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依据V-I-S模型,以兰州市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亚像元分解,以获取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区统计、景观格局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分异进行测度,为定量评价河谷型城市生态环境提供更精确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城镇绿色廊道网络建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为例,应用Fragstats软件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特征进行度量和分析,利用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值提取城市绿心。结果表明,红格镇不同的用地类型其景观指数特征具有较大差异,而土地利用开发多元化活动逐渐改变和影响当地的景观格局特征。当地绿色带状廊道主要由绿色河流廊道构成,绿带具有长度短,间断多,连接度低等特点。采用城市生态建设的微循环理论中的微绿地措施,提出了社区住宅立体绿化;调整乔灌木的配比,提升林木郁闭度;建立街区公园,公共开放空间遮荫;道路低冲击设计措施;斑块之间的廊道连接与网络化等具体建议,为城市绿色廊道的规划建设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用地空间连接度评价——以哈尔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景观生态学中景观连接度理论研究应用到城市生态用地格局研究中,以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以2011—2020年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关数据为数据源,运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科学识别研究区的生态源、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构建基于三者关系结构的城市生态用地空间连接度评价基础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各个生态源形状指数、生态源度数或生态节点度数以及各类景观廊道的γ、、α指数,对研究区生态用地空间网络连接度进行评价,利用自然裂点法对研究区生态源、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进行分级,系统地分析其空间上连接度的强弱分布情况及作用。评价结果显示,各类生态源地形状简单化,各类生态源中均存在没有生态廊道连接的现象,生态廊道连接度强弱呈现不均衡分布;对于一级生态源、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其与外界联系较密切,应保护好现有发展态势;对于二、三级生态源、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并确定相关控制指标,加强城市生态景观空间连接度,最终提高城市生态景观内部整体生态效能。  相似文献   

4.
胥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水质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土地利用格局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对区域生态安全产生深刻影响。研究以苏州胥江流域为对象,采用2003年、2011年的TM影像,通过解译获得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信息,并进一步叠加缓冲区分析,同时计算最大斑块面积比例等七种景观指数,最后探讨土地利用结构及景观格局变迁与水质的相关性,为区域规划调控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建设用地和农田是造成流域河流污染的主要用地类型。(2)水质与景观格局存在关联,特别是最大面积斑块比例、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蔓延度指数与水质相关性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群的发育现状及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化空间战略是中国长期探索与实践的结果。按照城市群发育程度,由高到低可以划分为都市连绵区、成熟城市群、潜在城市群三类。当前中国已形成"4+8+12"的城市群级别结构,即4个都市连绵区、8个成熟城市群、12个潜在城市群,在空间分布上构成了中国"准菱形"的城市群架构。对比2010年和2000年的城市群发育状况可发现,城市群地区是中国经济、人口、就业的核心聚集区域,但经济聚集程度有所下降,人口和就业的聚集程度则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6.
黑河源区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黑河上游野牛沟河为研究区,利用1987年、2006年两个时相的Landsat-5 TM数据,结合植被类型图、SRTM高程数据、1:5万地形图等数据,获取了该区13类地物类型。从斑块类型水平指数和景观水平指数两个方面对研究区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草地是研究区的主要优势类型,其次是湿地和裸岩石砾地,人类活动及环境因素导致了景观斑块总面积的波动和分维数的减少。②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形状指数的增加,说明景观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识别江苏省沿海地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节点,文章通过构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及加权综合法测度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综合指数,并利用滑动T检验判定转型年份。结果表明:(1)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形态水平及各功能指数均呈波动上升态势,且南通、盐城以经济功能增长为主,连云港以社会功能增长为主,盐城及连云港生态环境功能波动下降;(2)受政策影响,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发生于2012年;(3)转型前南通、连云港以经济功能上升为主,盐城各项功能上升较为均衡;转型后南通以社会和经济功能上升并重,盐城以经济功能上升为主,连云港则以社会功能上升为主。  相似文献   

8.
地表温度(LST)作为太阳辐射作用于大气与城市下垫面的界面温度,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对于研究城市热环境、微气候以及优化城市生态用地空间配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ETM影像反演获得研究区LST数据,空间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高温斑块总体呈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约80%的面积位于东西中线以南,且高温斑块景观连通度较低,形状趋于规则,低温斑块则集中于研究区边界,连通度相对较高,其形状与绿地和水体形状相关;斑块数量及面积方面,低温斑块在二环内及四环以外占优,二环到四环之间则为热斑块占优;四环内水体对低温斑块的产生起主导作用,四环外则以森林为下垫面的低温斑块为主导。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群生态空间管制的“四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诊断城市群生态系统状况出发,按照培育城市群共同价值体系、开展生态资源调查与评价、制定区域生态网络格局和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技术路径,提出制定城市群生态网络格局的要点;基于生态学的尺度理论,优化城市群区域生态空间的构成: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单元、区域生态廊道、生态保育区、城镇建成区绿地;提出"按需划片—按片定类—按类划区—按区定级",分级管制的规划管制路径,探索出我国城市群"生态需求分片管制、生态系统分类管制、生态功能分区管制和生态用地分级管制"的生态空间管制的"四分模式",得出了该模式有利于保障城市群生态空间数量,提升城市群生态系统质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7,(26):199-202
为了研究城市绿地斑块对周边热环境的影响,本文以太原市主城区为例,借助GIS,RS工具,利用太原市范围内遥感影像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并通过人工数字化的方法选取绿地斑块,研究绿地斑块内部平均温度与斑块面积、周长、形状指数和植被覆盖度的关系以及绿地斑块对周围热环境的影响。结论显示:(1)绿地斑块的内部温度与斑块面积、周长、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形状指数相关关系不大;(2)绿地斑块对周围温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60m范围,面积、植被覆盖度等较高时,影响范围会稍微扩大。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绿地斑块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量合理布置绿地斑块。  相似文献   

11.
借助GIS和数理统计工具,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空间分析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进行探索,为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各类用地面积呈现出“五减三增”的态势,城镇生活用地、工业生产用地和其他生态用地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其他五类用地呈现出下降的态势,而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面积的扩张主要来源于生态用地面积的缩减。2.虽然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耦合协调关系较高,但总体来说耦合协调水平呈下降趋势,而且区域生态环境滞后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的高度耦合。研究结果揭示,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如何通过优化建成环境来保护和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城市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周边地区为例,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解析鸟类物种多样性变量与生态用地、植被格局、开发强度等建成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14项高密度城区建成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要素,包括绿地斑块边缘面积比、最大绿地斑块边缘面积比,容积率、建筑密度4项负影响要素,以及绿地斑块总面积、最大绿地斑块面积、平均邻近指数、景观聚合度指数、景观结合度指数、乔木覆盖面积、地被覆盖面积、植被种类、乔木平均高度、绿地率10项正影响要素。研究对影响要素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解析,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成环境优化建议,为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推动高密度人居环境与自然生物栖息空间和谐共生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构建长三角城市群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创新网络,探究网络驱动机制对促进成果转化,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集成电路产业链合作专利数据为基础,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构建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创新网络,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探究网络演化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网络由“单核心”向“多核心”网络结构转变,网络“小世界性”显著,层级性清晰;开放型三角结构对网络演化呈倒“U”型曲线关系;研发主体的中心性、结构洞属性对网络演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距离对网络演化有差异化影响,其中技术多样性与重叠性对网络的影响呈“U”型曲线关系,技术宽度始终呈正向显著,而技术深度则对网络演化无显著的促进作用;网络演化具有显著的组织邻近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陈梦筱 《企业活力》2015,(2):144-149
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表现出明显的联动关系。城市形态研究视角从历史、市镇规划、功能结构向空间形态转换,城市形态具有多样化及层次性。产业布局理论经历了从区位论、市场论、产业聚集到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发展。产业布局模式经历了从均值、增长极、点轴、网络布局到梯度开发模式的演化。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互相促进优化发展。河南已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城市形态主体区中原城市群产业成梯度分布,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取得成效;但是河南城市形态、城市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有待继续优化,城市发育不足,产业层次低,辐射带动功能有待提高。河南未来的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放射状、网络化城镇空间格局;强化城镇产业就业支撑,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通过产城融合促进河南城市和产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和培育特色小镇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也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双循环发展模式下为小城镇发展提供的新定位、新机遇与新挑战。以湖北省国家级与省级共计46个特色小镇作为研究对象,在分类探究的基础上,借助矢量交通路网进行网络分析与测算,测度并识别空间分布结构,并对地区和特色小镇的可达性指标进行了测度。主要得出的结论有:①湖北省特色小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强的聚集形态,各市州之间表现出非均衡的集中分布特征;②小镇总体的可达性比较高,但区际差异大,可达性整体上围绕武汉呈中心—外围的圈层结构;③平台聚集型特色小镇的聚集程度和可达性指数皆高于其他两类小镇、国家级特色小镇可达性略高于省级特色小镇;④特色小镇的可达性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并呈较强的聚集格局。  相似文献   

16.
侯婧  刘兴坡 《价值工程》2012,31(13):50-51
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理解与把握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学原则至关重要。用景观指数描述景观格局及变化,建立格局与景观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景观生态学最常用的定量化研究方法。文章在综台前人对景观指数的基础上,对景观指数研究,选择以香农多样性指数作为判定标准,结合遥感、GIS技术,对上海临港新城的生境破碎化状况和动态,以及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近10年来临港新城景观格局演变的机理及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推动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基于2010~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与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耦合协同与互动关系。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均有所提高,耦合协调度也呈上升态势;从空间聚集来看,耦合协调度的全局莫兰指数呈“M”型的正向分布,基本呈现“低—低”聚集的空间特征;从互动关系来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据此,应多措并举持续推动生态环保综合协同治理;因地施策提升两者耦合协调度;强化区域内部合作,提升区域内部发展协调性。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部城市群高等级公路网络发育程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级公路是城市群城际联系的快速通道,对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2个入网城市的最短路径矩阵为基础,选取通达指数、伸展指数、趋中指数等指标,对辽中城市群高等级公路网络的发育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辽中城市群高等级公路网络的发育程度在空间格局上呈现明显的"核心-外围"模式,通达指数最高的城市集中在中部地区(沈阳周围),较低的城市分布在外围地区;趋中指数排序与通达指数排序相吻合;作为城市群重要门户城市———营口的通达性丞待提高,城市群南北向高等级公路网络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刘菊 《民营科技》2010,(9):124-124
以外来入侵植物假苍耳为研究对象,在其新侵入地域采用计盒维数方法研究了假苍耳空间占据能力对土壤紧实度、土壤pH、土壤电导率、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含氧量等五个环境因子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1)无论种群密度大小,假苍耳均冠层分形维数均达到1.90以上,表明其在入侵过程中采取不同的生态适应对策占据空间;2)假苍耳种群的基径分形雏数、种群聚集程度均与土壤紧实度、土壤pH值和土壤含氧量为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呈正相关。同时提出了预防假苍耳入侵的措施,即尽量保证地表植被的完整性和土壤表层的紧实度、减少融雪剂的使用和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率等。  相似文献   

20.
采用功能专业化指数、功能互补性指数和功能分工匹配度指数,全面考察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功能分工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中心城市的研发、管理和营销的功能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而外围城市的生产功能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中心城市间和中心城市(除深圳外)与外围城市间的功能互补性较高,外围城市间的功能互补性较低。深圳的功能分工匹配度最佳,其他城市的功能专业化与要素禀赋结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错配问题。进一步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发现,对外贸易、政府干预、用地成本、居住成本、劳动力成本、人口规模及大学生供给能力均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功能分工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对不同类型城市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