生。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必然是一个和陌生人打交道的高手。反之,则失败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7.
胡晓璐 《价值工程》2012,31(15):250-251
在高校中,客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家庭困难、学习困难、思想困惑"的"三困生"。他们极有可能是面临勉强毕业、难就业、退学等情况的高危学生群体,有的"三困生"甚至会做出极端的危害他人、社会的事情来(比如马加爵)。因此,笔者认为,三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做好"三困生"工作,不仅是学生发展、学校稳定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目前高校的帮困体系以物质资助为主,"三困生"的脱困处于被动状态。本文着重分析三困生的成因,从内外因果关系上寻找主动脱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为了在采油厂实现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以及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三基”工作的融合,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促进党建工作融入中心、进入管理、找准功能定位,采油四厂查找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融合的不足,从建立健全政治引领机制、制度执行机制、载体创新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四方面入手,进行有机融合,持续深化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深度融合实践,在基层建设、基本素质、基础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对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多中心视角下的京津冀都市圈空间联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驱动下,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成为实现区域协调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京津冀都市圈作为我国的经济核心区和城镇密集区,区域经济多中心化与板块化逐渐成为重要表现载体。基于城市区域的空间形态和功能的多中心特征,利用引力模型和城市流模型对京津冀都市圈城镇体系的空间联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空间联系呈现非均衡性多中心极化发展态势,围绕京津两大核心城市,京—津—滨走廊带已初具多中心城市连绵区域的过渡形态和结构,而外围的石家庄、唐山等地区中心城市发育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20.
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是防范采空区自燃的重要基础。在进行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划分时,应当综合考虑影响煤炭自然发火的主要影响因素,氧气浓度的指标和浮煤厚度分布的情况,还要把采空区三维空间氧气浓度场与浮煤厚度分布范围相叠加起来,才可划分出综放采空区的空间自燃三带。本文就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问题,通过对采空区遗煤的空间分布的分析,对自燃三带作出了解释,最后以煤氧复合理论为依据,对采空区自燃三带作出了划分,即“散热带”、“氧化升温带”、“窒息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