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强省会”战略已经被多个省份列入发展计划中。然而,“强省会”战略是否会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做大做强省会是否会引发极化效应,并对周边省份产生经济上的虹吸效应,尚未有定论。基于2000—2020年我国26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强省会”战略实施的经济影响。结果显示:省会首位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提高本省的省会首位度会对附近其他省份产生负面的经济影响,影响效果和省份自身的省会首位度相关。基于此,“强省会”战略的制定要依据不同省份的发展水平采取分类施策的方式,且要充分考虑到省份间的经济竞争。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经济理论认为,区域内最大的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地区内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经济规模之比)应不低于区域人口的十分之一,由此推算,作为一个拥有3300多万人口的沿海省份福建,其省会城市福州的人口应不低于330万,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福州市区的人口数不过200多万,其中还包括流动人口。受城市规模的限制,福州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所应有的核心地位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而这,也逐渐成为制约福州乃至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2005年第一季度,全国104个城市报送了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这104个城市拥有市区人口1.72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65.9%;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6241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71%。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27万人和19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近62万人和31万人。与上季度相比,制造业用人需  相似文献   

4.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市域面积16596平方公里,人口651.68万;市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人口401.59万。现辖8区5县(市)。2004年,杭州市生产总值达2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为38858元,比上年增长13.7%;财政总收入39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杭州人多地少,全市丘陵山地面积占总面积65%,人均耕地仅为0.46亩。随着杭州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更加突…  相似文献   

5.
张效廉 《活力》2007,(4):6-7
哈尔滨是一个拥有980万人口、5.3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特大城市,2006年市区人口列全国城市第7位,综合实力列中国百强城市第10位,适宜旅游城市列第9位,成长型竞争力城市列第28位。如果将国内主要城市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为一线城市,重庆及广州、深圳以外的副省级城市为二线城市,其他省会城市与较大城市为三线城市的话,哈尔滨市除综合实力尚停留于二线城市内,其余各项指标均已降至三线城市中。  相似文献   

6.
首先从城市经济联系的首位度出发,通过分析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的中心职能强度,将14个城市划分为四类;其次进行了兰州和甘肃省毗邻的省会城市与省内部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经济之间的经济隶属度和可达性的比较、分析;最后指出,甘肃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除了以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为指导外,还应该加强与毗邻省份省会城市的经济联系,特别是与西安、西宁等省会城市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2—2013年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构建城市规模指数,并采用统计分布检验、首位度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等方法和指标,定量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下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全样本城市、官方城市以及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城市的规模并不服从帕累托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仅地级及以上城市规模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全国、区域和大多数省份城市首位度偏低,首位城市发展不充分;四川、湖北、吉林等省份首位城市"一城独大"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城市规模空间基尼系数不断降低,城市规模分布呈现扁平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职业供求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第四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1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101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49亿,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57.4%;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253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60.3%。  相似文献   

9.
理解政府政策对电商行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事关我国电商行业发展以及各级政府的正确决策。通过构建一个基于知识螺旋演化的概念模型,探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对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作用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研究假说,然后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研究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剔除其他因素影响的条件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促进电商行业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试点政策对电商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城市异质性,即地级城市作用最大,其次为副省级城市,再次为省会城市。因此,政府在制定促进电商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过程中,应将政策重点放在电商行业发展水平尚待提高的地级城市(除副省级和省会城市之外),试点政策在这些城市的作用效果更大。另外,我国西部地区的政策重点应放在加强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建设,这样才能提高试点政策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劳动保障部于11月21日发布了全国62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第3季度职业供求分析信息,这62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08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3%;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者)4696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48%。报告中所统计的数据为这些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所采集的劳动力供求信息,均为本季度新发生数。2001年第3季度,这62个城市中,进入劳  相似文献   

11.
对一个城市的评价指标有很多,城市首位度是从人口的角度来衡量一个城市的规模等级,而城市GDP占区域总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数学统计方法来探究这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增长极理论和现象分析,从人口、经济、用地三个方面总结省会增长极发展情况.结果 发现:全国27个省呈现单强核、多强核和无强核三种空间地理类型.其中,单强核省份15个,其多受自然条件、历史阶段和"强省会"政策影响;多强核省份7个,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无强核省份5个,多为中部地区省份.研究建议,因自然条件导致的单强核省份和无强核省份应继续强化省会增长极作用,其他类型省份可通过多中心策略促进省域均衡发展.新时代省域增长极打造应摈弃以土地开发为主导的发展思路,可通过人才、技术方面的投资进一步强化增长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形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2016年为时空断面,对四川甘孜州城镇体系的城市首位度、 等级规模分形特征、 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城市首位度计算,甘孜州不属于典型的首位分布的城镇体系结构,区内没有较为突出的首位城市、 城镇体系扁平化.(2)区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服从Zipf定律,城镇体系中人口分布程度差异较小,中间位序的城镇数目在分布较多;(3)空间关联维数显示,甘孜州城镇体系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差,城镇空间关联度较弱,分布较为分散.  相似文献   

14.
HR快餐     
我国城市劳动力供求总量大幅增长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了全国90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今年三季度职业供求状况信息。统计显示,三季度全国90个城市劳动力市场景气程度回升,供求总量均出现大幅度增长。 这90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24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8%;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近5391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5%。  相似文献   

15.
一、西北内陆地区城市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首位城市的超前发展我国西部内陆地区(本区包括西北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和西藏),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自然环境条件与中部、东部都有巨大差异。就目前西北内陆地区城市等级结构而言,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省(区)际城市首位度差距很大,从表1中可以看出,首位度最高的青海省为9.55,最低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为1.29,前者为后者的7.4倍。西北内陆地区各省区城市首位度大都很高,这种现象不仅仅反映西北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也反映了区域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政策的作用。建国后,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形成的沿海与内地生产力布局的不平  相似文献   

16.
人口出生率降低、医疗水平提高、社会福利增进、生活质量提高、人口寿命延长等现象将中国匆忙带入了老龄化社会。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6.60%;15—59岁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  相似文献   

17.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当又一个金秋时节到来的时候,我们发现,时间如一匹无形的骏马,拉也拉不回,不知不觉中,我们国家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白驹过隙,逝者如斯。据权威统计数字,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日显突出。从各省份"六普"数据中可以看出,65岁及以上人群占比一项中达到10%的省份已有6个,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5个;超过7%红线的省份已经达到26个,比10年前多了13个。到2050年,80岁以上人口规模将超过1亿人。以辽宁省为  相似文献   

18.
以新一轮国家空间规划体系重构为现实背景,提出了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期,前沿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所能提供的技术支撑作用。综述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基本格局,提出现阶段在国土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的现实背景下,宜以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并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为基本原则。提出以参与世界城市体系建设为视角,重构全国城市等级体系;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制度转向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服务业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统筹全国遍在型制造业、地方特定型制造业、高端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产业的空间布局与建设用地安排;并以上述结论为基础,评估全国人口的迁移方向和各地级行政单位集聚水平的技术支撑方案。  相似文献   

19.
使用城镇化率、流动人口占比、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和房屋竣工面积4个变量指标来反映我国城镇化进程,运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比分析2005—2013年全国、较发达省份和发展中省份的城镇化进程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提高、流动人口占比增加,对房价的影响实际非常有限;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水平的增加才是引起房价上涨的最重要因素;房屋竣工面积的扩大则引起房价的下跌。区域对比研究还发现,由于城镇化进程不同,相比较发达省份,发展中省份的外来务工人员产生了更有效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03—2013年中国城市数据,探讨行政等级是否通过影响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从而间接影响城市人口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行政等级、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人口规模三者之间存在递进的正向作用关系。城市行政等级越高,其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的权力越大,越能集中公共服务资源,从而导致城市之间因行政等级不同而出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进一步导致城市人口出现向大城市一侧的偏态分布。因此,解决日趋严重的“大城市病”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就需要纠正行政权力在城市之间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中所产生的偏差,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低行政等级的城市配置,逐步缩小城市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