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控制线体系作为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实施和监管的关键依据。就国土空间规划控制体系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践案例回顾等方法,构建了“3+5+6”的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控制线框架。结合Z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案例,提出符合Z省地域特色的控制线体系,深化各控制线的划定细则,并图示化各控制线之间的空间关系,以达到解决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内容交叉重叠、管理部门间责权模糊、管控依据不充足、规划实施落地难等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生态空间能否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和优化是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规划决策支持体系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但针对国土生态空间的量化支持能力明显滞后。为此,全面梳理了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相关生态理论、方法和应用模型,构建了底线管控与约束、规划支撑与调控、生境共生与融合三大领域的国土生态空间规划决策支持框架体系,并对该框架体系下的典型应用进行了案例研究。成果为国土生态空间规划提供了系统的量化关键技术支撑,是科学开展生态空间要素优化与管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作为落实生态文明总体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被赋予重要使命与责任要求。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为通过规划编制推进规划过程与产权配置过程合一带来了新机遇。结合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基本内涵与制度衍生,分析了国土空间(性)规划嬗变历程中的产权问题现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产权机理的剖析,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的产权安排应结合规划层次序列,以达成公共利益与产权保护关系衡平为国土空间规划的产权安排的核心理念,以中大尺度规划的“三区三线”管控平衡产权规模与结构、以中小尺度地类、产权流转管控优化产权结构与强度、以小尺度地块布局统筹产权权利分配,促进产权权利保护、空间效率提升以及空间治理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4.
田方 《大众标准化》2023,(6):125-127
在新时期背景下,城市发展过程需要始终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作为基准,进一步明晰和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管控的客观要求,精细化从多层次、多视角基础理论为核心支撑,结合实际状况,搭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整体架构,符合现代化发展多元化需求。基于此,文章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与规划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策略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食物系统的供需平衡对促进居民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有研究中的可持续食品战略、人地关系矛盾和食物与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三个方面的认识,从城市食物系统的供给—需求视角揭示了国土空间规划中对城市食物系统规划管控的要素,以此提出城市食物系统规划的概念框架和行动准则.最后立足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6.
在县域层面开展"双评价"、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是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关键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全域、全要素空间管制的重要手段。首先结合县级层面空间规划的编制现实与相关研究,对当前"三区三线"划定在如何对待既有法定规划成果、如何看待划定的先后次序、如何实施评价的技术方法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三区三线"划定的基本思路,即:应在充分尊重既有法定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先结合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划定生态空间,再结合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与城镇建设承载能力评价、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与农业生产承载能力评价协调划定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最后对上述划定的各类空间管制分区、既有法定控制线进行协调,从而形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三区三线"。并以延川县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以期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三区三线"的划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土空间优化与调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多聚焦于对低碳空间治理思路、框架、工具的整体性把握,尚缺乏明确的碳约束目标及行动指南,亟待将“双碳”目标全面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体系、决策体系和保障体系,发挥规划在空间治理上的统筹引领作用。首先,国土空间优化光论“地”不谈“天”不行,也不能“就土论土、就地论地”;其次,低碳和“双碳”目标并不完全等同,要避免“双碳”研究中忽视国土,也要在研究国土问题中厘清“双碳”;再次,空间优化是个复杂动态过程,需要高度重视深度不确定性。因此,未来有必要建立国土空间抗解性识别分析范式和方法,开发应对深度不确定性的国土空间协同演化集成模型,构建国土空间多目标优化调控理论体系,并沿着科学认知、信息技术、智能规划、创新制度四个主轴展开深入研究和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8.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远的系统性社会变革,国土空间是碳源和碳汇的载体,如何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作用,通过各层级国土空间差异化治理助力落实“双碳”目标,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议题。通过系统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与“双碳”战略的融合思路,以省级、市县级和片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为例,提出了“全程嵌入—目标耦合—空间支撑”的技术框架和传导方式,为“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论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地下空间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地下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城全要素管控体系中发挥着与地面规划同样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出地下空间规划应重视资源评估和空间预留,在与地面规划协同方面应注重空间整体、专业统筹、平战结合、盘活存量,结合已有实践经验与应用创新,形成新时期地下空间开发...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用途管制概念呈现出自然资源要素用途管制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两个阶段的演进。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特征变化主要表现在机构改革后统一的管制、全域全类型全口径的管制、分区分类分级的精准化管制以及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制。新时期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的建议包括四个方面: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强化自然生态空间管制规则协同、强化农业空间与城镇空间内部用途转化、强化国土空间一张图建设。  相似文献   

11.
伴随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步入收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工作也进入了总结完善阶段。受制于“就评价论评价”等局部认知,当前各地市县“双评价”实践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与难点。为进一步提升“双评价”工作成效、支撑技术指南修订完善,针对实践需求和痛点,提出应在国土空间规划全流程视角下认知“双评价”工作,重点围绕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开展系统性研究总结:一是从数据、指标、方法、维度等方面开展适应地域特征和规划重点的技术体系深化研究,提升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二是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各环节应用需求,开展“双评价”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应用体系拓展研究,提升评价结果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部分,目前,许多地区将村庄规划工作作为重点,并安排专业性较强的人员站在全局角度合理安排村庄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等空间,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文章主要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进行探讨。区域政府应将村庄作为最小的行政单位,并在社会发展新环境中将村庄规划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内容,避免乡村地区缺少村庄规划而出现盲目建设的情况,有效厘清村庄正确发展思路,推进村庄有序发展,提高村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科技创新行动(一)加快建立新型国土空间规划支撑技术体系遵循“上海2035”空间规划体系,体现“两规融合,多规合一”特点,加强总规实施的政策、机制和技术方法的研究,重点突破基于自然资源管理的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近期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文化保护控制线等“四条控制线”、战略预留区等实施政策和配套技术,建立“实时监测一实施评估一动态维护”的规划全过程管理机制,形成全球城市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体系。开展上海市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重点突破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农林水复合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复合利用、陆海统筹等关键技术,建立适宜本市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支撑体系,全面提升上海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时代,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要素在流空间驱动下会影响与重塑所在乡村。以普洱古茶园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所在地之一——白莺山村为例,借助曼纽尔·卡斯特的流空间理论,从全球—地方视角剖析了白莺山村的发展机制。流空间对白莺山村的驱动体现为在占支配性的管理精英和有重要连接作用节点与核心的综合刺激下,当地围绕"千年茶树"、"茶文化"与"茶叶加工厂"形成了巢状市场和超越村单元的社会行动者共同营造,并促进了白莺山村的空间重构。  相似文献   

15.
刘军民  张清源  巩岳  张译丹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3):中插7-中插13
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以咸阳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存的问题为基础,将基于遗产地理空间层面的保护格局作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构建分层次、有重点的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普适性空间格局,并依据文化内涵联系重建线性遗产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整体统筹线性遗产的展示利用.最终,总结得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够得到的经验启发.  相似文献   

16.
刘军民  张清源  巩岳  张译丹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3):中插7-中插13
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以咸阳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存的问题为基础,将基于遗产地理空间层面的保护格局作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构建分层次、有重点的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普适性空间格局,并依据文化内涵联系重建线性遗产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整体统筹线性遗产的展示利用.最终,总结得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够得到的经验启发.  相似文献   

17.
土地、环境资源的紧约束已经成为未来城镇空间发展的新常态。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重构空间规划体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统筹资源要素布局,促进发展转型升级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以庄河市大郑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例,从全域统筹、约束底线、多规合一、综合整治四个方面,探索资源紧约束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作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专项规划,需要研究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的协同关系。针对历史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现实问题,在厘清其任务逻辑与工作目标基础上,分别从“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村落保护规划”与“实用性村庄规划—历史村落保护规划”纵横两个维度展开传导与衔接机制探讨。研究建议,在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构建“5类领域+2类要求(x款术语)+5类途径”的完整传导层次,有效规范历史村落保护工作的深化导控;详细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则通过“任务分工、目标兼容、刚弹约束”三条衔接途径,统筹兼顾历史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旨在廓清技术边界和构建任务接口,以提升历史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水平。  相似文献   

19.
吴桂蓉 《价值工程》2022,(33):18-20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以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为研究区域,结合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和“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充分衔接自然资源、农业、水利、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相关规划和管控要素,从已建项目、自然条件、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其他管理要求等5方面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的限制因素,以避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相关规划或管控要素的冲突,为平和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规划提供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规划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国土空间规划的资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现代化空间治理要求、自然资源部门"两个统一行使"职责,判断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显著的资产效应.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媒介,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产效应的市场化实现机制与路径.进而从制度逻辑和技术逻辑两个维度,揭示国土空间规划发挥资产效应的机理.制度逻辑是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作为形成资产效应的前置条件,以国土空间规划制定供需匹配的空间政策作为发挥资产效应的后端保障;技术逻辑是以空间政策为接口,谋划全域长远发展的基本格局,明确国土用途管制的总体方向,为各类要素有序流动搭建空间框架.最后,提出发挥国土空间规划资产效应的技术手段:一是以市场化程度和产品生产类别优化功能分区,落实治理责任主体;二是以"生态产品生产许可线"丰富用途管制内容,激励权益主体;三是以系统耦合为导向,从区域统筹、流动调节、空间引导三个方面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